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回顧之創造並延續好的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度三大關鍵字:德文、李老師、植牙。


  去年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倒吃甘蔗」。至少心境上是漸入佳境,前半年主要在博士資格考、植牙、上法院中度過。下半年則在水下文資判釋人員培訓、備課、上課中度過。


  身為博士生,去年共參加兩場研討會,發表兩篇論文(建築*1、哲學*1)較前年減少兩場。刊登之書報文章共9篇(建築師雜誌*1、台灣建築雜誌*1、現代營建雜誌*3、自由時報*1、聯合報*3)較前年增加1篇(退稿的所在多有)。另有一場受邀於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中國建築史》課程的演講,感謝藍志玟老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和同學們分享如何「活用建築史」。


  評論部分,去年共寫了55篇評論,因上半年準備博士班資格考,產量較少。另外,終於將過去的所有評論都移往「方格子」部落格。


  去年還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家族出國旅遊、第一次搭阿里山小火車&看日出、第一次上法院。這些都已在網上分享過,以下主要想分享我認為影響最大,或者說今年仍會想持續延續的經驗。


  第一,學德文。去年最大的收穫就是下定決心學德文(碩士時修過一學期),並且養成學德文的興趣與習慣(從去年七月起延續至今)。去年在與學生閒聊的過程中,第一次聽到將「學外語」作為興趣,當時已在學德文的我還不太能理解,將「學外語」是什麼感覺。如今,拜科技所賜,漸漸地感受到「學外語」的樂趣。


  在AI火速發展的今天,正是學外語最好的時刻,對於學習者而言,能夠不出國、透過網路聽國外的Podcast、廣播,看有趣的YT、影劇等,再便利不過了(冷知識:目前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約有7,000種語言,若每周學一種語言,需要134年)。


  學德文之於我,並不只是為了滿足博士班第二外語的資格,更在於透過不同語言開啟另一扇看世界的眼睛,學著用不同的語言(文化)思考。更藉此結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是AI所無法取代的。


  第二,擔任高中兼任老師,教授「活用建築哲學」。昨天剛上完這學季(學校一年分四學季)最後一堂課,讓學生們進行辯論,題目是「愛情和麵包何者較重要?」雖然同學大都照著AI給的答案念,還是希望同學們能透過辯論學會說與聆聽;學習歸納並複誦他人的意見,試著站在不同立場思考,達到溝「通」、相互理解的結果。


  雖然不知道同學到底吸收了多少,但希望如同美國哲學家杜威對教育的看法——「教育即經驗」。教育即「成長」的經驗;藉由教育讓舊經驗(好的、成長的經驗)能夠延續並創造新經驗。所謂教學相長,在備課與上課的過程中,我也獲益良多,除了對建築哲學有新的認識,更在於將哲學的方法、經驗分享給同學。


  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教育哲學」時,在討論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差異、優缺點時(敝校是體制外實驗學校),反應異常熱絡,或許跟每位同學或多或少都有此兩種教育經驗有關。那堂課最後只停在一張投影片上,就是「何謂教育?」算是擔任「助產士」(讓同學透過自我思辨產生知識)最成功的範例。


  第三,植牙,或者說是惜物的經驗。去年上半年上排右側的「第一大臼齒」斷裂,在徵詢兩位專業牙醫的建議後,決定撐到會痛後再去拔。最感動的是,聽到老醫師說,那顆大學時補的大臼齒,當時的醫生很努力保留下來,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生都會選擇拔掉。我想修牙齒就像修古蹟一樣,還是舊的、原件的好,且彼此是有對稱關係的,左邊拔掉會影響到右邊相對位置的牙齒。目前植牙的療程已完成兩次補骨手術,並植入植體(人工牙根),期待年後順利完成(約一年)。


  除了送走舊大臼齒,去年還送走戴了六年的眼鏡(2018~2024)。一開始跟店員說可否只換鏡架不換鏡片,結果店員大吃一驚,說鏡片每兩年就該換一次(多賺了兩副眼鏡,每天以洗碗精清潔的效果)。去年完全沒買新衣服,原本想用捐血點數換高中用到現在的刮鬍刀,也因為還堪用而作罷。


  今年開始,旅宿業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去年去阿里山住宿,網站上寫不提供,結果還是補好補滿),每當丟垃圾時,都會想到,垃圾若非以焚燒而是以掩埋的方式處理,它在地球上的生命將超越我的有生之年。雖然眼不見為淨,但仍存在地球的某處,源頭還是需從減塑及回收做起。


