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才適合給手機呢?孩子吵著要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真的很想要Line。」9歲的女兒冒出一句,一邊滑手機。

「妳想要用Line和誰聯繫呢?」我很好奇,所以拋出這個問題。

「妳、爸爸、還有台灣的家人。」她這樣回應。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對話哪需要什麼Line。至於台灣的家人,也常用我的手機視訊通話。不過,我們還是研究一下吧。

打開Appstore,在搜尋框輸入Line,確認了上面寫著12歲以上適用

「妳不知道我有多想要。」她沮喪地道出心聲,原本燃起的希望彷彿剛拾起的蒲公英被風吹得七零八落。
「唉呀! 那一定很想要吧。」我回應。

憑直覺的呼喊肯定是:「根本不需要嘛~」,不過這回我用力按耐住了,刻意轉換成「理解」回應。好啦,這個心情細品後不難理解,借媽媽的高跟鞋來穿,跟自己擁有一雙,還是完全不同的!理解!


說實在,對於年齡限制,我們兩人都頗為驚訝,Line照理說不是手機標配嗎?女兒也時常用我的Line傳訊息、視訊,哪裡兒童不宜了? 不過,孩子對於年齡限制這件事還頗為守法,哀號歸哀號,還是接受現實了。

而為了讓她更加釋懷,媽媽用了一個終極絕招,這點放在最後來說。

這也讓我想到,手機的使用、轉體的下載、社群的使用,是現代父母,到一定時期,一定會遇到的課題。而擁有手機,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有許多APP在向使用者招手,所以先回到手機吧!


兒少擁有手機的現況?

女兒現在使用的手機,是我的舊手機,在8歲時因為媽媽換機剛好獲得,沒有裝Sim卡,所以使用起來就像是縮小版的iPad或平板電腦。

Common Sense Media調查發現,美國10歲以前擁有手機占比為42%,12歲以前71%,14歲以前則高達91%。而台灣,2019年兒福聯盟的調查,11-14歲的孩子擁有手機的已有超過8成,如今四年過去了,應該是有增無減。

當然,給不給的決定權在爸媽。但也不難理解,隨著年齡增長,沒有手機這件事,可能帶來極大的同儕壓力,因為同學們都有,進而「吵著要手機」的戲碼便上演了。

我認為,孩子還沒獨立前,給不給是家長的自由不給,說明理由,讓孩子理解為什麼,給,讓孩子理解,他有保管和使用的責任,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幾歲才適合擁有手機呢?

過去有專家指出,最好在八年級(大約14歲)以後才擁有手機,因為人的自律和大腦在此時臻於成熟,但是一場疫情時代變遷,好像越來越不現實。

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年級或許是很好的時機 (大約10-12歲),因為步入青春期之前,「孩子較有可能聆聽爸媽對使用安全與原則的建議,而不會翻白眼」(說法挺搞笑但真實)。好處是,孩子願意接受過來人的忠告,你有機會為他們聰明使用手機的辨別力做準備。

必要性也是考量因素。如果孩子需要自己出入,在加拿大,孩子一些四年級的同學會自己走路回家,雖然Air Tag可以知道孩子在哪,但有一個能聯絡上的電話號碼,絕對能讓家長免於不必要的擔心受怕。

再者,孩子如何妥善擁有手機的這件事。專家說,這無關乎年齡,而是孩子的使用手機的成熟度


如何知道孩子準備好了?

關於給不給手機,家長擔心的無非就是不當的使用,包括使用時間不節制、胡亂花錢、下載不當的App 。Child Mind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幾個問題,爸媽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了,也可以分享自己在手機使用、網路使用的心得。

•       孩子容易弄丟東西嗎?如果你告訴他們某樣東西特別重要,他們會特別小心對待?

•       孩子如何處理金錢?在玩遊戲時可以考慮費用,而不會突然衝動地充值買點數?

