出走的理由

更新於 2024/02/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本來在記事本上紀錄了要來寫寫當初想要打工渡假的動機,想分享的點好像不足以撐起一篇文章,也就擱著,想說如果有天累積較多了再來寫。今天收到朋友的一封信,談到一位我們共同的朋友,如今也在異國生活和工作,朋友又分享了她另一位之前從印度回台灣生活的朋友的感觸,讓我突然很有感。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其實很簡單,人會尋求改變,百分之九十九就是因為對現況不滿意,這點可以同意吧?像是台灣漢人的祖先是從中國冒著生命危險、飄洋過海而來的,照歷史老師說的,就是原鄉生活太辛苦,換個地方試試看嘛。

當初會選擇要出國生活,主要是因為是最後一年的機會,加上大陰帝國太會行銷他們的文化——或者說是帝國主義時代的日不落帝國有太多領土在世界各地,所以我這小腦殘被他們洗腦也是很應該的。——總之對此地一心嚮往,一直想要來看看。

我在台灣時做過的工作說不上有什麼大成就,生活得過且過,在英國雖然也沒做到什麼了不起的工作,但勞工的福利和保障好很多,還有很多的年假可以自行利用。我倒是遇過幾位也是來打工度假、但在自己國家明顯有個好工作的人們,對於在這裡的生活就不是那麼嚮往,反而覺得做一些很低階的工作,收入又不如在自己國家的好,若不只是想來體驗看看不同的生活,誰要待在這裡?

所以說,感覺和評論都是比較出來的,也和個人的經歷有關。一個人眼裡的大便,是另一人眼裡的黃金。

現在在倫敦這種沒什麼發展性但日子過得輕鬆自在、不考慮未來的生活,就很適合軟爛個性的我。

說到受朋友分享的朋友的(好繞舌)故事而很有感的事反而是,想到要回國生活這件事。我的阿木始終沒有放棄要我回台灣生活的想法,三不五時就會問什麼時候要回來?英國東西那麼不好吃為什麼要住在那?英國人做事那麼北七為什麼還要待在那?為人子女,可以理解父母希望兒女離自己近一點的心思,身為家中的老么,加上我又常常靠腰英國這不好那不好,在老木的想像中,我在異鄉一定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雖然每每都用「我回去能做什麼?」來回應母親,這確實也是一原因,身無所長的我,回台灣能做什麼工作?但其實想到要回到台灣生活的那種文化窒息感,或許才是我真的受不了的。

請別誤會,我很喜歡台灣,也正是在他國生活後才更了解到台灣的好,而在英國,身為一外國人當然有外國人的辛苦,但也有因為身為外國人的自由和不需在乎,尤其是在倫敦這樣一個各種文化和種族都有的大城市,根本沒人在乎。

舉例來說好了,去年和伴侶一起回台灣一陣子,去餐廳吃個飯,初次見面的老闆娘就可以毫不認為有何不妥地問:「這是妳先生嗎?有沒有生小孩?幹嘛不生?」要不是我長期被內化在血液裡的溫良恭儉讓已經像是癌症,真的很可以臭臉回她一句:「關妳屁事。」相信很多人馬上能夠共鳴,這種台灣文化「可愛」(?),卻也非常不可以。

在自己生長和熟悉的社會,我知道社會有一套什麼樣的標準在評分所有人,如果我是這套遊戲規則中的佼佼者,那我想這對我來說也並不會是什麼壓力,正因為檢視所有條件後,我很明顯地不符合這個社會的期待,也正因為自己是個土生土長的人,和所有人有著相同的文化、語言、類似的成長背景,因此我沒有任何藉口來辯解我的「失敗」。很容易被看破手腳、無所遁形啊。

正因為如此,寧願在異鄉忍耐著那些個不方便、吃著那些永遠也不會習慣的食物、用著大概怎麼樣都不流利還有腔調的語言,也不想回去承受那些無法承受之失敗。

有點離題,但這裡再分享一個在異地(或許是只有歐美國家)生活相對輕鬆的例子。我從小到大都被說是胖女孩,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是穿L號或更大,也因為我真的不瘦,從父母、同學到朋友或是整個社會無形中給我的意識都是:我是個胖子。但在英國生活,因為亞洲人的體型再如何,對歐美人士來說都相對較小,而他們也對body shaming(相貌攻擊)也非常地有意識,知道對他人的外貌品頭論足是一件很無禮的事(至少不會在人家面前說啦,私底下講那就是另一回事)。但我跟同事朋友們說起自己一直都被歸類被胖子的時候,他們都一臉不可思議。肚子有圈肉還是想要穿短版上衣和超短褲出去又怎樣?只要我喜歡,又沒礙到你。這點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解放,好舒服、好自在。

