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很容易把「禮」想得很嚴肅,其實禮藏在日常生活中每個角落,跟人互動時,禮更是不可或缺。這回,暢談國文於11月17至18日舉辦「一卷風雲話古今」講座台北場。以《瑯琊榜》為引,討論古今生活中的各種禮節。無論有沒有參與到課程,現在,跟著課堂札記回顧這堂課吧。
【Day1情境體驗】
暖身開場-看圖猜成語
這不僅僅是一場帶動氣氛的破冰遊戲,同時想藉著圖中成語用各種方式包裝,解法不同,有些題目第一眼就能猜中,有些卻挺難猜的!讓學員們卡關最久的當屬「何流無水?何心不專?何人懼日?何老牽線?」答案是……「風花雪月」,你有猜到嗎?藉此活動讓學員體會到「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能等到知道全部答案才上場。」要能夠用一些線索去推敲、舉一反三,因此當今最重要的不是知道答案,而是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禮」
佩蓉老師提到,過去的禮有較一致的準則,當今則因時代變遷過快,導致每個人對禮的認知不同。老師並舉了一些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禮儀問題」。例如,上課時學生是否還會喊「起立、敬禮」?對於較年長的教師而言,這可能是「日常之禮」,但對於較年輕的老師來說,這卻是難以承受的「大禮」,甚至拒絕學生如此行禮。
究竟如何是有禮呢?大家不妨也試著思考:
每個人挑選一至三個問題思考後,依上課拿到的小卡上所印的詩句,從座位起身,尋找討論夥伴。「噢,原來是你嗎?」確認過後,在一個舒適的角落展開對話。
有人談Line已讀不回,若是公事會給人不負責任的印象,但每天被太多訊息轟炸,確實有可能忽略私人訊息。「那傳的是問句也可以不回嗎?」哦,或許「不回應本身就是一種回應,代表著這問題有點越界、冒犯到我了。」
也有人發現稱呼姓名或職稱,在中文、英文環境中有差別,直呼英文名似乎不顯得失禮,但直呼中文名卻會有很多人覺得被冒犯。
《瑯琊榜》17--說錯話
現代人碰到的禮儀問題是如此,那麼古人呢?看看《瑯琊榜》中角色如何互動。佩蓉老師簡單介紹過劇中的人物關係後,請兩桌的學員們各自關注影片中霓凰郡主和靖王的對話、反應。
這段劇情講述太子手下經營的私炮坊爆炸後,靖王火速趕往案發現場,巧遇梅長蘇與霓凰郡主。梅長蘇本想提點靖王,此事件中譽王與太子陣營如何角力,卻遭靖王誤會是他向譽王獻計,為奪權草菅人命。霓凰郡主此時已知梅長蘇的真實身分,忍不住仗義執言,維護梅長蘇,要求靖王向梅長蘇道歉。雖然梅長蘇出面緩頰,最後三人仍是氣氛尷尬,草草結束此次會面。
靖王直率,自認正義之士,視梅長蘇為謀士,猜忌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惹怒同樣正直的郡主,急著為梅長蘇辯解,甚至不惜說出「靖王征戰沙場多年,連說錯話給人道歉的道理都忘了嗎?」這般重話。梅長蘇情緒糾結,一方面承受被質疑的苦悶,另一方面又理解靖王的心思,包容靖王的直言不諱;一面觀照全局,提點靖王,一面在靖王與郡主之間居中緩頰。看似沒情緒,實則有力度地表述自己的立場。
那麼,到底誰失禮了呢?其實霓凰郡主和靖王皆有失禮之處。有趣的是,有些學員能直接點出「靖王失禮」,因為梅長蘇已經向靖王表達效忠之意,靖王卻如同世人,認為梅長蘇可能幫譽王謀畫此陰謀。談到霓凰郡主時卻會先想到:「哇~真是太帥了!」,接著才意識到「咦?這樣是以下犯上耶!」或許在某些情境裡,「失禮」能夠被原諒。另有學員認為,被霓凰郡主以下犯上還毫無慍色,說明靖王確實有格局和高度。
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碰撞
小卡上除了詩句,另印有人物,再次起身尋找剛剛的趴呢。但這回要討論:「如果兩人分配到的人物相遇,會發生什麼事呢?」
卓文君與李清照或許會聊再婚議題;崔鶯鶯興許會對祝英台說:「梁山伯不過感情受挫就鬱悶而死,可見其心理素質太差,這種人不值得殉情呀!」;而卓文君與梁山伯皆可算是古代勇敢追愛的代表,他們可能同聲指責梁鴻〔註〕的大男人主義。
依學員們豐富的想像力,若討論時間再拉長,都能寫出一篇小說了呢!
註:梁鴻為孟光之夫,孟光總是「舉案齊眉」,對他非常恭敬。
《瑯琊榜》22--關係掌握
此一片段,佩蓉老師請學員分別觀察靖王與梅長蘇的對話、表情。並補上一句:「蒙摯沒什麼好看的,因為他就是這麼直接」XD
此段劇情是梅長蘇藉景睿生日宴會扳倒老謀深算的謝玉後,靖王、蒙摯至蘇宅夜敘。對照私炮坊片段,靖王已經更意識到「奪嫡」過程中,必然會牽連無辜,此事仍強烈衝擊他的價值觀,必須經過內心的自我釐清,之後因梅長蘇一番國士之言,才讓靖王真正釋然。
蒙摯未能閱讀空氣,三番兩次直戳梅長蘇痛處,並且在靖王面前袒護梅長蘇。靖王離開後,梅長蘇提醒蒙摯,靖王是主君、蒙摯是愛將,梅長蘇是謀士。 一定要掌握好彼此間的分際, 否則易亂事。
《瑯琊榜》24--多謝先生
這段劇情講述梅長蘇勸說靖王打消洗雪赤焰舊案的念頭,反而堅定靖王的決心。梅長蘇所拜,表面看來是他身為謀士,面對主君委以查清舊案的重任,實則拜謝靖王洗雪冤屈的決心。
從「說錯話→關係掌握→多謝先生」三個片段明顯可見兩人之間的信任逐漸積累,靖王不再將梅長蘇視為一般謀士,更視他為洗雪舊案與輔佐上位的教練。明君與良臣出自內心的尊重彼此,構成一幅極美的畫面。
禮,其實很體貼
其實當代重讀古文不應拘泥於字義,而要回到當時的脈絡,理解古人想表達的內涵,給予符合當代經驗的新詮後,再實際應用於生活中。
「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不再是老一輩常說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幼者」可新詮為在某個領域經驗較少的人,尚且不懂全局,應虛心請教經驗豐富的人,循序漸進。只是古代大部分事情的確是經驗、年齡呈現正相關而如此記載。
「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進門提醒別人,讓屋內的人不致驚嚇;對於無關自己的事,非禮勿聽、非禮勿視。短短的一段文字,藏著許多體貼、細心,是人與人之間無論關係親疏遠近都應有的尊重。
「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原來古人想表達的是,馬、羊的力氣很大,要用右手才牽制得住;狗體積小但很兇,所以用左手牽,當狗要咬人時,還可以用右手擋住。
人們總很容易把「禮」想得很嚴肅,其實禮藏在日常生活中每個角落,跟人互動時,禮更是不可或缺。今天思辨許多關於禮的問題後,想必對「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有更深一層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