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代建築演繹: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的設計思考》談建築的典範轉移

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又如何重新定位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本書嘗試疏理科技如何影響當代建築演化的創新觀點和知識體系,探究科技文化與自然觀點交織與辯證的時代演繹,企圖歸納與匯聚一個可以作為未來建築與環境發展的設計論述,作為當代建築師探究時代精神的思想參照。」本書試圖釐清何謂當代建築的典範;即建築作為人與自然的中介,隨著數位化、參數化、AI化的發展,是否改變前典範對建築的思考,而有新典範的可能。然而,何謂建築典範?


  「機械社會以『移動文化』為典範的時代精神」、「如何重新定義與建構建築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與生態之間的流動網絡的新內涵與新秩序,從而趨近這個信息時代的空間精神與建築典範,成為當代建築歷史發展的必然提問」、「建築從生產轉向生態的典範移轉」、「當代建築的結構工程實務從『類型學』轉換到『拓墣學』典範,趨近無窮盡的多樣自然型態設計風格...提供了關鍵且系統化的思想本體論和工具方法論」、「當代建築設計的核心已經轉向『形式追隨(能量)演效』的新典範」「『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典範,轉變為主動以『形式調節能量』為設計典範的系統與秩序」


  由此可知,本書至少區分了五種建築不同面向的典範,一種為工業革命後受藝術立體主義表現法影響的現代建築移動文化典範;一種為信息、資訊時代的空間精神與建築典範;一種為因氣候變遷發展適應性與韌性之永續環境的生態典範;一種為結構設計的拓樸學典範;一種為永續環境下保持高效能能量轉換平衡與適應性的形隨能量典範。然而,建築典範及其發展是否符合孔恩(Thomas Kuhn, 1922—1996)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的「科學典範」及「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孔恩認為,科學典範的發展為:前典範時期→確立典範時期→常態科學時期→科學革命→前典範時期...以此循環發展;即從前典範時期:原先科學的典範出現了一些異常現象、危機等無法以現有典範解釋、消納的部分,並使得現存典範很少成為科學家創建新理論之動機或出發點,其細節必須待典範理論更為精煉之後才能了解;確立典範時期:新典範留有許多問題,成為科學家研究解決的對象,並且成為科學團體共同的典範,使此門科學研究趨於專業化;常態科學時期:基於「科學社群知道這個世界像什麼樣子,而且絕不會錯」這一假設成立並在其基礎上進行科學研究;科學革命:查覺到異常現象,並分辨、了解異常現象,最後發生典範所規定的範疇與程序的變遷,產生下一個前典範時期。而典範與典範間的關係為,不具累積性的、非線性的、不可共量性的(不可比較),因為典範與典範之間的基礎不同、理論與理論的假設(假說)不同。


  建築典範不同於科學典範,除建築「未有大一統的解釋」外,如:後現代建築出現,現代建築並未消失;信息空間的出現,非信息(無網路)空間並未消失;生態導向建築出現,生產導向的建築並未消失;拓墣學的建築出現,類型學的建築並未消失;能量平衡的建築出現,耗能的建築並未消失。更在於建築「沒有理論」,或者說沒有如同科學般嚴謹的理論。科學理論為提出假說→設計實驗→觀察現象→歸納結果,若實驗結果與假說不符,再回頭修正假說,重複實驗過程,直到假說與實驗結果相符。然而,建築理論不管是由建築師、建築評論家、理論家或建築史學家提出,皆是先有建築才有理論。且建築理論並未有假說及實驗的過程,更無法重複驗證(世上沒有兩棟一模一樣的建築,包含其中的人與自然)。故建築理論並非科學理論,而是藉由理性論證而讓人理解的理論。然而,建築理論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建築圈常以「某某主義」、「某某風格」、「某某建築」談論、設計建築,背後反映的正是某種建築理論與價值。如:現代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代謝派建築、有機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折衷主義建築。差別在於,理論間側重的點各不相同,如:著重比例對稱、著重裝飾線條、著重環境永續的關係、著重自由平面立面、著重堅固實用美觀、著重斷裂傾斜的形式。然而,建築理論不僅反映當時人們如何看待建築,更在於如何思考建築;即建築理論的本質在「思考」而非「建築」。如:因為混凝土材料的發明,而有了思考建築更流動性和透明度的可能;或因為科技發展的參數化、數位化、人工智慧化,而有了思考其與建築、自然與人的關係。


