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森的作品的確很溫柔、也很輕盈,輕盈到,覺得這樣的美好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消逝。我覺得這正是芸森的作品的魅力所在。
海上之島、連結
於是我不禁這樣想,原來人們口中常說的「永遠」、「恆常」,其實不是真實,而是一種對於美好的強烈渴望與思念。
展覽中有許多鳥的意象。例如《海上之島》與《連結》兩幅畫都有鳥,畫得是如此輕盈,彷彿隨時都會飛走似的。尤其《海上之島》,除了鳥外,海、雲、彩虹、光點,全都是變動的元素。但這些變動的元素,卻襯托著主題的海島,或在地底下相互連結的樹木。我們一方面從轉瞬即逝的鳥與海景感受到時間的夢幻泡影,另一方面卻又從島與樹感受到某種深沉與堅韌的情感。
美是易逝的,但能從這些短暫、易逝的筆觸,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堅毅的情感與企盼,我想這就有了詩的特質了。
星雨
靈魂之窗
成為風景的你
展覽中也有許多陶藝作品。
這些陶藝作品,有許多鳥、或動物從身體內在竄出的意象。此外,也很多身體與與雲朵、星星相融的畫面。
我覺得這之中必定有許多寓意與情感。但芸森把這些厚重的情緒都用輕盈的方式表現出來了。陶偶人物的表情那麼細緻與輕柔,像是浮光掠影。於是私人的情緒、想望都像有了時間的浸盈,而顯得更加纖弱而珍貴。
舉重若輕的手法,讓這些作品有時間感,讓我更想好好的對這些作品多看一眼。
展覽一景 @田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