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悲劇的誕生》談人參要泡在杯具裡才能入味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唯知識者才有德性。但這顯然是高估了理性,而忽略了非理性、超理性等的存在。


藝術文化指得是「悲劇」之外的其他形式的藝術,也就是希臘人為了抵抗悲苦人生而創造出來的「假象世界」。在希臘神話中,神與人的形象相同,神不是萬能也不是至善至美的,神亦如人ㄧ般也有許多缺點、弱點,其藝術便是人們藉此假象世界來反映、反省人類自身。


悲劇文化則是阿波羅藝術(造型藝術)與狄奧尼索斯藝術(音樂藝術)的結合,為什麼是一種形上學?原因在於希臘悲劇中此二元性交合,背後是一種「生命意志」在發揮作用。尼采認為:「所有真正的悲劇都以一種形上學的慰藉來釋放我們,即是說:儘管現象千變萬化,但在事物的根本處,生命卻是牢不可破、強大而快樂的。這種慰藉具體而清晰地顯現為薩蒂爾合唱歌隊,顯現為自然生靈的合唱歌隊;這些自然生靈彷彿無可根除地生活在所有文明的隱秘深處,儘管世代變遷、民族更替,他們卻永遠如一。」、「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不是現象的映象,而是意志本身的映象,音樂表現的是世界中一切物理因素的形而上學性質,是一切現象的物自體」


生命意志,此種最基本的驅力、是世界推動的根本。是如同後來尼采後來所提出的「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還是音樂?音樂又如何成為基本的驅力呢?此音樂非音樂廳演奏的音樂,而是一種音樂性的「情緒」,也就是先於理性的東西。因此不管是權力意志或音樂,背後所共同表達的是對人類目的論(先驗的)的批判。


在尼采〈歷史對人生之利弊〉一文中,提出對於歷史的觀點以及對歷史跟人生關係的主張,尼采認為歷史沒有終極目的,追求客觀目標的書寫將成為人類生活與行動的阻礙,使人類的生命萎縮、僵化,因為理性僅是生命的一部分,並不足以掌握生命,生命既不然符合道德規範、亦未必可以理性認知所掌握與解釋,生命有其自身的邏輯。生命是必朽的、不斷流變的、不必然合乎理性、道德與正義的。因此尼采強調個體通過實踐行動產生自身的意義與價值,生命不斷透過自主的抉擇、行動與實踐來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


尼采認為:「人類的目標不在於終點,而在於其最高的典範」、人類最好的目標不過是「因為追求偉大(不朽)而不可能之事而具有的偉大精神。」而追求偉大行動的動力背後是人類對於超越感或對永恆的期待,如同歷史的重要不在於年代、事件或客觀與否,而是我們從歷史中獲得的「歷史感」,那感受將異於歷史理論,而成為個人人生行動的動力。


那麼,是否喜劇也具有如悲劇般的意志呢?我想沒有的原因在於─記憶。相較於快樂的記憶,悲傷的記憶更具有永恆感、超越感,更能誘發音樂性的情緒。但我認為喜劇與悲劇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同樣是戲劇的一部分,或說同樣是人生的一部分,席勒(Schiller)在《美育書簡》中提及:「只有當人完全成為人的時候,他才遊玩;只有當人遊玩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此種「遊玩讓人生完整」便是喜劇的必要之處。相較於悲劇的永恆感、超越感,喜劇讓我們有更有趣、解放、遺忘的人生。


在尼采認為人類最好的目標─追求偉大(不朽)而不可能之事而具有的偉大精神。似乎有點明之不可為而為之的阿Q精神。那麼什麼是當今我們所認為最好的目標呢?當我們說這個人很會生活是什麼意思呢?是生活得有品味(文青)?生活得多采多姿(出國、上山下海)?生活得有趣(從事少數人能夠體驗的活動或工作)?還是生活得有自我的風格?以尼采的觀點,這些行動都是值得追求及有意義的生活,因為讓自我的記憶不停留在過去,而能夠不斷自我超越。自我的超越是沒有終點的,亦如沒有哪一種生活是絕對值得追求的,當我們為了生活而改變時就是超越。

2018/4/22

3會員
52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