「幹嘛要在乎呢?社會眼光有那麼重要嗎?」誒,這我也很難說明,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回不了家」的人都是因著和我相同的原因,我可以說的是,那是一種很真實、一但逃脫過就怎樣都不想再經歷一次的壞東西。另一方面,可以很自信地說出這句話的人,要不就是真的可以做到毫不在乎,要不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是這套遊戲規則中的贏家吧。

最後,附上一張讓我嚮往英國的原因之一:90年代Britpop樂團blur暢銷金曲Coffee and TV MV中可愛的牛奶盒的圖畫,相較於樂團中其他風格較為搖滾或實驗性的曲子,也是唯一一首不是由主唱Damon所唱、由吉他手Graham所寫和所唱的歌曲,風格十分迥異,當時深受憂鬱症之苦的Graham寫下的歌詞:

So give me coffee and TV, easily
I've seen so much, I'm going blind
And I'm brain-dead virtually
Sociability is hard enough for me
Take me away from this big bad world
And agree to marry me
So we can start over again

想必是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加上很創新和可愛的MV,才讓這首歌至今仍是經典吧。

(誒,寫到最後又離題了。)

raw-image



avatar-img
6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紅咖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記得那時Erica叫我出門前要給她對方的電話,以防我遭遇不測,晚上她傳訊息問我一切還好嗎?我跟她說,我很喜歡這個人,但講話聽不太懂。
在Amazon下單便宜蒸燙機後挺胸覺得自己真像個成熟的大人了,轉身就把樂高和填充玩具放入購物車。
每天起床見到房東,他問的第一件事就是How are you?剛睡醒的我其實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困擾,心裡想著:我昨晚進我房間前才見過你,你怎麼會覺得我八成都在睡覺的這八個小時間,我的人生跟昨晚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好跟你交代的呢?
常和人說起,我擁抱英國的一切,包括經常為人詬病的天氣、食物,雖然因為習慣不同而偶有抱怨,但這都不會讓我討厭此地,唯獨交通,是至今仍每每讓我氣得咬牙切齒、覺得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要留在這個城市的必爆彈。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還記得那時Erica叫我出門前要給她對方的電話,以防我遭遇不測,晚上她傳訊息問我一切還好嗎?我跟她說,我很喜歡這個人,但講話聽不太懂。
在Amazon下單便宜蒸燙機後挺胸覺得自己真像個成熟的大人了,轉身就把樂高和填充玩具放入購物車。
每天起床見到房東,他問的第一件事就是How are you?剛睡醒的我其實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困擾,心裡想著:我昨晚進我房間前才見過你,你怎麼會覺得我八成都在睡覺的這八個小時間,我的人生跟昨晚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好跟你交代的呢?
常和人說起,我擁抱英國的一切,包括經常為人詬病的天氣、食物,雖然因為習慣不同而偶有抱怨,但這都不會讓我討厭此地,唯獨交通,是至今仍每每讓我氣得咬牙切齒、覺得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要留在這個城市的必爆彈。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他的故事出走,只留下微弱的記憶,主角是個木偶人,故事來自於皮諾丘,繼承了討皮的個性,與那一份童話故事開頭,很久很久以前他的故事出走了,無法記得轉合 只能記得自己為主人公畫下的容貌,四不像的樣子,用著黑筆點下三個黑點表達五官,四條牽引的線,他帶著這副模樣出走了他的故事出走了,想不起故事的容貌 想起
帶著出走的情緒 已是過往的情緒,就別強留不放。 你還帶著過往的包袱,捨不得放下嗎? 有多少人,無法從過去的負面跳脫出來,帶著過往的心境, 過現在的人生,這是何苦呢? 曾經的…