•       孩子如何回應使用3C的限制時間呢?如果放下電腦或遊戲主機沒有困難,放下手機也不成問題。

•       (使用社群媒體) 人際相處上,孩子能正確解讀訊息與適當回應嗎?發短信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也是一種人際互動。

•       (使用社群媒體)孩子對科技的了解程度?是不是了解網路發布的任何內容可能永遠存在?願意在網路上曝光的界線在哪裡?

從小開始,以言教和身教幫助孩子準備。而我自己會分享以真人真事改編的手機使用鬼故事,例如孩子網路購物搞到媽媽卡刷爆不能買菜、木馬病毒花花把所有手機資訊殺光,以達教育之目的。

使用前,先劃清使用界線

讓孩子使用手機,目的是讓他們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性,而不是懲罰,所以讓孩子在使用手機的第一時間,了解你的期待至關重要。

當初我沒想太多,只叮嚀了說時間不能太長、有怪怪的要叫媽媽、這手機暫時「共同擁有」,後來想應該再慎重一點?(回不去了~)

如果你也決定讓孩子擁有手機,與孩子約法三章會省掉許多麻煩,例如共同訂下每天使用時間上限、App下載的權限在家長、如果違反暫時不得使用等。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以後就放手,儘可能讓孩子自主管理,適時關心即可,否則家庭緊張、得不償失啊。


我的終極絕招

終極絕招就是:直接把我看的文章拿給孩子看

藉著閱讀文章,孩子得以跳脫自己的想法,擴大視野,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家長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

她發現,第一,原來自己算是那46%在歲以前得到手機的前段班。第二,原來家長有這些擔憂,有的奇怪,有的卻可以理解。同時,也驚奇的發現,原來家長要管控孩子的手機使用,還有很多招,例如下載Bark這個App就能監控孩子的社群活動、使用時間、限制網站。

「是啊,可是我不想使用,我覺得我可以信任妳。」我說。

(一方面是來不及了,還沒給出手機的家長儘管用吧!)


 結語感嘆語

暫且女兒的手機裡還是沒有Line,不過因為發現自己跟同儕比,算較早有權使用手機的,所以比較釋然。

不久的將來,她會使用Sim Card、通訊軟體、用社群媒體、或許連媽媽都不認識的某個陌生平台,那個時候,她已經能駕馭可能的危險,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美好。

但願如此。



大家都是怎麼給出孩子的人生第一機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你喜歡! 這些都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你的鼓勵與支持: )








 

