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度三大關鍵字:德文、李老師、植牙。
去年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倒吃甘蔗」。至少心境上是漸入佳境,前半年主要在博士資格考、植牙、上法院中度過。下半年則在水下文資判釋人員培訓、備課、上課中度過。
身為博士生,去年共參加兩場研討會,發表兩篇論文(建築*1、哲學*1)較前年減少兩場。刊登之書報文章共9篇(建築師雜誌*1、台灣建築雜誌*1、現代營建雜誌*3、自由時報*1、聯合報*3)較前年增加1篇(退稿的所在多有)。另有一場受邀於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中國建築史》課程的演講,感謝藍志玟老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和同學們分享如何「活用建築史」。
評論部分,去年共寫了55篇評論,因上半年準備博士班資格考,產量較少。另外,終於將過去的所有評論都移往「方格子」部落格。
去年還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家族出國旅遊、第一次搭阿里山小火車&看日出、第一次上法院。這些都已在網上分享過,以下主要想分享我認為影響最大,或者說今年仍會想持續延續的經驗。
第一,學德文。去年最大的收穫就是下定決心學德文(碩士時修過一學期),並且養成學德文的興趣與習慣(從去年七月起延續至今)。去年在與學生閒聊的過程中,第一次聽到將「學外語」作為興趣,當時已在學德文的我還不太能理解,將「學外語」是什麼感覺。如今,拜科技所賜,漸漸地感受到「學外語」的樂趣。
在AI火速發展的今天,正是學外語最好的時刻,對於學習者而言,能夠不出國、透過網路聽國外的Podcast、廣播,看有趣的YT、影劇等,再便利不過了(冷知識:目前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約有7,000種語言,若每周學一種語言,需要134年)。
學德文之於我,並不只是為了滿足博士班第二外語的資格,更在於透過不同語言開啟另一扇看世界的眼睛,學著用不同的語言(文化)思考。更藉此結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是AI所無法取代的。
第二,擔任高中兼任老師,教授「活用建築哲學」。昨天剛上完這學季(學校一年分四學季)最後一堂課,讓學生們進行辯論,題目是「愛情和麵包何者較重要?」雖然同學大都照著AI給的答案念,還是希望同學們能透過辯論學會說與聆聽;學習歸納並複誦他人的意見,試著站在不同立場思考,達到溝「通」、相互理解的結果。
雖然不知道同學到底吸收了多少,但希望如同美國哲學家杜威對教育的看法——「教育即經驗」。教育即「成長」的經驗;藉由教育讓舊經驗(好的、成長的經驗)能夠延續並創造新經驗。所謂教學相長,在備課與上課的過程中,我也獲益良多,除了對建築哲學有新的認識,更在於將哲學的方法、經驗分享給同學。
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教育哲學」時,在討論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差異、優缺點時(敝校是體制外實驗學校),反應異常熱絡,或許跟每位同學或多或少都有此兩種教育經驗有關。那堂課最後只停在一張投影片上,就是「何謂教育?」算是擔任「助產士」(讓同學透過自我思辨產生知識)最成功的範例。
第三,植牙,或者說是惜物的經驗。去年上半年上排右側的「第一大臼齒」斷裂,在徵詢兩位專業牙醫的建議後,決定撐到會痛後再去拔。最感動的是,聽到老醫師說,那顆大學時補的大臼齒,當時的醫生很努力保留下來,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生都會選擇拔掉。我想修牙齒就像修古蹟一樣,還是舊的、原件的好,且彼此是有對稱關係的,左邊拔掉會影響到右邊相對位置的牙齒。目前植牙的療程已完成兩次補骨手術,並植入植體(人工牙根),期待年後順利完成(約一年)。
除了送走舊大臼齒,去年還送走戴了六年的眼鏡(2018~2024)。一開始跟店員說可否只換鏡架不換鏡片,結果店員大吃一驚,說鏡片每兩年就該換一次(多賺了兩副眼鏡,每天以洗碗精清潔的效果)。去年完全沒買新衣服,原本想用捐血點數換高中用到現在的刮鬍刀,也因為還堪用而作罷。
今年開始,旅宿業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去年去阿里山住宿,網站上寫不提供,結果還是補好補滿),每當丟垃圾時,都會想到,垃圾若非以焚燒而是以掩埋的方式處理,它在地球上的生命將超越我的有生之年。雖然眼不見為淨,但仍存在地球的某處,源頭還是需從減塑及回收做起。
最後,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而,或許伯樂(貴人)一直都在,只是沒有機會相遇。走出舒適圈,將自己拋入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才有可能接觸到伯樂。去年最喜歡、或者說最有動力的,莫過於上水下文資課或德文課時,一併尋找附近的美食,及認識新同學。
在龍尾的此時,對於屬龍的我,雖然不知道下一次龍年時會拋向何處,但只要夫妻同心,就沒有過不了的難關。希望十二年後,即將邁入「瓷婚」的我們,仍持續創造彼此分享的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