Thumbnail
剪去雨的雙腿 阻止幻想出走 靜坐憶往小徑 複製前人風華 欺騙風暴的痕跡 遙遠的傲氣 向河流的癡迷道出現實 船上的荒謬與遺忘重逢 勉強眼裡的仁慈 除去肩與臂的思念 手心的哀怨 輕拍孩子的憂鬱 穿過下沉的心 在幻想中 聆聽浮出水面的雨聲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動物的生態系統,在人類看起來實在有太多無法理解之處,乳牛貓今年已經十五六歲,只希望他能安養過完幸福的後半生了。
Thumbnail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Thumbnail
  我跟很多人一樣我跟很多人一樣 我跟很多人一樣 從小因為看日本動漫或是歐美電影影集的關係 自然會對國外的文化,城市,景色,人們充滿許多的幻想與憧憬 再加上三歲起陸續大量接觸日語及英語的電影卡通漫畫等年輕文化 慢慢在體內已經有語言基礎的發酵  
Thumbnail
如果說,有什麼作品讓我深刻意識到「以女性視角展開的書寫」,這樣的重要性,那一定總是包含了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Thumbnail
生活變成可以重來的遊戲,卻無法收穫過關成就,奈爾斯就像一個被囚禁的國王,住在空蕩蕩的大房間不被人在乎與記得。莎拉則把外在關心曲解成同情與施捨,化身成刺蝟刺傷靠近的人,心底卻埋藏著我是不是無價值也無能的懷疑,片中兩人從日復一日的心靈牢籠逃脫出來,因為相遇彼此而重生與改變,像極世界對於愛情的想像與期待。
Thumbnail
又聽到郵差先生的呼喊聲!「有掛號信喔!」聽到了,心情又沉了! 拿著女兒的掛號信,近屋子第一件事就拍照,傳去Home的LINE群組,期望女兒會看到,或是其他家人能夠幫忙提醒女兒。 過了幾天,看見案頭上女兒的掛號信,仍靜靜的躺在那兒,心裡仍是ㄧ股無奈! 再過一個月,看見案頭上女兒的掛號信,還是靜靜的躺在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他的故事出走,只留下微弱的記憶,主角是個木偶人,故事來自於皮諾丘,繼承了討皮的個性,與那一份童話故事開頭,很久很久以前他的故事出走了,無法記得轉合 只能記得自己為主人公畫下的容貌,四不像的樣子,用著黑筆點下三個黑點表達五官,四條牽引的線,他帶著這副模樣出走了他的故事出走了,想不起故事的容貌 想起
帶著出走的情緒 已是過往的情緒,就別強留不放。 你還帶著過往的包袱,捨不得放下嗎? 有多少人,無法從過去的負面跳脫出來,帶著過往的心境, 過現在的人生,這是何苦呢? 曾經的…
Thumbnail
剪去雨的雙腿 阻止幻想出走 靜坐憶往小徑 複製前人風華 欺騙風暴的痕跡 遙遠的傲氣 向河流的癡迷道出現實 船上的荒謬與遺忘重逢 勉強眼裡的仁慈 除去肩與臂的思念 手心的哀怨 輕拍孩子的憂鬱 穿過下沉的心 在幻想中 聆聽浮出水面的雨聲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動物的生態系統,在人類看起來實在有太多無法理解之處,乳牛貓今年已經十五六歲,只希望他能安養過完幸福的後半生了。
Thumbnail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Thumbnail
  我跟很多人一樣我跟很多人一樣 我跟很多人一樣 從小因為看日本動漫或是歐美電影影集的關係 自然會對國外的文化,城市,景色,人們充滿許多的幻想與憧憬 再加上三歲起陸續大量接觸日語及英語的電影卡通漫畫等年輕文化 慢慢在體內已經有語言基礎的發酵  
Thumbnail
如果說,有什麼作品讓我深刻意識到「以女性視角展開的書寫」,這樣的重要性,那一定總是包含了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Thumbnail
生活變成可以重來的遊戲,卻無法收穫過關成就,奈爾斯就像一個被囚禁的國王,住在空蕩蕩的大房間不被人在乎與記得。莎拉則把外在關心曲解成同情與施捨,化身成刺蝟刺傷靠近的人,心底卻埋藏著我是不是無價值也無能的懷疑,片中兩人從日復一日的心靈牢籠逃脫出來,因為相遇彼此而重生與改變,像極世界對於愛情的想像與期待。
Thumbnail
又聽到郵差先生的呼喊聲!「有掛號信喔!」聽到了,心情又沉了! 拿著女兒的掛號信,近屋子第一件事就拍照,傳去Home的LINE群組,期望女兒會看到,或是其他家人能夠幫忙提醒女兒。 過了幾天,看見案頭上女兒的掛號信,仍靜靜的躺在那兒,心裡仍是ㄧ股無奈! 再過一個月,看見案頭上女兒的掛號信,還是靜靜的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