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北部. 也都和家人同住. 當然所謂的返鄉之類的更是沒有過的經歷. 在異地生活的不便及孤單當然也沒有經歷過. 對這一點我一直是很感恩的. 也很佩服那些在異地工作, 求學的人們.


這樣的我, 要說思鄉是不太可能的. 多年前一次的歐洲員工旅遊讓我體會到類似的這種感覺. 這是第一次超過五天的旅遊, 一開始是期待也很擔心自己能不能適應. 但期待是佔大部份的. 十多個小時的飛機旅程, 說不上舒適但還可以接受. 歐洲當地的風景人文建築都令人耳目一新. 最不習慣的應該是飲食方面了. 沒有出國的時候其實也很少外食, 因為媽媽都會親手準備飲食. 所以一開始的新鮮到後來開始想念起媽媽的手藝. 網路沒有那麼方便的時候, 簡訊報平安時都會加上想念媽媽的食物, 還會點餐. 這算是思鄉嗎?


現在想想算是, 只是我思念的不是地方. 而是人. 一直在旁邊的人, 每天生活在一起. 不知不覺中己經變成習慣, 己經像空氣一樣的自然. 所以即使是短暫的離別也會開始想念. 也會開始掛念. 對我來說故鄉不是只有地方的意義, 有媽媽 有家人在的地方那就是我的故鄉.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꿈나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想了一下, 我到底是怎樣的個性. 是算有毅力還是沒有毅力的人呢? 明明就有很多想做的事, 也給了自己一個目標. 但是怎麼到最後好像都無疾而終. 是不是給自己找了太多的藉口, 太放過自己對自己太過寬容了呢? 今年年初其實有列了幾個自己想要做的清單. 可是都過了二個月多, 三月都要到來了. 好
現代人不管是生活上或是工作造成的壓力. 久坐辧公或是長期維持同姿勢造成的身體緊繃, 都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長期累積的肩頸, 背部, 腰甚至是頭部的酸痛, 真的是說不出口的痛. 曾經以為只要定時的運動, 應該就可以緩解這些不舒服. 不用再靠按摩來放鬆緊繃的肌肉. 後來發現這是二回事, 除了固定的
煩心的事解決了,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照著說好的內容執行. 但至少我說出了我的想法, 表達了我的感受也得到了可以接受的答案. 今天我要稱讚我自己, 從沈默中踏出的第一步--很棒. 做的好. 接下來就是開始期待三月的旅遊了. 隔了五年的姐妹之旅, 還多了新成員. 光想就令人覺得很興奮也很期待. 想著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
我喜歡看書, 什麼種類都看. 小說, 翻譯小說, 各式各樣的散文, 漫畫等等. 也很喜歡隨手寫些什麼, 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剛開始熱情滿滿, 到最後無疾而終. 為什麼突然又想寫文章, 是因為今天經歷了一些事. 心裡很受傷. 那種感覺無奈也無言. 而且也有很重的無力感. 不是第一次的情緒滿溢,
今天想了一下, 我到底是怎樣的個性. 是算有毅力還是沒有毅力的人呢? 明明就有很多想做的事, 也給了自己一個目標. 但是怎麼到最後好像都無疾而終. 是不是給自己找了太多的藉口, 太放過自己對自己太過寬容了呢? 今年年初其實有列了幾個自己想要做的清單. 可是都過了二個月多, 三月都要到來了. 好
現代人不管是生活上或是工作造成的壓力. 久坐辧公或是長期維持同姿勢造成的身體緊繃, 都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長期累積的肩頸, 背部, 腰甚至是頭部的酸痛, 真的是說不出口的痛. 曾經以為只要定時的運動, 應該就可以緩解這些不舒服. 不用再靠按摩來放鬆緊繃的肌肉. 後來發現這是二回事, 除了固定的
煩心的事解決了,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照著說好的內容執行. 但至少我說出了我的想法, 表達了我的感受也得到了可以接受的答案. 今天我要稱讚我自己, 從沈默中踏出的第一步--很棒. 做的好. 接下來就是開始期待三月的旅遊了. 隔了五年的姐妹之旅, 還多了新成員. 光想就令人覺得很興奮也很期待. 想著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
我喜歡看書, 什麼種類都看. 小說, 翻譯小說, 各式各樣的散文, 漫畫等等. 也很喜歡隨手寫些什麼, 但總是三分鐘熱度. 剛開始熱情滿滿, 到最後無疾而終. 為什麼突然又想寫文章, 是因為今天經歷了一些事. 心裡很受傷. 那種感覺無奈也無言. 而且也有很重的無力感. 不是第一次的情緒滿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多年前,台灣有一部描述越南女子遠嫁來台灣的淒美故事(片名:候鳥來的季節)。電影情節,將那些從異鄉遠嫁來台的女人比作是一隻隻候鳥,非常地貼切又感人。   候鳥,每年都在固定季節遷徙,雖然飛越幾千哩,但牠的心始終都掛念著家鄉,不曾改變。秋去春來,候鳥南遷,許多生命的嬗遞,正悄然地在台灣上演...