  最後,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而,或許伯樂(貴人)一直都在,只是沒有機會相遇。走出舒適圈,將自己拋入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才有可能接觸到伯樂。去年最喜歡、或者說最有動力的,莫過於上水下文資課或德文課時,一併尋找附近的美食,及認識新同學。


  在龍尾的此時,對於屬龍的我,雖然不知道下一次龍年時會拋向何處,但只要夫妻同心,就沒有過不了的難關。希望十二年後,即將邁入「瓷婚」的我們,仍持續創造彼此分享的新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1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4/11/05
  本書作者為網路作家、恐怖小說作家兼YouTuber的神秘蒙面作家雨穴。會得知此書是因為今年去日本逛書店時,看到排行榜前兩名的小說分別是《詭屋》(変な家)和《詭屋2》(変な家2),且第一集剛好有中譯本(沒想到圖書館超多人預約),及今年五月底亦在台上映了小說改編的電影《詭異之家》(The Flo
Thumbnail
2024/11/05
  本書作者為網路作家、恐怖小說作家兼YouTuber的神秘蒙面作家雨穴。會得知此書是因為今年去日本逛書店時,看到排行榜前兩名的小說分別是《詭屋》(変な家)和《詭屋2》(変な家2),且第一集剛好有中譯本(沒想到圖書館超多人預約),及今年五月底亦在台上映了小說改編的電影《詭異之家》(The Fl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忽略了時間的無情。蕭煌奇的《送予你的歌》讓我回想起求學時期,為了準備考試長達半年未曾回家,也讓我憶起那通沒講完的電話。這首歌不只勾起遊子的思念,更提醒我們,家人真正渴望的不是我們的成就,而是我們的陪伴。再忙,也別忘了他們。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忽略了時間的無情。蕭煌奇的《送予你的歌》讓我回想起求學時期,為了準備考試長達半年未曾回家,也讓我憶起那通沒講完的電話。這首歌不只勾起遊子的思念,更提醒我們,家人真正渴望的不是我們的成就,而是我們的陪伴。再忙,也別忘了他們。
Thumbnail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聽到「王宏恩」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是一片皎然的月光? 風編第一次聽到〈月光〉是在高中(應該沒有暴露年齡吧),正是跨區念書拚指考的日子。念書念到煩躁的時候,我就從圖書館跑出來,到學校操場抬頭看月亮數星星,一個晚上就過了。 月亮它總是掛在那裡,恆久不變。當我聽著宏恩創作的〈月光〉....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聽到「王宏恩」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否也是一片皎然的月光? 風編第一次聽到〈月光〉是在高中(應該沒有暴露年齡吧),正是跨區念書拚指考的日子。念書念到煩躁的時候,我就從圖書館跑出來,到學校操場抬頭看月亮數星星,一個晚上就過了。 月亮它總是掛在那裡,恆久不變。當我聽著宏恩創作的〈月光〉....
Thumbnail
夜深了,我在心裡默默為大家唱一首我大學時代最喜歡的一首詩歌: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花香長漫。
Thumbnail
夜深了,我在心裡默默為大家唱一首我大學時代最喜歡的一首詩歌: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花香長漫。
Thumbnail
初秋的寒意,早已透進中秋,時序悄悄地換妝,豔陽仍挾著仲夏的後燄,送走最後一聲蟬鳴。 忙碌的你,是否就在週末的下班路上,開始放鬆? 中秋的連假,還是忙著採購、忙著趕路回家、忙著到處送禮?忙得忘了自己,重複地、週期性地度過這樣的日子? 突然,綠燈亮了,我也得跟著前行,繼續每個人故事的下一個橋段。
Thumbnail
初秋的寒意,早已透進中秋,時序悄悄地換妝,豔陽仍挾著仲夏的後燄,送走最後一聲蟬鳴。 忙碌的你,是否就在週末的下班路上,開始放鬆? 中秋的連假,還是忙著採購、忙著趕路回家、忙著到處送禮?忙得忘了自己,重複地、週期性地度過這樣的日子? 突然,綠燈亮了,我也得跟著前行,繼續每個人故事的下一個橋段。
Thumbnail
時針在手腕盤旋 人們不醉不歸 這是最好的時間 讓你飛 我的心有一個鬼 出沒我的狼狽 他說 狂歡的人 不怕天黑 她的妝那麼美 你形容得像黃昏的漸變 我能夠體會 你一如地晚歸
Thumbnail
時針在手腕盤旋 人們不醉不歸 這是最好的時間 讓你飛 我的心有一個鬼 出沒我的狼狽 他說 狂歡的人 不怕天黑 她的妝那麼美 你形容得像黃昏的漸變 我能夠體會 你一如地晚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