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三)-蜀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

就是說,這裡有個蜀國,人皇的兄弟大概就是按捺一下建個邦交。但黃帝卻讓兒子跟蜀國聯姻,並且慢慢「蠶食鯨吞」蜀國的治權。

用母系社會的角度,昌意就是個和番的「公子」。

這件事比起周巴聯姻要早了很多很多。

而經歷夏商入周後,蜀地也成為了「保留黃帝血脈」的天府之國。

蜀人的驕傲從此而起,歷久不衰。

巴的農林魚獸資源豐富,人民純樸而野蠻(省點字)。

蜀則是在這個基礎上,有更驚人的礦產與「奢侈品」。

這件事情亂可怕一把,而且還可以用三星堆佐證。

就是說那個什麼人類需求金字塔,蜀國人在那~~~麼古早的年代,就已經不受限於基本生活追求,講求華美裝飾工藝技術與材質。

天府真的不是吹。

更進一步,你這麼富有,隔壁又有蠻族,以中國五千年定律,巴人早該來搶錢搶糧搶娘們了。

其實南中地區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朋友。

可當地的發展卻是,巴人跟南中蠻夷,都很順服的給蜀人當僮僕。

蜀人的文明跟交易能力,以中國九州地區來說,感覺發展得又早又完善。

當然,特色描述的部分,華陽國志並不是真的切分出年代,就是一個概述。

除了有「氂、犀、象」這些看起來像外來種的特產,更令我眼睛一亮的是,蜀人「尚滋味」、「好辛香」。

就跟前面說奢侈品一樣,辛香料也不是人類基本需求。

而蜀人的文章能力,更是冠絕天下。

我覺得今天的資料可能就先到這邊,因為真的嚇傻了。

以前沒研究以為三星堆是超文明,而已。

其實蜀地一直都是文明超前地域。對中國來說。

舉一個例子應該比較好懂。

四十年前,台北跟屏東的城鄉差距非常大。做生意的人只要把台北爛大街的貨物、玩法搬到屏東,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流行玩意。

如果你年輕一點,曾經經歷過「哈日」、「韓流」的帶貨風潮,嗯基本就是一樣的事情。

現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在屏東買到各種台北的、日本的、韓國的流行商品,喔不然你可以去高雄買啦。

經濟文化中心的領先,隨著傳播與時間逐漸抹平。

重點是傳播。

很奇妙的是,目前看來上古蜀地跟西南就有交通(茶馬古道的路線是不是更早?不知道),反倒是跟中國不往來。

一直要到大禹出世才開通。

啊這又解決一個問題:史記雖然說大禹展開均調救災,但實際上物產最豐富且沒有受到水災的蜀地,這時候還不是個放高利貸的嗎?

等到要投票選新共主?神州部族該有多少承了蜀之天使大禹的情?

這種事情不需要陰謀論,你就想來日天災再起,誰能救大家?

蜀。

欸不是,我想這應該也是某一派學說了,懂的人再告訴我。

我不相信沒人想過:夏的都城可能根本在四川。

大禹展開會盟,也是在塗山,他結婚的地方,很娘家很母系。華陽國志的系統都是傾向重慶塗山的。(中國很大同名地方很多大家也是各執一詞啦)

也就是說在堯舜跟商周之間,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許在西南。

中國的文明,也在這個時候展開了新的提升。

巴蜀都是跟禹有關,商時完全空白,但助周武王滅商。

華陽國志有一句寫得很棒:「有周之世,(蜀)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

上次說過,巴接受了周的聯姻。

但蜀,卻完全斷絕了往來。

不一樣的文字,不一樣的車。

而把這裡的描述角度考慮進去?那就是周朝有意「封鎖」蜀國。

抹去殷商。

很有趣啊。

用後代角度看,就是一些相當為了維持霸權的作法。

問題就在周人是第一個做到這麼誇張的。

我在想例子的時候才注意到,台灣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原本的政經文化中心,其實是台南。

為什麼遷移到台北?我對清史也不是那麼熟,不過這真的有相像處。

台南並非良港,反而是抵禦海軍入侵的堡壘。

蜀地亦是天險。

當台灣要轉變為海運通商之島,以北部為基地更好。其實北部登陸要南進還滿難的。

假設以同樣的思路來代換,那就表示商周知道了「世界」。

蜀的繁榮先進,不是單純的蜀地原生。商周知道大可以跳過蜀地,更有效率的與世界往來。

但你認真說,如果這個世界指的是印度與西亞,好像又有哪裡奇怪。

應該說主力要是往西,商周的絲路理當更早開始活躍。

所以我反而傾向「世界」就是中國。

透過大禹的會盟,吳越楚地區的部族,更完整地進入了中原民族的視野。

而只要巴國願意加盟過來,就能截斷蜀與他們的連結。

原本只能統御北方的「中國」,在周朝時開始變得完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9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5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2024/04/05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2024/03/18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2024/03/18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2024/03/15
巴人是勇猛強悍的民族,周朝以前的第一傭兵團。 巴地物產豐饒,人民純樸,原本都是給蜀人服務的,但周王室將其收為子。 這裡開始就變成「巴蜀世代爭戰」了。 在蜀地仍閉門自爽的期間,巴國已經加入了春秋末戰國初的縱橫。當秦展開侵蜀戰爭時,巴還算是個秦國小幫手。不成想,卻遭盟國消滅……
Thumbnail
2024/03/15
巴人是勇猛強悍的民族,周朝以前的第一傭兵團。 巴地物產豐饒,人民純樸,原本都是給蜀人服務的,但周王室將其收為子。 這裡開始就變成「巴蜀世代爭戰」了。 在蜀地仍閉門自爽的期間,巴國已經加入了春秋末戰國初的縱橫。當秦展開侵蜀戰爭時,巴還算是個秦國小幫手。不成想,卻遭盟國消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卻說秦惠王滅蜀之後,華陽國志有一些「美妙」的記錄。 按時間序是這樣:首先,秦惠王讓自己的兒子去擔任蜀侯,並在五年後,開始興建成都城。負責人是張若, 「儀與若城成都」,張若應該是張儀的族人。 事實上,他們還做了郫城跟臨邛城。一個是寶墩文化的出土地,另一個,則是未來在戰國直到兩漢,最富裕的地方……
Thumbnail
卻說秦惠王滅蜀之後,華陽國志有一些「美妙」的記錄。 按時間序是這樣:首先,秦惠王讓自己的兒子去擔任蜀侯,並在五年後,開始興建成都城。負責人是張若, 「儀與若城成都」,張若應該是張儀的族人。 事實上,他們還做了郫城跟臨邛城。一個是寶墩文化的出土地,另一個,則是未來在戰國直到兩漢,最富裕的地方……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繼續郤正傳前,先聊聊上回花了不少時間翻來翻去翻到華陽國志去的部分。 孟達與上庸。 其實華陽國志有的資訊也不多就是了。 第一個,很多人都認為,在孟達劉封攻打上庸三郡之前,這裡是屬於曹魏的。這不管從哪個角度切都是謬誤。
Thumbnail
繼續郤正傳前,先聊聊上回花了不少時間翻來翻去翻到華陽國志去的部分。 孟達與上庸。 其實華陽國志有的資訊也不多就是了。 第一個,很多人都認為,在孟達劉封攻打上庸三郡之前,這裡是屬於曹魏的。這不管從哪個角度切都是謬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