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會師之單攻武陵二秀─池有桃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時間:登山計14小(2:00~16:00,含會師1小),武陵農場小木屋計3天2夜


●路程:約17k,2:00武陵橋--1°10’→3:10池有登山口--1°40’→4:50日出--1°45’→6:45三叉營地--45’→7:30池有名樹--40’→8:10池有山(3303M)--3°5’→11:15桃山山屋—25’→11:40桃山(3325M)--1°05’→12:45下山--1°10’→13:55停機坪--1°55’→15:50桃山登山口--10’→16:00武陵橋


●費用:保險142+臂章100+BBQ(第二天晚餐)500+便當(第一天晚餐+第三天早餐)300+小木屋兩晚1,250+入園費130(軍公教)+租睡袋兩晚200=2,622元


  爬山前一天,從宜蘭沿著北橫開往中橫的武陵農場,瞬間喚起了13年前升大三暑假(2009)的回憶;那年打工到8月中,月底獨自一人單車環半島(淡水─高雄),某天的路線正是從宜蘭頭城至武陵農場。當時年輕氣盛,從南山部落至思源埡(ㄧㄚˋ)口一路上坡的10K,四周一片霧茫茫,即便天快黑了,汽車經過問龜速的我要不要上車,我也是逞強、自以為帥氣的拒絕(現在肯定秒答應)。還好一過思源埡口,苦盡甘來;霧散了,至武陵農場的11K轉為一路下坡,然而,本以為到武陵農場已是最後路程,沒想到進收費站後至武陵山莊還有6K。就算騎到快睡著,也硬著頭皮撐下去(好在農場內路滿平緩的),猶記當晚吃到第一口熱騰騰的晚餐時,眼眶止不住的泛淚。現在回想,總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此次的桃山會師,竟也同樣有累到快睡著的感受。


  很久沒有這麼早起爬山了(上次夜爬應該是玉山單攻),1點起床準備;說「起床」其實不太對,因為同寢的4人都沒睡好……(軟墊2.4*2.4M塞4個男生)。吃完早餐背著光液體就5公斤的背包(水4.4升+運動飲料0.5升+瓦斯0.23克),2點準時從「武陵橋」出發。下次背包重量可以減一半,除了水可以少帶一點之外,這次很多行動糧、甚至午餐都沒吃(原本帶麵包和洋芋片準備桃山吃,結果山頂爆曬、爆熱沒什麼胃口,只簡單吃了早餐剩的麵包)。本次會師「黃線」共12人,由小弟擔任嚮導(被領隊指定);除了同寢的隊友曾一起行前訓外(筆架山、北插天山),其他學長姐都是第一次見面。最令我佩服的是,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到年齡留下的痕跡,已逾耳順之年,體力、耐力仍不輸年輕人。


  摸黑從「武陵橋」至「池有山登山口」的3.5K,僅花了1小時10分,緊接著便是上升1400M至「池有山」。好在上升的時候天黑黑的,沒什麼空間感,視線全集中在頭燈可視之處,走起來像半夢半醒;雖然很喘,但因為身為嚮導要專心探路,身體也就不感覺那麼累了(有走錯幾次,中間有幾段還跟在另一團後頭走,省了探路的力氣)。4:50日出,伴隨陽光映入眼簾的是遠方的雪山圈谷與南湖大山,此時才看清四周巍峨的山林。  


池有名樹

池有名樹

池有山遠眺大小霸稜線

池有山遠眺大小霸稜線


  至池有山前的「三叉營地」最後0.5K開始感覺快喘不過氣、累到快睡著。然而,本次的大魔王不是直上1400M,而是從「三叉營地」到「桃山」的2.3K。此時,已登頂「池有山」,且從2點走到現在已走了6.5小時,體力早已透盡(準備的兩份能量果凍和能量棒已嗑完)。「池有山」至「桃山」還要先下切再上升;難下(幾段要攀繩)又難上(最後走走停停,只聽得見自己的喘氣與心跳聲),宛如思源埡口前騎著單車的自己。  


  本隊12人,因為有的走得快,有得走得慢,開始沒多久就分為前7人及後5人兩小隊,而前7人在日出後又有幾個速度特快的(快到多「跑」去撿品田山、或下山只花2小時),就又分為4人與3人兩小小隊,黃線遂成為前(4人)、中(3人)、後(5人)三隊。理想上還是會希望同線的走在一起,最後一起會師。然而,考量池有山、桃山的路線算明確,且各自的體力大不相同,就讓大家依自己的狀況爬(有得喜歡邊走邊拍照、有得喜歡慢慢走),只要最後在約定的地點會合即可(池有山、桃山),至於會師後的下山,就各自鳥獸散了。


