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秋》:鄭忽出奔衛(三)

2024/03/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吒咤一時的鄭莊公去世了,大臣祭仲協助太子忽即位成為新的國君,後世稱為鄭昭公。

raw-image

不料,祭仲一次外出途中被宋國的雍氏誘捕,雍氏是宋國大夫,在國內很有聲望,又深得宋莊公寵信。雍氏的女兒雍姞嫁給鄭莊公,生下公子突。雍氏逮住了祭仲,威脅他說:「你要為我趕走太子忽,擁立公子突成為國君,否則你就沒命了!」雍氏又脅持了公子突,向祭仲索取錢財禮物。祭仲只好跟宋人訂定盟約,帶着公子突回鄭國,擁立他成為新的國君,後世稱為鄭厲公。太子忽見位高權重的祭仲竟然擁立新國君,就知道自己君位不保,只好逃亡到衛國去了。

儘管祭仲依照宋國的要求擁立了鄭厲公,但宋國所索取的錢財禮物成為鄭國的一大財政負擔,宋、鄭兩國因此不和。魯桓公聽說此事,有意調和兩國紛爭,魯桓公先與宋莊公、燕國人在穀丘訂定盟約,其後宋國態度反覆,兩位國君又會面兩次,最後宋莊公拒絕魯桓公的好意。魯桓公於是改與鄭厲公訂定盟約,並一起出兵討伐失信的宋國。不過這次魯、鄭聯軍似乎未能佔得任何便宜,討伐行動以失敗告終。

後人評論這段歷史時,說:「倘若彼此之間不存在信任,這樣訂定任何盟約都沒有益處。《詩》裡有一句是說:『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多次重覆結盟,禍亂由此而滋生了,原因就是在於缺乏信任。」

重覆結盟導致了什麼禍亂呢?宋、鄭兩國的仇怨會如何發展呢?


【原文依據】

《春秋經.桓公十一年》:

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

九月,宋人執鄭祭仲。突歸于鄭。鄭忽出奔衛。


《春秋左氏傳.桓公十一年》:

夏,鄭莊公卒。

宋雍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姞,生厲公。雍氏宗,有寵於宋莊公,故誘祭仲而執之,曰:「不立突,將死。」亦執厲公而求賂焉。祭仲與宋人盟,以厲公歸而立之。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衛。已亥,厲公立。


《春秋公羊傳.桓公十一年》:

莊公死,已葬,祭仲將往省于留,塗出于宋,宋人執之,謂之曰:「為我出忽而立突。」


《春秋經.桓公十二年》:

秋七月丁亥,公會宋公、燕人,盟于穀丘。

公會宋公于虛。

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于龜。

丙戌,公會鄭伯,盟于武父。


《春秋左氏傳.桓公十二年》:

公欲平宋、鄭。秋,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會于虛;冬,又會于龜。宋公辭平,故與鄭伯盟于武父,遂帥師而伐宋,戰焉,宋無信也。

君子曰:「苟信不繼,盟無益也。《詩》云:『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無信也。」

55會員
150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