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厲公回歸鄭國,首先把傅瑕處死,接下來向原繁傳話,並似乎話中帶刺。
原繁聽見後,回答說:「從前鄭桓公任命我的祖先擔任宗廟官,國家有國君,卻向外面通風報信,這才是最大的不忠。倘若有國君治理國家,人民百姓之中有誰不算是臣子?身為臣心,就不應該不忠,這是天經地義。公子儀在位有十四年了,那些策劃讓你回來擔任國君的人,豈不就是最不忠的嗎?現在莊公還有八個兒子,要是每個都像你一樣用官位就能買通大臣們協助自己成為國君,那你又能如何呢?微臣聽懂你的旨意了。」於是原繁自縊而死。
沒有貳心就稱為「忠」,原繁的回答中說明了他對「不貳」的定義就是忠於現在的國君,公子儀在位時不向其他人傳遞情報、不謀劃推翻國君,更不可能受利益引誘而動搖。最後原繁自盡,顯然是知道厲公不認同他對「忠」的定義;厲公希望是「忠於自己一人」,而原繁則是「忠於鄭國、忠於社稷」。
厲公為了進一步鞏固君位,大肆秋後算帳。當年他曾與雍糾商議剷除權臣祭仲,結果雍糾事敗被殺,如今祭仲已死,厲公便懲治祭仲的殘餘黨羽,殺死公子閼又砍斷強鉏的腿。這時有一個人匆匆忙忙從鄭國逃亡到衛國,他是誰呢?他會威脅厲公的君位嗎?
【原文依據】
《春秋左氏傳.莊公十四年》:
對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社稷有主,而外其心,其何貳如之?苟主社稷,國內之民,其誰不為臣?臣無二心,天之制也。子儀在位,十四年矣;而謀召君者,庸非貳乎?莊公之子猶有八人,若皆以官爵行賂勸貳而可以濟事,君其若之何,臣聞命矣。」乃縊而死。
《春秋左氏傳.莊公十六年》:
鄭伯治與於雍糾之亂者,九月,殺公子閼,刖強鉏。公父定叔出奔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