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個故事 (是支短影片,來源已遺忘),但內容印象深刻,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女孩的媽媽是一名低調的貴婦,在女孩16生日的那一天從儲物間拿出了一只舊錶,當作女孩的生日禮物。
女孩瞥了一眼,忍不住抱怨道:「媽呀!這也太舊了,要給也該給我一只Apple Watch!」只見媽媽輕啜一口咖啡,不疾不徐地說:「巷口有個咖啡店,你去問問老闆,願意用多少錢買下這只錶。」
女孩聽了,心想,難不成這錶還是塊寶,於是照做了。她來到咖啡店,有點緊張。確認咖啡店老闆對這錶很有興趣,於是問老闆願意用多少錢買下這錶。咖啡店老闆說這錶看起來很有質感,我願意出 1萬!
女孩回到家,並不是很開心,跟媽媽說:「這連Apple Watch都不值啊!」
媽媽說,別急,那你拿去鐘錶店問問吧,女孩回來,有點開心的說,鐘錶店說願意出10萬呢!
媽媽說,妳再去骨董店問問,女孩回來,眉開眼笑的說,骨董店竟然願意用100萬買這塊錶。
媽媽說,那妳趕緊再去博物館問問吧,我認識那裡的館長。女孩問了回來,眼裡閃爍著光芒,迫不及待地跟媽媽分享,博物館館長說,「他估計這有上千萬的價值呢」。
當時影片做了個結論,故事所說的是眼界,眼界狹隘會錯過東西的價值。然而細品之後,李組長眉頭一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感覺還有更多有趣的解讀。
如同故事中涉世未深的女孩,她當時眼中只有Apple Watch,至於骨董級的手錶,超越她所能理解的範圍。
要開拓眼界,看見人所看不到的價值,一是謙卑,如果不相信天外有天,自然也不會去尋找。二是閱歷。人說見多識廣,用心觀察體會所見所聞,發掘意外收穫。三則是想像力。勇於打破框架,不被侷限在所見所聞的事物中。
如果你是故事裡的那只錶,你想去哪裡?咖啡館老闆的抽屜、鐘錶店、骨董店、還是博物館呢?
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價值。拿職場打比方,千里馬要遇上伯樂,同樣的人才,會不會用,就能顯出人才或高或低的價值來。同樣的求職者,若是進入重視福利、營利穩定的公司,做同樣的事,卻拿高低有別的薪資。可見拿的多拿的少,有時未必全然能力決定,也要一點小幸運。
情場也是,同樣的妹子,遇上不懂得珍惜的對象,就算再優秀也不免陷入自我懷疑,相反,要是遇上懂得欣賞的人,即便外人看來平凡無奇,那妹子都會自然散發光芒。
好在我們有選擇的機會,在有限的選項中,儘可能妥善評估、慎重做決定、及時下停損。(關於選擇,可參考這篇文章)。
不同環境際遇、遇人淑不淑,影響你的「外在」價值或高或低。
什麼是外在價值呢?為了說明,我下一個定義,就是別人認定你的價值,為你訂的價。例如,你的薪資單、財富身價、其他人對你的評價、願意為你付出多少時間精力金錢、還是為了多少錢不惜出賣你。
可是,請不要忘記還有內在的自我價值(self-worth),你怎麼看待自己,這個全權由你做主。
這種價值感不用為外部因素所左右,誰也拿不走。要知道,我們被創造得如此獨一無二,本身就值得喝采!對於自我價值你儘管大膽闡述事實,但拿出正面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因為這才有幫助。
你會說「我籃球打得超爛的,根本就不該去打。」還是「我可能打得還不好,可是,我投籃越來越準了,也真的蠻有趣的。」?
你會說「我這麼差勁,沒有人愛我,除了這個男人。我離不開他。」還是「我不完美,沒有人完美,這沒有關係。在感情中,我值得好好被對待。」?
你的自我價值,自己決定!
(那個媽媽悄悄話:你是無價之寶,每個人都是。人的價值哪裡算的出來?個人不太喜歡為「人」定價這個概念,所謂的外在價值是為了方便說明。)
若覺得生活、工作受到限制,一本沒看過的好書、一個沒試過的活動、一段動人的談話、甚至一場特別的旅行體驗,能帶來不同的啟發,或者改變你的人生格局。
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和簡約幾何設計奠定大師的地位。自小家境不寬裕的他,以自學的方式學建築。雖沒有正式上大學,但在20歲那年為自己安排環遊日本的「畢業旅行」,好一覽日本建築巨擘的作品。
24歲那年日本開放國外自由觀光,安藤忠雄決心中斷工作、耗盡幾年工作穳下來的積蓄,展開前往歐洲的旅程,親眼所見建築大師的作品、感受強烈的文化衝擊,他說「眼中所見盡是新鮮事物,我在旅途期間不停地走,就為了尋找更有趣的所在。」
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讓年輕的安藤忠雄大開眼界,也成為未來作品的養分。或許,你現在所遭遇的林林總總,正在奠定將來美好人生的基礎。
未必人人都有一位眼界開闊的貴婦媽媽,帶著我們去看世界有多大,但是我們都可以成為挑戰自己極限的那一位!
相信你的自我價值,還有,不妨停下來問自己:「What else?」還有什麼呢?還有什麼沒想到?還有什麼沒試著做呢?眼界自然就寬啦!
閱讀絕對是個開拓眼界的好方法。方格子是一個絕佳的開拓據點,從閱讀格友的筆下人生經驗與感悟總很有收穫。
你用什麼方法跳脫框架、開拓眼界呢?喜歡這個故事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喜歡這篇文章,請別忘記愛心點下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