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 | 水的聯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 要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漢民族是個主張與自然維持「親和關係」的民族,自古以來就不主張「勘天役物」。因此未發展出西方式的科學。這雖多少令人遺憾,但我們却是世界上最善於從自然事物觀照人生啟示的民族。

就以水來說,一個典型的西方心靈會認爲:水是兩個氫分子同一個氧分子的化合物,呈液態,佔地表四分之三,也是人體的主要成份。這種觀照態度是窮理的、科學的。但是中國古代哲人則不然,在他們的觀照下,水不止是科學的物質,尚且能夠呈現繁富的風貌與意義,其態度是玄學的、藝術的。

翻開中國古代典籍,最著名的水喻在《老子》一書。這位充滿神秘感的哲學家爲了說明他「柔弱的哲學」曾經用水作過美妙的比喻。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在今日看來,無非是說:無限大的胸襟、絕對的寬容,是至高人格的特質。由於老子的觀察很細心,水的那種「永遠普濟萬物」、「不拒納污濁」的性格,就被老子以一種浪漫的態度呈現出來。

然而,以水喻示人生意義的例子並不僅於此。例如《論語》便記載孔子在川上觀水,發出「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的感嘆,然後暗示人們應該自强不息。孟子借用《孺子之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來喻示人格之輕濁,皆由自取。

再如荀卿在《荀子.宥坐篇》也說: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 這些都是十分有趣的例子。水的性質被巧妙地用來比附道德細目。儒家諸子觀察水性之細膩,啓示人生之高遠,是先秦典籍中所最罕見的。它同前引諸例比較,在修辭上不若前者質直,然而同樣深刻。

到了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眼中,水的風貌就不是板著臉孔的嚴肅模樣,而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峯聚」(《卜算子》)的美姿了;還有人更用風水相遇的萬種風姿來譬喻文學心靈之活動 (例如蘇洵所謂:「風行水上渙」是也)。其他以水的「隨物賦形」來建立文學、藝術神奇奧妙的理論,散見在各種文學家的著述中,水的「藝術性風貌」繁富得 不勝枚舉。

當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在大河邊跌入沉思時,水對於他們的啓示不止深邃而且遼遠。他們爲什麼能從水看出這麼多意義來?他們的心靈是怎樣的心靈?無疑地, 關鍵在於主觀的修持;就一個思想家而言,那是一顆不囿於成見、不蔽於俗念、虛而能容的心靈。

就一個藝術家而言,便是一顆敏感多情、生命力豐沛的心靈。這樣的心靈是可以修養 的。其修養之道,古代哲人也說得很多。莊子的「逍遙乘化」、「天籟喪我」;荀子的 「虛一而靜」諸學說,都在提示入們可以經由後天努力,使人的心靈達到「大清明」的 境界。

一旦擁有這樣的心靈,便無異掌握一支開發大千世界無盡寶藏的鑰匙,可以無限擴 張「智性的向度」、延伸「感性的觸鬚」。到那時候,陶淵明所說的:「萬物靜觀皆自 得」豈是渺不可期的高調?你也將如陶淵明一樣快樂而富有!

台中都會公園

台中都會公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2/25
西方人喜歡將眼前一切物質化,就算有著唯心論的論點,始終離不開神學。東方人則喜歡將其心靈化,擬人化,或是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強調人與大自然應合而為一,無論是諸子百家,總離不開師法自然的學說。以上只是本人拙見而已。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5
很有見地,敬表認同,謝謝您熱情回應。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2/25
弱水三千 吾取一瓢飲。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2/25
嗨,晨悅!謝謝您整理了一番,可觀可思!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7K會員
1.0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4/17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2025/04/17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原來是避談政治的,因為我並不是政治人物,也非狂熱的政治運動分子,但今天看到旅美律師盧正邦在YouTube 三分多鐘的短視頻,真的很有感觸,不免破了先例,談談我對最近兩岸政情的觀察和感受。
Thumbnail
我原來是避談政治的,因為我並不是政治人物,也非狂熱的政治運動分子,但今天看到旅美律師盧正邦在YouTube 三分多鐘的短視頻,真的很有感觸,不免破了先例,談談我對最近兩岸政情的觀察和感受。
Thumbnail
二月是初春,那麼,青春便如人生的二月,是一段你我最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稍縱即逝,不加以把握,或將留下懊悔。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單向旅程,唯有奮力前行,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璀燦的印記。 青春,是挑戰極
Thumbnail
二月是初春,那麼,青春便如人生的二月,是一段你我最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稍縱即逝,不加以把握,或將留下懊悔。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單向旅程,唯有奮力前行,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璀燦的印記。 青春,是挑戰極
Thumbnail
作為一個數位平台創作者,處身在一個價值世界中,每天都會遇到價值評判;無論是評估藝術、文學、音樂作品,或是衡量歷史、學術、工藝製作,我們總是在賞與鑑之間游移,試圖在美與真、情與理之間尋求平衡。然則,如何避免謬賞與誤判?如何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分析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作為一個數位平台創作者,處身在一個價值世界中,每天都會遇到價值評判;無論是評估藝術、文學、音樂作品,或是衡量歷史、學術、工藝製作,我們總是在賞與鑑之間游移,試圖在美與真、情與理之間尋求平衡。然則,如何避免謬賞與誤判?如何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分析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2024是個震動的一年,在文化和政治領域,不難看到某些談話節目名嘴以及公共知識分子,已突然成為魔鬼代言人;某些集團的政客竟然放棄政治信念,毫不避諱地與魔鬼交易;公理是非、道德價值等基本價值觀,正面臨沈重的挑戰。
Thumbnail
2024是個震動的一年,在文化和政治領域,不難看到某些談話節目名嘴以及公共知識分子,已突然成為魔鬼代言人;某些集團的政客竟然放棄政治信念,毫不避諱地與魔鬼交易;公理是非、道德價值等基本價值觀,正面臨沈重的挑戰。
Thumbnail
水是人類生命共享的元素。 早在我們第一次呼吸地球空氣之前,我們已經熟悉水了。在母親子宮中,我們在溫暖的羊水中游泳,被母親的循環系統滋養,每個細胞都在水的幫助下成長。沒有水,心臟就無法形成,也不會有跳動和呼吸,我們將無法生存。 來到地球,我們成為這個星球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有了水的恩賜,讓地
Thumbnail
水是人類生命共享的元素。 早在我們第一次呼吸地球空氣之前,我們已經熟悉水了。在母親子宮中,我們在溫暖的羊水中游泳,被母親的循環系統滋養,每個細胞都在水的幫助下成長。沒有水,心臟就無法形成,也不會有跳動和呼吸,我們將無法生存。 來到地球,我們成為這個星球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有了水的恩賜,讓地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