  思考、理性思考,試圖找出最基礎與最究極答案的便是「哲學」。哲學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作為思考典範的哲學,是否影響建築典範?德國當代哲學家許內德巴赫(Herbert Schnädelbach, 1936- )提出西方哲學的三個典範;從古希臘哲學的本體論哲學(形上學),轉移至笛卡兒的意識哲學,再轉移至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本體論哲學典範時期:試圖提出認識自然、解釋萬物的普遍法則,如:柏拉圖認為先有超感官經驗的「理型」才有經驗、認識事物的可能。亞里斯多德則認為不需理型,透過感官經驗即可認識事物;意識哲學典範時期:本體論哲學預設事物存在並且可被認識,意識哲學則從懷疑論開始,確立知識的有效性,如: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真理不再訴諸上帝的啟示,而是透過自我思辨及論證,確立主體哲學、意識哲學;語言哲學典範時期:從「我可以知道什麼?」轉向「我可以理解什麼?」哲學從理論轉向活動、從探討知識的可能性條件轉向探討構成知識的語句是否有意義的問題,如:維根斯坦認為語言是思想的媒介及外在表達;將釐清思想,等同於釐清語言。然而,何謂本體論建築學?意識建築學?及語言建築學?


  本體論建築學;即建築的形上學、宇宙論。建築作為體現自然的一部分,與身體類比、與宇宙和諧合一,如:埃及金字塔、羅馬萬神殿、雅典衛城。並由工匠負責興建,各類建築有固定的形式及材料,具有一致性與連貫性,如:結構與形式合一、形隨機能。


  意識建築學;即從以「神」(宇宙)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現代性、工業革命後,讓建築可透過「理性」具有的普遍性,不需預設一個「超越者」作為建築判斷依據。建築不再追求一致性與連貫性,而是因著不同的建築師,及工業化、新材料的發明(鋼構、混凝土),產生不同的概念、風格、類型、理論,如:形式與結構脫離、機能隨形、柯比意的「居住機器論」、萊特與黑林的「有機建築論」。


  語言建築學;即從建築的可能性條件(理論)轉向建築的意義(實踐)。如:本書以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歸納其所預見的五個「後工業科技時代的文學價值與特性」:分別為輕、跨、準、顯、繁,類比於當代數位化下建築語言的敘事特徵。先不論類比是否恰當(AI語法是否具可翻譯性),建築與語言的關係在於,兩者同樣具「能指」(形象)與「所指」(概念)的結構,並承載著思想,透過思考賦予意義。


  哲學的典範與典範之間,並非不可共量的,而是環環相扣的;當代哲學圈依然在研究本體論哲學、意識哲學或語言哲學。典範的發展開闊了思想的深度與界限,透過持續與新舊典範的對話,提供思考人類面對當代問題的可能解答。同理,建築的典範作為思考建築的理論,典範間的關係亦是環環相扣的;其本質不在於是否符合堅固、實用、美觀,而是物質表象底下的「思考」。回到本書試圖釐清的當代建築的典範,即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AI)是否有產生新的建築思考?是否有提供思考人類面對當代建築問題的可能解答?


  「1920年代之後的生產模矩化、電腦輔助設計cad、參數式設計到人工智慧的相繼出現,使建築發展從工藝到工業化、再從大量生產到大量客製化。」


  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AI),對比過去的設計的工具,具有以下特性:1. 系統整合性:利用快速、即時、多工的計算能力,解決了複雜系統間整合的問題,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2. 能量效率性:透過資訊視覺化、數據化,將看不見的氣候現象和能量狀態被看見,讓傳統風水科學化;藉由數位化調控更多環境因子,設計更節能減碳與舒適的建築,如:將每個功能空間依據使用強度找出不同的溫度需求,透過「基因演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生成不同建築元素(開口、遮陽、樓板、隔間等),找出最舒適與空調低能耗的設計形式;3. 空間影像性:無所不在行動智慧裝置,削弱了空間與影像的界線;即只要打開網路,任何地點都可以是開會的會議室、看戲劇的客廳、聊天的臥室、或學習食譜的廚房。空間與空間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都成了逐手機、網路而居移動的「遊牧場域空間」(nomad space)。然而,當代數位化、人工智慧化有改變對建築的思考嗎?