  第一次參加會師,好天氣幫了很大的忙,山上的展望奇好無比,在池有山上遠眺南湖大山、雪山、品田山、大小霸、桃山,一覽無遺。原本看氣象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降雨機率60%,好在會師時天氣特好,下午5點左右才開始下雨,且下了一小就停了,沒影響到晚上的BBQ。會師時,有準備升大二的學弟、有學長姐還帶著小朋友(像被騙到山上邊走邊哭)。雖然多數的學長姐都不認識,但在桃山上,一起等待會師、一起拍照,讓人有機會重溫、延續大學時登大山的美好,我想這就是會師的意義所在。


raw-image
raw-image
桃山頂

桃山頂


  最後,我們常說「撿」山頭,到底「撿」了什麼?山永遠都在,撿得不是山,而是透過雙腳,踩在山上的感受及下山後回首來時路的回憶。「撿走回憶,不留下痕跡」正是「回憶」燃起我們不斷想登山的欲望,即便每次走到「懷疑人生」(現在雙腳大拇趾還麻麻的),下山回到充滿「秩序」的都市,還是會想再走進山林,重溫、擁抱都市所沒有的「自由」;自由的行走、自由的空氣、自由的融入環境,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再到「見山還是山」的自由,從既定的網絡拋擲到另一個世界的自由。  


  上次爬大山已是8年前剛退伍爬得「奇萊主北」,體力早已大不如前(當兵時應該是人生巔峰,跑了初馬)。今年正逢淡江登山社60周年,感謝學長姐籌辦本次會師,最早知道此活動是4月中時,短短4個月,讓大家有機會在山中相聚,可見淡江登山社的行動力與凝聚力,期待下一次的會師。


無線列車之無限Z字形下坡

無線列車之無限Z字形下坡

raw-image

2022/8/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3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豐富人生,精彩片段,由自己創造
Thumbnail
豐富人生,精彩片段,由自己創造
Thumbnail
爬升 1,664 M單程10.3KM 🛤️D1 武陵山莊 ▸新達山屋 品田山 海拔3,303M,百岳22,武陵四秀之首,台灣百岳「十峻」之一 遠觀品田山的山形像「品」和「田」兩字的堆疊。 池有山 海拔3,303M,百岳52,「六易」之一,因山嶺西部草原有新達池、亞美池與品田池等數座高山池塘,故名
Thumbnail
爬升 1,664 M單程10.3KM 🛤️D1 武陵山莊 ▸新達山屋 品田山 海拔3,303M,百岳22,武陵四秀之首,台灣百岳「十峻」之一 遠觀品田山的山形像「品」和「田」兩字的堆疊。 池有山 海拔3,303M,百岳52,「六易」之一,因山嶺西部草原有新達池、亞美池與品田池等數座高山池塘,故名
Thumbnail
這一露的營地位在上一露武嵐的下方😆又開了一次陡峭的山路😅這個山頭我們又多集了一個營地(目前三個🤣伊夕尚、武嵐、古道秘境)
Thumbnail
這一露的營地位在上一露武嵐的下方😆又開了一次陡峭的山路😅這個山頭我們又多集了一個營地(目前三個🤣伊夕尚、武嵐、古道秘境)
Thumbnail
武陵四秀為桃山、喀拉業山、池有山、品田山,登山口皆位於武陵農場內。四秀全走通常安排三天兩夜;單走兩秀(桃喀或池品)安排兩天一夜 更甚之,亦有山友以一日單攻形式完成四秀或兩秀
Thumbnail
武陵四秀為桃山、喀拉業山、池有山、品田山,登山口皆位於武陵農場內。四秀全走通常安排三天兩夜;單走兩秀(桃喀或池品)安排兩天一夜 更甚之,亦有山友以一日單攻形式完成四秀或兩秀
Thumbnail
●時間:登山計14小(2:00~16:00,含會師1小),武陵農場小木屋計3天2夜 ●路程:約17k,2:00武陵橋--1°10’→3:10池有登山口--1°40’→4:50日出--1°45’→6:45三叉營地--45’→7:30池有名樹--40’→8:10池有山(3303M)--3°
Thumbnail
●時間:登山計14小(2:00~16:00,含會師1小),武陵農場小木屋計3天2夜 ●路程:約17k,2:00武陵橋--1°10’→3:10池有登山口--1°40’→4:50日出--1°45’→6:45三叉營地--45’→7:30池有名樹--40’→8:10池有山(3303M)--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