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中開始在《日本遊30天才過癮》的專題中,新增了一個「日本好色」的系列,固定每週日發表,時光飛逝,上週已來到第52篇,一年了。當初在整理30天日本行照片之餘,想把每天隨手拍下的人、事、物,每週一篇來呈現一天的遊記,沒想到寫著寫著,已經一年了。
這個名字,當初也是想了很久,最後決定用「日本好色」來命名,玩一下同字不同音的梗。好色可不是ㄏㄠˋ ㄙㄜˋ,而是ㄏㄠˇ ㄙㄜˋ
。好色=好的、美的、特別、令人感到驚豔的顏色。
很快的,一年過去了,透過方格子的平台,我把千里以外的景色、美食,帶進你的人生裡,希望這一路來,各位能從文字、照片、影片中,感受到旅遊的樂趣。
3月初我在寫這個月的文章時,突然發現快滿週年了,靈機一動,決定來個特別企劃好了;寫些幕後花絮,像是行程怎麼排、飯店怎麼挑、行李帶多少之類的。
一開始我先將2022年12月一整個月的30天行程陸續發表,我刻意把順序打亂,請原諒我的任性。之後我加入了以前到訪日本的分享,而2023散心之旅的21天行程,去年11月起也陸續的加入,一樣我又把21天的先後順序給重新排列組合。
除了溯及以前的遊記分享外,文章系列的呈現也歷經三代的變動。
以往標題很直白,只寫個地名,直到系列12合掌村一文,我開始嘗試用更多的字在標題上;到了系列16東京大學一文,大概就抵定了兩段式的標題,我個性很貪心,標題舖兩個梗自此成為我的習慣。
到了熊本一文,我又加上了能代表日本的鳥居⛩,紅通通圖案很顯目,去掉雙書名號,看起來更棒。
長期追蹤這個系列的讀者應該也發現,我所寫的內容愈來愈多,有時不小心,一篇裡的字數就逼近2千字。
2022及2023兩趟日本行,就是用手機拍,都是8千元有找的安卓手機(2022年用Vivo,2023年用realme)。我既不是攝影迷,也不想花錢買GoPro之類的玩意,手機就很夠用了。
2022年為期30天的旅行,是送給自己50歲的生日禮,我本來也沒想過會寫日本旅遊文章,所以拍得很隨興+隨意。純粹想記錄眼前所見,拍得好或不好,完全不在意,至於錄影我也不太常用。
2023年的21天旅行,是去散心的,回國時「日本好色」已刊登到系列28,這回我有刻意多拍一些照片及影片。
2023又去日本Long Stay?懷舊、文青、藝術、泡湯、夜景樣樣不缺席!
為了迎合不同平台的特性,IG適合用直的,但方格子我偏好用橫的,於是我直的橫的都要來一張,成了習慣。
2023年10月底回國後沒多久,平台編輯器改版,一次十張照片輪播功能,感覺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致命武器(😍),文字、照片、影片混搭,有助提升文章可看性。
我會參考旅遊書籍、電視、社群平台(臉書、IG、YouTube)、朋友等管道,拚湊出自己的行程。
國人愛去日本玩,對哈日迷來說,對日本簡直像自家後院一樣熟悉了,網路上有很多的分享,隨便打關鍵字都會跑出來一堆美食、景點等資訊,看了覺得有興趣,隨手就可以記下,再用谷歌地圖去標示。
這對日後的行程安排有很大的幫助。例如要去表參道,附近的明治神宮、一蘭拉麵、新開的HARAKADO、Koffee Mameya你想去,這時就存在地圖上,怎麼坐地鐵(公車或路面電車)前往,在那一站下車,怎麼走才會順,用谷歌地圖會有助於你決定如何安排,當然,也會逼著你做取捨。
不小心標了一堆,當然不可能每個都去,行程也不用排得太緊,你還得留點彈性,旅行中總有小插曲,像是坐錯方向、坐錯路線、坐過站、迷路、導航秀逗⋯⋯全都發生過在我身上,這都是自由行的一環。
某些真的想去的景點,交通不是太方便,也沒時間深入研究,出國前可在旅遊平台上報名當地旅行團。近兩年我使用了三次,都十分滿意!
《日本好色》系列 12 - 見過合掌村的雪景,或許真的可說X而無憾了!
《日本好色#32》當網美很辛苦的~茨城海上鳥居、掃帚草美拍一日遊!
《日本好色#33》北海道巴士團真有趣~跟著三聲道導遊看動物、看美景、吃美食!
日本好色系列每篇文章,以涵蓋一天為單位,這是我自己的實際行程,我喜歡的,你不見得想去,懶得研究就直接複製貼上照著走,當然可以!
但自己還是要做功課,像是怎麼在東京坐地鐵(我一天可能要用好幾次”轉換案內”App,跨城市的鐵路班次,也都靠它)、美術館幾號公休、錢湯幾點開、拉麵店幾點營業⋯⋯都建議上網先查詢。
僅管Google上的資訊不是百分百即時正確,有時會出錯(像我就有到了澡堂前才發現白跑一趟的經驗),不過先做足功課,才不會壞了遊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