Thumbnail
*《叛》融入「類革命」的太陽花學運,呈現臺灣新世代之自主性及開闊視野,揮別「我是誰」的夢魘,認同本土,促進族群和解,明確指出臺灣未來的道路,的確深具時代象徵意義。 (一)「認同」為臺灣文學重要主題 所謂「認同」,是藉著相同血緣、語言、生活習慣,建立有形的共同文化或生物上的特徵,這些本質相近又有認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讀大陸作家馮傑的散文, 每年春節他都會針對今年的生肖寫一篇詳細專門文章, 從值年生肖的前世今生傳說,到稗官野史穿鑿附會的鄉野傳奇。 配上馮傑的水墨畫,打油詩,文章更生動。 《故鄉搨》背景仍聚焦在作家生長的北中原, 隨著都市計畫開發,熟悉的鄉村景色逐漸消失,被高樓大廈,工廠取代
猶記得在德國時,故鄉因總統選舉引起對岸武力威脅的動作 因害怕失去故鄉而悲愁到無法繼續寫論文, 有一天,真的發愁到跑去找教授,說不知道是不是該快點回家才好 圍繞著家鄉所發生的一切,讓我無法靜下心來 教授的一句話卻點醒了我 他說:人在哪裡故鄉就在哪裡Die Heimat ist, wo du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小學同學在LINE群組裡面分享東部海岸的Tiffany藍,讓我這個身在異國的異鄉人,頓時鄉愁在心頭湧現。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多年前,台灣有一部描述越南女子遠嫁來台灣的淒美故事(片名:候鳥來的季節)。電影情節,將那些從異鄉遠嫁來台的女人比作是一隻隻候鳥,非常地貼切又感人。   候鳥,每年都在固定季節遷徙,雖然飛越幾千哩,但牠的心始終都掛念著家鄉,不曾改變。秋去春來,候鳥南遷,許多生命的嬗遞,正悄然地在台灣上演...
Thumbnail
*《叛》融入「類革命」的太陽花學運,呈現臺灣新世代之自主性及開闊視野,揮別「我是誰」的夢魘,認同本土,促進族群和解,明確指出臺灣未來的道路,的確深具時代象徵意義。 (一)「認同」為臺灣文學重要主題 所謂「認同」,是藉著相同血緣、語言、生活習慣,建立有形的共同文化或生物上的特徵,這些本質相近又有認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讀大陸作家馮傑的散文, 每年春節他都會針對今年的生肖寫一篇詳細專門文章, 從值年生肖的前世今生傳說,到稗官野史穿鑿附會的鄉野傳奇。 配上馮傑的水墨畫,打油詩,文章更生動。 《故鄉搨》背景仍聚焦在作家生長的北中原, 隨著都市計畫開發,熟悉的鄉村景色逐漸消失,被高樓大廈,工廠取代
猶記得在德國時,故鄉因總統選舉引起對岸武力威脅的動作 因害怕失去故鄉而悲愁到無法繼續寫論文, 有一天,真的發愁到跑去找教授,說不知道是不是該快點回家才好 圍繞著家鄉所發生的一切,讓我無法靜下心來 教授的一句話卻點醒了我 他說:人在哪裡故鄉就在哪裡Die Heimat ist, wo du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小學同學在LINE群組裡面分享東部海岸的Tiffany藍,讓我這個身在異國的異鄉人,頓時鄉愁在心頭湧現。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