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 第二部- 故事的改編與影像的成就

2024/03/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改編上的高難度是必然,在翻閱Frank Herbert的小說就猶如翻閱科幻界聖經般的神聖,《沙丘》(Dune)注定就不是適合影像化的書籍,或許讓這個世界觀停留在文字上是最好但選擇——但它終究經過了多人之手催生成了電影,《沙丘:第二部》(Dune: Part Two)在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的大師級調度之下呈現的依然美麗依然壯闊,但缺乏的依舊是故事這個載體的靈魂。

第一部《沙丘》被戲稱是大型音樂錄影帶跟預告片並非毫無來由——事實上我完全認同這些觀點,而《沙丘:第二部》的前半段依然走著第一部的步調,依然是探索這個廣闊的世界觀、依然無法跳脫毫無生機的敘事體系。然而當電影開始遵循原著探索「信仰」之際就開始有了有機性的推展,《沙丘:第二部》在技術上當進步有目共睹,不僅是攝影的大量特寫,更多是在鏡位選擇以及構圖上有更高竿的選擇,且聽覺上也更舒適些。

raw-image


《沙丘:第二部》大刀闊斧地把Paul的妹妹的戲份刪除,轉而在Paul這個救世主的雕琢下更多功夫,使得電影大多數時候都被這個「神話」牽引,但好像除了透過眾人反應之外更難看到這個預言是什麼、以及他們如何透過這個預言去奴役整體族群(小說真的是讀的步步驚心),電影似乎在信仰的命題中打轉,卻只能因為小說的情節而服務進而推進敘事,導致戲喝戲之間的斷裂感比第一集重許多,這點反而在林區的版本並沒有發生(雖然不得不承認那是很糟糕的版本)。

在《沙丘:第二部》之中,另一個需要被平衡的視角就是伊若蘭公主的帝國日誌,在原著傾向於回憶錄脈絡的創作之下,《沙丘:第二部》已經盡了全力在建構伊若蘭公主以及皇帝身上,維勒納夫也意識到小說並非特別側重這些角色的塑造,但貫穿整部《沙丘》的伊若蘭公主被如此對待確實是有些可惜;反倒是電影聚焦在「血統」這件事有趣很多,在刪除掉Paul的妹妹的戲份後,電影的目的性就降低許多,當哈肯能家族的遺毒被揭露成了亞崔迪家族的一部分的那刻,電影的嚴肅感就上升了許多,與此同時,弗瑞曼人對血統與信仰的追逐依然是不明顯的,可以明顯感受到在影像化的過程中進行了非常多的取捨。

raw-image


《沙丘》按照改編的步調,在原著收地如此工整低情況下還願意替第三集埋下伏筆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抉擇,同時也看得出維勒納夫的野心不單單是兩部電影,他更想探索的並非是原著中的哲學思想與政治鬥爭,而是藉由角色來拓展世界觀,當中也包含了對於菲得羅薩單薄但充滿魅力的反派形象、不願看到Paul追尋權力的Chani,但不得不說讓Josh Brolin回歸是一個非常工具化的情節,我更多想看到的是角色間得糾結,而非單方面對於信仰的追尋,如果《沙丘:第二部》只能做到這個程度,那麼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改編、但以電影而言,這是一部全然成功的續作:有著《帝國大反擊》的決心,也有著將文字與影像切割的重要性。

只能說我希望《沙丘》若能以三部曲作結會是相當完美的處理,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似乎已經無法撐起Paul的黑暗面、加上目前《沙丘》第一部和第二部就猶如三幕劇的前兩幕,第三幕看起來才確實是一個完美的終點,或許維勒納夫看到了原著中最具有影像化潛力的那塊,並遵循著如何塑造「救世主」的弧線前進,才是屬於這個世代《沙丘》該有的樣貌。或許《蜘蛛人:新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也是在找回角色話語權的過程,但第一集的成功讓第二集只成了鋪墊結局但過程非常可惜,反倒我更加看好《沙丘》在有著原著的基礎之下該如何把六本的故事量改成一個完整的三幕劇。


內容總結
沙丘第二部
3
/5
此專題收錄本在2021年的觀影和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