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行,我想說的是……─以馬祖為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馬祖地中海

馬祖地中海



  「思想非起源於主客對立,而是對土地的思索」─德勒茲


  何謂旅行?以人、事、時、地、物來說的話,旅行的「人」可以是一個人、一家人或一群人;可以是跟年輕人、中年人或老年人;可以是跟同性、異性或雙性,甚至是虛擬的人(如充氣娃娃)。旅行的「事」可以是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可以是追美景、嘗美食、遇美人;可以是買快樂、買回憶、甚至買一個沒有目的、被世界遺棄的感覺。旅行的「時」可以是一天當兩天用或一天當半天用;可以旺季或淡季去;可以晴天或雨天去。旅行的「地」可以是規劃時去一次、旅行中去一次、回憶時再去一次;可以是舊地重遊或新地初遊。旅行的「物」可以是麵包或愛情;可以是規劃再規劃或說走就走;可以是船過水無痕或永生難忘。

關於標語的效果,第一眼很讓人熱血沸騰,第二眼就習慣了

關於標語的效果,第一眼很讓人熱血沸騰,第二眼就習慣了



  對於我來說,過去習慣一個人獨自旅行,從長則4、50天的國外單車旅行到短則3、4天的登山;現在則習慣牽著手旅行,從長則2、3天的飛離島到短則1天的遊古道。過去旅行之於我是一種急於表現自我與挑戰不凡的夢想,因此想走那些沒人、少有人走過的路,去那些「現在不去以後也不會去」的地方,見那些「前世回眸五百回才換得今生一次擦身過」的陌生人,買那些在台灣買比較貴或買不到的東西。如今,拜網路之賜,很多私房景點、在地人美食都不藏私了,任何景點的影片、照片、網誌隨手可得。比起看得見的景點,現在旅行之於我,除了旅行中多了能分享的人之外,更重視的是旅行中看不見的東西,如:2019年去德國旅行後,在旅行中所言、所聽、所思,成了後來對德國教育、歷史、語言、藝術、哲學、轉型正義甚至文化資產等的興趣,進而有了去年的〈德國月〉系列文章。


  旅行,成了一個知識的窗口,打開那扇窗,讓我看見不同的世界。然而,光打開窗還不夠,能夠將景引入自我的世界才更是樂趣所在。以最近的馬祖小旅行為例,即便出發前、安排行程時看了許多關於馬祖的影片、照片、網誌,當實際感受時,馬祖才真正成為我的馬祖。現在就讓我以回憶再去一次,3天2夜(南竿與北竿),那風大、坡陡、工地多,1月份平均最低溫5.2℃的─馬祖。●D1台中機場→南竿機場(台中一天僅一班來回馬祖,且是下午的班機,4至6月為藍眼淚的旺季則是一天兩班)→租機車(原先想租電動機車的,直到我看到第一個上坡我就放棄了)→八八坑道(滿滿的酒氣)→摩天嶺步道(鳥覽牛角聚落)→津沙小館(招牌:麻辣水煮魚)→津沙聚落(包棟住宿)。●D2介壽獅子市場(虫弟餅、蛋餅、鼎邊糊)→南竿福澳港(台灣最北星巴克)→北竿白沙港(乘船15分鐘)→北竿遊客中心(免稅店)、坂里大宅(閩東建築)、海大馬祖校區(馬祖最高學府)→芹壁步道、芹壁聚落(馬祖地中海,蛙神信仰,因閩粵人以耕種為生,作物易遭蟲害,青蛙為其天敵,故敬青蛙為神,尊稱「鐵甲將軍」)、鏡沃小吃(住桃園八德剛好回馬祖的老闆:「老酒麵線的麵不值錢,最值錢的是那顆酒香荷包蛋」)、芹沃咖啡烘焙館(招牌:豬肉老酒蛋比薩)→橋仔聚落(一村八廟)→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本次最期待的朝聖景點,如此便搜集了所有孫德鴻建築師的作品。只是,特地到了戰地博物館才發現,真正的博物館不是這座建築,而是這座島、活生生的島、宛如台版瀨戶內海的島)→碧山觀景台(騎上馬祖第一高峰,標高298公尺,風暴大)→北竿白沙港→南竿福澳港→馬港香林小館(招牌:炸黃金地瓜餃,口感像炸湯圓)●D3車行寄行李→介壽獅子市場(虫弟餅、炸魚麵、繼光餅、大腸麵線)→馬祖民俗文物館(搶先目睹桃園市文化局與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共同舉辦、1月23日才要在中壢馬祖新村展出的「馬祖1979阮義忠攝影展」)、經國先生紀念堂→南竿遊客中心(免稅店)、大漢據點、北海坑道(漲潮中)→西尾半島物產店(招牌:限量咖哩飯)→還機車→南竿機場→台中機場*費用部分,平均一人約8千(含機票4,569元、船票320元、機車1天500元、住宿1晚1,400元)。

