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才適合給手機呢?孩子吵著要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真的很想要Line。」9歲的女兒冒出一句,一邊滑手機。

「妳想要用Line和誰聯繫呢?」我很好奇,所以拋出這個問題。

「妳、爸爸、還有台灣的家人。」她這樣回應。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對話哪需要什麼Line。至於台灣的家人,也常用我的手機視訊通話。不過,我們還是研究一下吧。

打開Appstore,在搜尋框輸入Line,確認了上面寫著12歲以上適用

「妳不知道我有多想要。」她沮喪地道出心聲,原本燃起的希望彷彿剛拾起的蒲公英被風吹得七零八落。
「唉呀! 那一定很想要吧。」我回應。

憑直覺的呼喊肯定是:「根本不需要嘛~」,不過這回我用力按耐住了,刻意轉換成「理解」回應。好啦,這個心情細品後不難理解,借媽媽的高跟鞋來穿,跟自己擁有一雙,還是完全不同的!理解!


說實在,對於年齡限制,我們兩人都頗為驚訝,Line照理說不是手機標配嗎?女兒也時常用我的Line傳訊息、視訊,哪裡兒童不宜了? 不過,孩子對於年齡限制這件事還頗為守法,哀號歸哀號,還是接受現實了。

而為了讓她更加釋懷,媽媽用了一個終極絕招,這點放在最後來說。

這也讓我想到,手機的使用、轉體的下載、社群的使用,是現代父母,到一定時期,一定會遇到的課題。而擁有手機,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有許多APP在向使用者招手,所以先回到手機吧!


兒少擁有手機的現況?

女兒現在使用的手機,是我的舊手機,在8歲時因為媽媽換機剛好獲得,沒有裝Sim卡,所以使用起來就像是縮小版的iPad或平板電腦。

Common Sense Media調查發現,美國10歲以前擁有手機占比為42%,12歲以前71%,14歲以前則高達91%。而台灣,2019年兒福聯盟的調查,11-14歲的孩子擁有手機的已有超過8成,如今四年過去了,應該是有增無減。

當然,給不給的決定權在爸媽。但也不難理解,隨著年齡增長,沒有手機這件事,可能帶來極大的同儕壓力,因為同學們都有,進而「吵著要手機」的戲碼便上演了。

我認為,孩子還沒獨立前,給不給是家長的自由不給,說明理由,讓孩子理解為什麼,給,讓孩子理解,他有保管和使用的責任,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幾歲才適合擁有手機呢?

過去有專家指出,最好在八年級(大約14歲)以後才擁有手機,因為人的自律和大腦在此時臻於成熟,但是一場疫情時代變遷,好像越來越不現實。

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年級或許是很好的時機 (大約10-12歲),因為步入青春期之前,「孩子較有可能聆聽爸媽對使用安全與原則的建議,而不會翻白眼」(說法挺搞笑但真實)。好處是,孩子願意接受過來人的忠告,你有機會為他們聰明使用手機的辨別力做準備。

必要性也是考量因素。如果孩子需要自己出入,在加拿大,孩子一些四年級的同學會自己走路回家,雖然Air Tag可以知道孩子在哪,但有一個能聯絡上的電話號碼,絕對能讓家長免於不必要的擔心受怕。

再者,孩子如何妥善擁有手機的這件事。專家說,這無關乎年齡,而是孩子的使用手機的成熟度


如何知道孩子準備好了?

關於給不給手機,家長擔心的無非就是不當的使用,包括使用時間不節制、胡亂花錢、下載不當的App 。Child Mind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幾個問題,爸媽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了,也可以分享自己在手機使用、網路使用的心得。

•       孩子容易弄丟東西嗎?如果你告訴他們某樣東西特別重要,他們會特別小心對待?

•       孩子如何處理金錢?在玩遊戲時可以考慮費用,而不會突然衝動地充值買點數?

•       孩子如何回應使用3C的限制時間呢?如果放下電腦或遊戲主機沒有困難,放下手機也不成問題。

•       (使用社群媒體) 人際相處上,孩子能正確解讀訊息與適當回應嗎?發短信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也是一種人際互動。

•       (使用社群媒體)孩子對科技的了解程度?是不是了解網路發布的任何內容可能永遠存在?願意在網路上曝光的界線在哪裡?

從小開始,以言教和身教幫助孩子準備。而我自己會分享以真人真事改編的手機使用鬼故事,例如孩子網路購物搞到媽媽卡刷爆不能買菜、木馬病毒花花把所有手機資訊殺光,以達教育之目的。

使用前,先劃清使用界線

讓孩子使用手機,目的是讓他們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性,而不是懲罰,所以讓孩子在使用手機的第一時間,了解你的期待至關重要。

當初我沒想太多,只叮嚀了說時間不能太長、有怪怪的要叫媽媽、這手機暫時「共同擁有」,後來想應該再慎重一點?(回不去了~)

如果你也決定讓孩子擁有手機,與孩子約法三章會省掉許多麻煩,例如共同訂下每天使用時間上限、App下載的權限在家長、如果違反暫時不得使用等。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以後就放手,儘可能讓孩子自主管理,適時關心即可,否則家庭緊張、得不償失啊。


我的終極絕招

終極絕招就是:直接把我看的文章拿給孩子看

藉著閱讀文章,孩子得以跳脫自己的想法,擴大視野,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家長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

她發現,第一,原來自己算是那46%在歲以前得到手機的前段班。第二,原來家長有這些擔憂,有的奇怪,有的卻可以理解。同時,也驚奇的發現,原來家長要管控孩子的手機使用,還有很多招,例如下載Bark這個App就能監控孩子的社群活動、使用時間、限制網站。

「是啊,可是我不想使用,我覺得我可以信任妳。」我說。

(一方面是來不及了,還沒給出手機的家長儘管用吧!)


