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中國的民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民性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此等特質歷經歷史長河的淬鍊,形塑了中國人獨特的行為模式與精神風貌。

中國民性的矛盾性

林語堂先生曾以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語,概括中國民性之複雜面貌:「中國人在安全的時候最為勇敢,在危險之際則貪生怕死;對弱者如強人,對強者如奴僕;對善良者冷酷苛責,對邪惡者則出奇地沉默。」雖然此語是否全然出自林語堂之原創尚待考證,然其內容與《吾國與吾民》中〈中國人的性格〉一章所揭示之精神,實相去不遠。

首先,中國人在安穩環境下往往敢於冒險、展現豪情,而在危機來臨時則多表現出謹慎與退縮,形成鮮明對比。此一矛盾或可追溯至傳統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深遠影響。在安定之境中,個體傾向於伸展其抱負;而面臨風險時,則以求生為首要,展現出務實、審慎的生存智慧。此種行為並非懦弱,而是一種歷經苦難、順應時勢的生活策略。

其次,中國人面對不同社會地位者所採取之態度,亦透露出濃厚的等級觀念。對於弱者,或流露出強勢乃至霸道的姿態;而對於強者,則往往趨於順從、諂媚。此種行為模式,與歷代社會權力結構息息相關,亦反映出對權威的高度敏感與服從傾向。

再者,林語堂指出中國人對善良與罪惡的截然反應──對善良者可能苛刻無情,而對罪惡之事則常選擇噤聲不語。此現象或與集體主義文化中「明哲保身」的價值觀有關,使人傾向於避免衝突,以保全自身安全。此種冷漠與沉默,實則透露出深層的生存機制與社會心理。

性格中的優點與缺陷

林語堂先生在批評中國人性格中某些不足之處時,亦不吝讚譽其光明面。他指出,中國人具有卓越的適應力與堅韌精神,使得中華民族即使歷經戰亂與苦難,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之幽默感、忍耐力與對生活之熱愛,皆為性格中閃亮的特質。特別是其於困境中尋找樂趣、以智慧化解苦難的能力,展現了對生活藝術的深刻體悟,流露出一種特有的樂觀氣質。

然則,其所批評之缺陷亦頗發人深省。例如過度重視「面子」與「人情」,導致人際關係虛偽繁複;缺乏公共意識,使集體利益時常讓位於個人私利;面對不公義時,則常無力反抗、缺乏直面挑戰之勇氣。此類性格上的侷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絆腳石。

文化根源與歷史背景

中國人性格的形成,深受傳統文化與歷史經驗之影響。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文化之主幹,強調「和為貴」、「忠孝仁義」,塑造了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與行為準則。然而,儒家思想同時也強化了等級秩序與對權威的順從,使得人們在面對強權時往往缺乏反思與挑戰的勇氣。

此外,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又歷經多次戰亂,人民普遍養成務實、求穩的生存態度。林語堂所說「貪生怕死」與「驚人沉默」,正可見此種歷史背景的深層影響。地域差異亦是塑造性格多樣性的重要因素。中國幅員遼闊,南北風俗迥異,不同地區人民性格各具特色,林語堂雖試圖以宏觀筆法概括其共性,亦不忘提醒讀者概論終難涵蓋個體的細緻差異。

雖然林語堂先生的論述成書於近一世紀前,但其對中國人性格的洞見,至今仍具啟發性。在全球化與現代化浪潮中,中國人性格中的優勢──如堅韌、靈活、機智等──成為推動國家與民族發展的重要資產;然而,其弱點──如公共冷漠、權威依附──則亟須透過現代教育與公民意識的培養加以修正與轉化。

林語堂先生的文字,不僅是對中國人性格的觀察與記錄,更是一種喚醒民族自省的文化行動。他提醒我們,唯有誠實面對自身的優劣,方能促進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正如他在《吾國與吾民》中所言:「真正的文化自信,來自於對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批判性繼承。

林語堂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立體的中國人性格圖像。他的筆觸既犀利而不失溫情,既批判而仍具包容之心。透過其文字,我們不僅看見中國人性格中種種矛盾與複雜,也洞悉其背後的文化根基與歷史邏輯。在當今多變的時代,重讀林語堂的洞察,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我,更激勵我們在傳統中創新、在自省中前行。


網路下載

網路下載

廖修平版畫《結》(李建崑攝影)

廖修平版畫《結》(李建崑攝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4/17
嗨,晨安!是的,個人實不欣賞更不茍同中國人的“性格”!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林漢清 早~尤其小粉紅忘情的愛國表演,令人啼笑皆非~👍
David Tai-avatar-img
2025/04/18
只有神的真理才能扭轉自以為是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David Tai 非常認同。這正是在下不斷研讀神的話語,不停為台灣禱告的原因。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4/17
八國聯軍侵華時有個令人奇怪的場景 在港灣內竟有綁辮子的同胞受僱替英國軍艦搬運彈藥 也有端著飯碗全家站立門外看熱鬧 彷彿看煙花一般興奮 魯迅也說過:可悲的不是壞人的可惡 而是看客的冷漠。 善惡存在世間並不奇怪 甚至不專屬中國 客觀的說:只要是人就有人的劣根性 只分顯性和隱性 靠的是個人的認知和修為 這正是文明程度的顯現。 看客的特徵:冷漠 麻木 勢利 愚昧。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彼得潘 説得甚是。台灣同為華人社會,您提及的「冷漠麻木勢利愚昧」​,較之大陸,實不遑多讓。即以目前政壇正在上演荒腔走板的歹戲為例,儕輩間即不乏仍持看客心態者,渾然不覺動盪即將來臨…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0K會員
888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3/29
最近台灣社會最大的看點是長期鼓吹「武統台灣」的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取消長期居留權,並且被驅離台灣。由於離台前亞亞大動作舉行記者招待會,許多潜藏在台灣各階層的中共代理人組織及統派政治人物、媒體,都紛紛現形。不止執政當局,連一般百姓都看傻眼。
Thumbnail
2025/03/29
最近台灣社會最大的看點是長期鼓吹「武統台灣」的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取消長期居留權,並且被驅離台灣。由於離台前亞亞大動作舉行記者招待會,許多潜藏在台灣各階層的中共代理人組織及統派政治人物、媒體,都紛紛現形。不止執政當局,連一般百姓都看傻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我看到「打壓」在這個國家所造成的「謙和」,因為怕激怒某強國,所以人民從小就學習謹慎,就算國家走向「極」富強,也只表露出一種謙恭..........
Thumbnail
我看到「打壓」在這個國家所造成的「謙和」,因為怕激怒某強國,所以人民從小就學習謹慎,就算國家走向「極」富強,也只表露出一種謙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