主角是荷包蛋的酒香麵線

主角是荷包蛋的酒香麵線



  我們常說的馬祖東、馬祖西,然而,在當地並沒有所謂的「馬祖」縣政府或「馬祖」機場。馬祖只是一口語的代稱,其正式名稱為「福建省連江縣」(過去東引屬羅原縣、南北竿屬連江縣、東西莒屬長樂縣,1956年併入連江縣)。故實際上為福建省連江縣政府、南竿機場(連江縣南竿鄉)或北竿機場(連江縣北竿鄉)。馬祖列島由36個島嶼、礁嶼組成,總面積約29.5km²(乾潮線),略比台中市潭子區(25.9km²)大,比台東縣蘭嶼鄉(48.4km²)小。行政區共劃分為4區,即南竿鄉(馬祖人口中的「本島」,馬祖最大島,實際居住人口約4~5千人)、北竿鄉(原馬祖政經中心,後因1949年國軍進駐,馬祖守備區指揮部、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而移轉)、莒光鄉(東莒+西莒,國定古蹟東犬燈塔所在地)、東引鄉(國之北疆)。其與大陸(北茭半島)最近距離僅9.25公里(約捷運市府站至圓山站),南竿距基隆則是210公里。

軍中碉堡露天電影院

軍中碉堡露天電影院



  馬祖很近,近到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得了。馬祖也很遠,遠到時常被我們所遺忘,那彷彿還停留在戰時,那全民皆兵、單打雙不打的最前線。這趟小旅行中,最戰地的風景,是看到阿兵哥們在朝著海上射擊,不過不知到瞄的是什麼靶就是了。最暖心的風景,是躲在7-11喝著熱可可。最沒有遺憾的風景,是帶著老媽第一次搭飛機。最天堂路的風景,是經過海龍蛙兵的營區大門,與不知手持什麼槍的蛙人四目相望。最馬祖的風景,是上坡、下坡、再上坡。

raw-image



  原來,馬祖是全台平均壽命最高的地方,台灣本島平均壽命80歲,馬祖則為87歲。原來,閩南語不過是「閩語」的一支,「閩語」還能再細分為閩東、閩北、閩中、莆仙共5種語言。原來,馬祖遷台移民最多的地方正是桃園市八德區(從高中免試入學「桃連」為一區即可看出桃園市與連江縣的特殊關係。背後原因為,馬祖戰地政務時期,居民生活、就業、就醫、升學不便,以及位於戰地前線之安全疑慮等,讓馬祖人選擇移民至台灣。而桃園相對於當時的雙北,製造業、學校、醫院等不算最多卻能吸引馬祖人的原因則在於,八德製造工廠多、地價較便宜、以及路徑依賴,即認識的親友多已居住於八德,故後移民者可獲得較多的工作及居住資訊。)

天氣之子在馬祖

天氣之子在馬祖



  「現在不去以後也不會去」,但「以後會去現在也不會想去」。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景,自然對旅行有不斷重新定義的可能,重點不是去了哪裡、玩了幾國、CP值多高,而是旅行之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即便是小旅行,也能有宛如馬祖陳高的尾韻。

參考資料:柳茜文(2016)。〈馬祖遷臺移民的背景與在地展現─以桃園八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2021/1/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71會員
674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行 有時會以為 自己像是在尋找那令人感動的力量 有時 卻會是在不斷的發現與覺察那個自己原本知道的事 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不一樣的地方 重新看見,而有了新的感受而已
Thumbnail
旅行 有時會以為 自己像是在尋找那令人感動的力量 有時 卻會是在不斷的發現與覺察那個自己原本知道的事 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不一樣的地方 重新看見,而有了新的感受而已
Thumbnail
走在自己的時區,20後半的年紀,在2024踏出獨旅的第一步。
Thumbnail
走在自己的時區,20後半的年紀,在2024踏出獨旅的第一步。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旅行是一段認識世界、調整自己步調的旅程,每個相遇與對話都能增加對這世界的認識。慢慢的用文字及照片,述說這旅途中,所見到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獨處讓我們有機會沉思與真實生活中的價值,學會對自己獨特的縱容與坦然面對,旅行帶來的多元體驗,讓我們更接近內心的聲音,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透過獨處與旅行,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尋求平靜與沈思。讓旅行成為一份為自己創造的約定,給予回顧與準備邁入下一步的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