  賽西爾・包曼(Cecil Balmaond, 1943-)批評當今諸多以數位方法來創造形式的建築:「許多所謂自由形體的設計方案,其實被結構牢牢地禁錮著。其形式的“自由”只停留在繪製出的形狀上,其輪廓不存在任何意義,...只將力氣花在製造自由形體,而忘記其內在的意義。」


  本書亦提到:「科技致使今日的建築師能夠通過參數化更精準地掌握物質、形式與能量流動的理性效能關係,但是否也剝奪了人類社會精神與物質、空間與自然之間直觀而賦想像的感性連結?而招致建築終將脫離社會性功能的本質。」


  當我們理解建築典範間的關係,便可清楚知道,數位化、人工智慧化建築,並不會真的取代傳統建築,如:網路新聞並未取代報紙、手機並未取代相機、AR與VR並未取代真實、電繪並未取代手繪、數位模型並未取代實體模型。或許數位化、人工智慧化會逐漸成為建築思考與生產的主流。然而,並不會取代人類的原因在於,仍需要由人的「思考」篩選數據比重、造型、及詮釋,且並非所有自然、人皆可被數據化,及數據化僅依循過去的數據與模式,難以根本上的進化。人依然會追求建築中不可量化、數據化的情感與意義,不只是因為人是追尋意義的動物,更在於人會持續思考建築。


  綜上,雖然目前,數位化、人工智慧化建築,尚未對空間生產之概念、設計、營造到使用造成結構性的改變,且在規模、成本和耐久性等方面尚不適用於日常住宅建造。然而,如同本書所言:「從設計創新與建築本質的角度來看,現在處於前AI初期。」數位化、人工智慧化建築思考的發展,同樣是先有建築才有理論,且是非線性的發展;即新與舊、過去與當代仍不斷在辯證。待更多數位化、人工智慧化建築的出現與思考,才有建築典範轉移的可能。