 結語感嘆語

暫且女兒的手機裡還是沒有Line,不過因為發現自己跟同儕比,算較早有權使用手機的,所以比較釋然。

不久的將來,她會使用Sim Card、通訊軟體、用社群媒體、或許連媽媽都不認識的某個陌生平台,那個時候,她已經能駕馭可能的危險,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美好。

但願如此。



大家都是怎麼給出孩子的人生第一機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你喜歡! 這些都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你的鼓勵與支持: )








 

avatar-img
104會員
49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實說心裡還沒個答案;但應該會盡可能延長小孩拿到手機的時間,原因很簡單、這個世界有太多東西值得去觀察跟學習,不要侷限在看似方便的小小屏幕裡。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3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哈 我也是儘量~完全不碰怎麼可能啊~🤣這位爸爸相當用心,可謂超超前部署~~先有計劃藍圖到時候有需要再調整這樣很棒!
我兒子是12歲有手機,但是是因為查資料才給的。之前非常鳳模型😅😅😅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3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這要小孩自己探索和經歷~我覺得管也沒用! 瘋籃球練出好身材,讚啦😆😆😆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2/23
這一題真難,我們已經過,只記得是時間到了就給了,當時是Nokia時代,沒有智慧手機的潛在煩惱。如果再來一次,我想我會照“那個媽媽”的方法去做,遲早都得面對,盡可能多考慮就對了。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4
安立格 所見略同 :) 小時候根本沒有這些,現在則是根本回不去了。我跟孩子解釋"call 機" "只有簡訊電話功能的Nokia機"她一臉不可思議啊~~
媗日-avatar-img
2024/02/22
我怎麼好像9歲就有line了😅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2
媗日 不能讓女兒知道 😄。真的算很早耶! 不過到高中大概就是必備了。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2/22
感謝分享!小孩真的早晚還是得放手。LINE聊天軟體,我也不會想這麼早就幫小孩開專屬的帳號,孩子這麼想要體驗交流,我會引導孩子用「簡訊」(這種錢我願意花)。策略上,用聊天的方式,跟小孩分享,我自己用LINE能獲得什麼,例如:與遠方親友視訊聊天、團購、第一時間知道優惠資訊等,也提醒孩子來路不明的帳號,應該如何設定隔離。有專家也建議,電腦、平板、手機,小孩在家使用的場域,應是客廳等公共場所,以方便大人從旁觀察(不一定要介入)。我們繼續努力💪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3
CV教養生活 妳說得真好! 我們才是科技的主人,不役於物啊~
那個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加拿大生活,與野生動物共處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北美郊狼的生態特徵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還分享了對於加拿大其他野生動物的觀察和經歷,希望對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參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掃除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還能為我們帶來好運。而透過大掃除,可以找回生活的掌控感、紓解壓力、提升效率,同時也整理了心情和思緒。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大掃除過程中的體悟和方法,以及科學研究中關於打掃好處的相關觀點。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在加拿大生活,與野生動物共處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北美郊狼的生態特徵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還分享了對於加拿大其他野生動物的觀察和經歷,希望對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參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掃除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還能為我們帶來好運。而透過大掃除,可以找回生活的掌控感、紓解壓力、提升效率,同時也整理了心情和思緒。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大掃除過程中的體悟和方法,以及科學研究中關於打掃好處的相關觀點。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順推這本書~~愛就是放下手機 . 文摘 「同學都有手機,就只有我沒有。」當孩子吵著要手機時,爸媽該怎麼辦?許多父母之所以給孩子手機,往往是因為家裡有淘汰的手機,乾脆轉手給孩子使用,結果卻因為孩子過度使用而引發親子衝突,讓爸媽後悔不已。 到底孩子幾歲才適合有自己的手機?其實,並沒有固定的
Thumbnail
到底孩子要到幾歲,才不會耍賴呢? 我和弟弟同進校園時,我會順路陪他走到一年級教室,因為班上有其他家長,跟書僮一般,提著書包陪孩子進教室,甚至替孩子整理座位,把東西掛好,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與他同行一段,不至於太過突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很多人常擔心自己是否已經太晚開始某件事,但作者認為時間軸上的晚早並不切實際。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透過接納已知事實,重塑對過去事件的認知,擺脫此概念對自己的限制與自我譴責。作者呼籲讀者要專注當下、此時此刻正發生的事,並找到現實感,以獲得選擇權,降低對過去的後悔與未來的焦慮。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順推這本書~~愛就是放下手機 . 文摘 「同學都有手機,就只有我沒有。」當孩子吵著要手機時,爸媽該怎麼辦?許多父母之所以給孩子手機,往往是因為家裡有淘汰的手機,乾脆轉手給孩子使用,結果卻因為孩子過度使用而引發親子衝突,讓爸媽後悔不已。 到底孩子幾歲才適合有自己的手機?其實,並沒有固定的
Thumbnail
到底孩子要到幾歲,才不會耍賴呢? 我和弟弟同進校園時,我會順路陪他走到一年級教室,因為班上有其他家長,跟書僮一般,提著書包陪孩子進教室,甚至替孩子整理座位,把東西掛好,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與他同行一段,不至於太過突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很多人常擔心自己是否已經太晚開始某件事,但作者認為時間軸上的晚早並不切實際。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透過接納已知事實,重塑對過去事件的認知,擺脫此概念對自己的限制與自我譴責。作者呼籲讀者要專注當下、此時此刻正發生的事,並找到現實感,以獲得選擇權,降低對過去的後悔與未來的焦慮。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