85會員
36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個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加拿大生活,與野生動物共處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北美郊狼的生態特徵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還分享了對於加拿大其他野生動物的觀察和經歷,希望對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參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掃除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還能為我們帶來好運。而透過大掃除,可以找回生活的掌控感、紓解壓力、提升效率,同時也整理了心情和思緒。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大掃除過程中的體悟和方法,以及科學研究中關於打掃好處的相關觀點。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在加拿大生活,與野生動物共處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北美郊狼的生態特徵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還分享了對於加拿大其他野生動物的觀察和經歷,希望對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參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孩子是否具備面對挑戰和困難的能力,提出了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的方法。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感悟,並向讀者提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
大掃除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還能為我們帶來好運。而透過大掃除,可以找回生活的掌控感、紓解壓力、提升效率,同時也整理了心情和思緒。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大掃除過程中的體悟和方法,以及科學研究中關於打掃好處的相關觀點。
大家怎麼看待孩子不想繼續學才藝或課外活動的情況?應該堅持還是及早退出?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學習過程,並提出瞭解孩子想法、鼓勵試錯、尋找喜歡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文章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很多人來宜、花、東遊玩會問到的問題,到底幾點出發才不會在雪隧裡塞車? 這邊整理分為一般周末、暑假、連假該幾點出發以及回程的時間點攻略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幼兒繪畫的發展階段上,羅恩非爾,美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他認為,藝術是一種讓孩童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教師及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排除外在干擾、甚至避免著色本,讓孩子可以盡情的發揮創造力,反過來說能讓孩子盡情發揮的途徑就是藝術創作。
Thumbnail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Thumbnail
模型製作是一項既具有挑戰性又富有樂趣的活動。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嗜好。然而,對於初次接觸模型製作的人來說,往往會有一個問題:幾歲開始玩模型最適合呢?
Sara沒想過自己也會被歸類在中年婦女,其實她才40出頭而已,要說中年至少也是45或50以後吧!是吧! 難怪公司聚會時,男生眼球的亮點永遠都不會在她們身上,即便是工讀生妹妹也比她們這些結了婚的大嬸強,可是,怎麼會是大嬸呢?明明就是蜜桃成熟時的一整個美不勝收,即便是脂粉未施仍是藏不住她的好光彩,是自信
Thumbnail
這題大哉問的答案絕對不是翻翻憲法,然後說法定成年年紀是18歲這麼簡單,每個人心中的答案應該大不相同,但答案應該都會是一個「心理狀態」。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條消息,指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已更新年齡的定義,四十四歲以下稱為青年人,四十五歲到五十九歲為中年人,六十至七十四歲為年輕老年人,七十五至八十九歲為老年人,九十歲以上為長壽老人。這個訊息讓很多中老年人很開心,似乎一下子又返老還童了,雖然這是編造出來的假新聞,但是也可以看出大家都不喜歡
 自從1880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大家會忽略,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
Thumbnail
感情是人一輩子很重要的課題,觀念從小就要不斷培養,交男女朋友都需要點經驗,有經驗並隨著年紀增長對於感情的觀念才不斷豐富,本篇就來談談這樣的問題吧。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很多人來宜、花、東遊玩會問到的問題,到底幾點出發才不會在雪隧裡塞車? 這邊整理分為一般周末、暑假、連假該幾點出發以及回程的時間點攻略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幼兒繪畫的發展階段上,羅恩非爾,美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他認為,藝術是一種讓孩童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教師及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孩子排除外在干擾、甚至避免著色本,讓孩子可以盡情的發揮創造力,反過來說能讓孩子盡情發揮的途徑就是藝術創作。
Thumbnail
你家孩子幾歲戒尿布? 不幫孩子戒,怕錯過戒尿布的黃金時期 要求孩子戒,又怕造成他壓力太大 腦中滿滿都是什麼才“正確”的疑惑? 和孩子到底幾歲戒尿布才算“正常”的問號? 媽媽就是如此兩難的生物 . 我們家的妞5Y5M,目前晚上還在包尿布。 這半年來我曾試探性地問過妞2次: 「媽咪覺得妳現在5歲了,差不
Thumbnail
模型製作是一項既具有挑戰性又富有樂趣的活動。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嗜好。然而,對於初次接觸模型製作的人來說,往往會有一個問題:幾歲開始玩模型最適合呢?
Sara沒想過自己也會被歸類在中年婦女,其實她才40出頭而已,要說中年至少也是45或50以後吧!是吧! 難怪公司聚會時,男生眼球的亮點永遠都不會在她們身上,即便是工讀生妹妹也比她們這些結了婚的大嬸強,可是,怎麼會是大嬸呢?明明就是蜜桃成熟時的一整個美不勝收,即便是脂粉未施仍是藏不住她的好光彩,是自信
Thumbnail
這題大哉問的答案絕對不是翻翻憲法,然後說法定成年年紀是18歲這麼簡單,每個人心中的答案應該大不相同,但答案應該都會是一個「心理狀態」。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條消息,指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已更新年齡的定義,四十四歲以下稱為青年人,四十五歲到五十九歲為中年人,六十至七十四歲為年輕老年人,七十五至八十九歲為老年人,九十歲以上為長壽老人。這個訊息讓很多中老年人很開心,似乎一下子又返老還童了,雖然這是編造出來的假新聞,但是也可以看出大家都不喜歡
 自從1880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大家會忽略,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
Thumbnail
感情是人一輩子很重要的課題,觀念從小就要不斷培養,交男女朋友都需要點經驗,有經驗並隨著年紀增長對於感情的觀念才不斷豐富,本篇就來談談這樣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