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餓死黃鳥很心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代戲劇

現代戲劇



1. 「現代戲劇」指19世紀至20世紀初出現的戲劇形式,如寫實主義戲劇,代表人物:易卜生、契訶夫,詳《世界戲劇藝術的欣賞─世界戲劇史》(戲劇系教科書)。


2. 餓死黃鳥的故事取自1950年代出版的《茶館》,後來影響了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3. 西方現代戲劇傳至東方,影響了中國戲曲,由古典的詩化唱腔,發展出以日常白話語言的「話劇」(又稱舞台劇)。


4. 語言是音樂性,語言=旋律(Do-Re-Mi)+節奏(快慢)。


5.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一種系統性訓練演員、導戲的方式,由俄羅斯劇作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


6. 腳本≠劇本,劇本是種文學樣式,具有思想與原創。


7. 排演前的「讀劇」,分為「冷讀」與「暖讀」;「冷讀」為第一次讀,「暖讀」為冷讀後(過一段時間)加入詮釋的讀,依著導演(藝術總監、戲劇顧問)所預備詮釋的方向讀。


8. 台灣在高中畢業以前是「戲劇劇本文盲」,乃至大學階段,都少有「讀劇」課程。


9. 諾貝爾文學獎只頒給劇作家或以劇本表現的文學家,如:劇作家高行健、以劇本表現的莫言。


10. 演一場120分鐘的戲,背後需排戲120小時;排戲一次3小時,一天約需排2場(6小時),120小時便需排20天,一周若工作5天,共需4周,這還不包含排戲前的讀劇。


  今天最令我震驚的是,沒想到沙特跟卡謬這兩位諾貝爾文學獎也都寫過劇本;沙特寫了《無路可出》卡謬寫了《卡里古拉》。果然印證了馮翊綱老師說的諾貝爾獎只頒給「劇作家或以劇本表現的文學家」。我想重要的是想表達的「思想」,至於是以哲學、文學或戲劇的型態表現,如:存在主義哲學、存在主義文學、存在主義戲劇,差別在於我們從何種角度詮釋與理解,因為背後的「思想」(根)是同一的。

2022/7/14

6會員
527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專案經理PM第四講:看板方法如何套用在團隊管理上我相信許多主管在面對維運部門的挑戰時,都可能遇到提升工作效率和加強團隊氛圍的需求。維運團隊通常面臨著大量的重複性工作,而團隊成員則負責不同的平台或系統,使得彼此的工作相對獨立。由於維運作業經常面臨突發狀況,難以精確預測未來的工作量,這可能導致排擠原先預定的工作計畫。在過去的經驗中,我協助維運團隊提升
Thumbnail
avatar
Sophia Hsiao
2023-11-17
《台灣人的條件》第四講:論中國因素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avatar
陳智豪
2023-08-01
活動預告|2022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第四場本年度前兩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在評審嘉賓蕭宇翔、楊智傑、小令的精采講評後,第四場將於9月24日(六)下午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兼擅創作與研究的詩人李蘋芬,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Thumbnail
avatar
林宇軒
2022-09-02
追求現實感的歷史學第四講:歷史與社會一部歷史作品對一個社會來說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Thumbnail
avatar
陳智豪
2022-07-12
文化理性批判第四講:文化與個人人類個體對自身以及外在世界的認識都無法跳過以文化符號為基礎的知識架構,試想一個人之所以要認識自己以及外在世界,不就是為了要和包裹著他的一切未知進行「互動」,兒互動本身便充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行為,為著些選擇行為賦予意義,也就是個人將自己投入文化之中的第一步。
Thumbnail
avatar
陳智豪
2022-03-30
但以理書第四講:驕兵必敗這件事讓我們知道,無人能在神面前驕傲,驕傲的人必然會失敗!這件事亦再次告訴我們知道,神的能力很大,讓我們得到安慰!試想,若果你是當時的猶太人,看見高高在上的君王突然變仍成野獸,應該有一種罪有應得的感覺,亦有一種被安慰的感覺。這件事亦告訴我們知道,神的審判必定會來,無人可以幸免。
Thumbnail
avatar
Chris Chu
2022-01-29
當代哲學的基礎問題第四講:知識與世界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Thumbnail
avatar
陳智豪
2022-01-06
近代東亞史第四講:冷戰地緣政治的形成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陳智豪
2021-08-09
歌羅西書第四講:新的關係在保羅的時代,人際關係基本上有三種:夫妻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主人和奴隸的關係。這些關係都因為主耶穌而得到更新,而我們更有一段新的關係:信耶穌和不信的。
Thumbnail
avatar
Chris Chu
2021-02-14
禮義廉恥十講之第四講 - 外部壓力與內部衝突人類除了折磨別人,也很會折磨自己......
Thumbnail
avatar
史蒂文森.郭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