2023/8/9

avatar-img
46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1. 《政府採購法》1998年施行,其原型為「政府採購協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簡稱GPA)。 2. GPA係規範政府採購權利義務之國際框架,目的係降低對國內產品及供應商的保護,減少對外國產品及供應商的歧視,增加透明度以及建立磋商、
1. 法的位階:憲法>法律(民法、政府採購法)>法規命令(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行政規則(契約範本)。 2. 契約是否可不依物價指數變動情形調整工程款?依據民法第227-2條規定之情勢變更,需「強制」物調,不管契約是否勾選。 3. 契約是否一定要以書面為之?口頭承諾亦為一種有效之
  結構是建築系的必修課程,更是公務員高考建築工程或建築師高考之必考科目。以筆者大學時的必選修為例,結構相關課程就有八學分,其中必修六學分為「應用力學」、「材料力學」與「結構學」、選修兩學分為「建築結構與造型」。有此可知結構之重要性,然而,以去年(111)的建築師高考為例,「建築結構」一科及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1. 《政府採購法》1998年施行,其原型為「政府採購協定」(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簡稱GPA)。 2. GPA係規範政府採購權利義務之國際框架,目的係降低對國內產品及供應商的保護,減少對外國產品及供應商的歧視,增加透明度以及建立磋商、
1. 法的位階:憲法>法律(民法、政府採購法)>法規命令(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行政規則(契約範本)。 2. 契約是否可不依物價指數變動情形調整工程款?依據民法第227-2條規定之情勢變更,需「強制」物調,不管契約是否勾選。 3. 契約是否一定要以書面為之?口頭承諾亦為一種有效之
  結構是建築系的必修課程,更是公務員高考建築工程或建築師高考之必考科目。以筆者大學時的必選修為例,結構相關課程就有八學分,其中必修六學分為「應用力學」、「材料力學」與「結構學」、選修兩學分為「建築結構與造型」。有此可知結構之重要性,然而,以去年(111)的建築師高考為例,「建築結構」一科及
  「建築史提供一種避免武斷的方式,不是在讀歷史書並從中找出最美的一部分,是試圖弄清楚不同元素之間的理性連接,哪些元素是形成連接的必要條件。原始的建築學,真實的建築學,原始小屋的建築學原理是骨骼,它的光線和裝飾都直接源於構造上的必要元素。」-Jacqueline Gargus   何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都說電影能反映時代景況,南韓社會長期存在的各種問題,諸如菁英主義、職場霸凌、階級對立、性別歧視等等,自然都被放入影像之中,成為創作者的呈述主題。本屆金馬影展選入四部與南韓相關的電影作品,分別是《陰影下的她》、《私密背叛》、《回到首爾》以及《花路阿朱媽》。四部電影分別從性別不平等/女性地位/職場霸凌/
Thumbnail
《生存家族》是 2017 年由矢口史靖編劇與導演的日本電影,描述主角一家人試著逃出因為不明原因喪失電力而形同廢墟的東京,在全然沒電的世界,人類會面臨哪些不方便與危機呢? 如果有一天你醒來,發現停電斷網了,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C羅和梅西被稱為當代足球的絕代雙驕,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問題不斷的被討論,從歷史定位的角度來看,這兩位現役的當代傳奇到底誰是最佳? 讓我們從數據上深度解析這從馬拉度納和貝利之後的最大難題! C羅 vs 梅西 -7個數據客觀分析 C羅 vs 梅西 -俱樂部進球數據 C羅 vs 梅西 -個人獎項
Thumbnail
  遙想以前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問題,基本上聽到的回答大概一次發文約3000~5000字左右,當然也有一萬多字的大長篇,那種滑鼠滾輪拉不到底的感覺真棒。   不過那個時候很流行網文,而且一次看都可以看很久,再加上專注力很夠(?),一整篇洋洋灑灑地看下來還意猶未盡,而且當時讀者多,所以聊天室以及作品互動
Thumbnail
​ 旅遊可以很多種方式,逛墓園是一種奇特方式,只要心存正氣逛墓園也能很坦蕩。有句話這樣說道: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人活在世間終究有死亡一天,你可曾想過你死後留存著甚麼,在人世間呢??能夠影響中華國近代史人物如隨曲水逐流、似風悵然並不多見到。有上海皇帝、當代春申君稱號杜月笙先生,在中華民國近代歷史中評價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中國的考試制度來自于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於隋代,成於唐代,而終於清代。至民國時代,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五權憲法,其中之一權為考試權,考試權成為當時國家選拔公務人員的主要辦法。考試權的本質,其實與科舉制度是相同的,只是美其名說,不論貧富貴賤,所有人都有權利,以考試辦法晉身於公務人員和國家體制行例……
Thumbnail
有關錢穆與當代新儒家的分歧,可以從<中庸新義>爭議和對《紅樓夢》的評價兩件事上窺見出。 概言之,錢穆「天資太高,個性太強,成見太深」,「常作直感地、片段地、望文生義的判定」,不論對《中庸》的解釋還是《紅樓夢》評價皆然。當代新儒家則傾向對文本作「分析性的關聯性的把握」,較能體貼原作者心意,作同情的理解
Thumbnail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Thumbnail
◎授課重點:總統大選剛落幕,趁孩子對於選舉還記憶猶新的時刻,帶領他們設計自己的政見,培養政治素養。在撰寫演講稿的同時,不得不顧及公眾利益,站在選民的角度思考,可訓練他們在寫作時由「作者本位」轉換為「讀者本位」,寫出令讀者共鳴的文字。 ◎適合對象:國小中年級、高年級 ◎附學生作品、空白選舉公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都說電影能反映時代景況,南韓社會長期存在的各種問題,諸如菁英主義、職場霸凌、階級對立、性別歧視等等,自然都被放入影像之中,成為創作者的呈述主題。本屆金馬影展選入四部與南韓相關的電影作品,分別是《陰影下的她》、《私密背叛》、《回到首爾》以及《花路阿朱媽》。四部電影分別從性別不平等/女性地位/職場霸凌/
Thumbnail
《生存家族》是 2017 年由矢口史靖編劇與導演的日本電影,描述主角一家人試著逃出因為不明原因喪失電力而形同廢墟的東京,在全然沒電的世界,人類會面臨哪些不方便與危機呢? 如果有一天你醒來,發現停電斷網了,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C羅和梅西被稱為當代足球的絕代雙驕,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問題不斷的被討論,從歷史定位的角度來看,這兩位現役的當代傳奇到底誰是最佳? 讓我們從數據上深度解析這從馬拉度納和貝利之後的最大難題! C羅 vs 梅西 -7個數據客觀分析 C羅 vs 梅西 -俱樂部進球數據 C羅 vs 梅西 -個人獎項
Thumbnail
  遙想以前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問題,基本上聽到的回答大概一次發文約3000~5000字左右,當然也有一萬多字的大長篇,那種滑鼠滾輪拉不到底的感覺真棒。   不過那個時候很流行網文,而且一次看都可以看很久,再加上專注力很夠(?),一整篇洋洋灑灑地看下來還意猶未盡,而且當時讀者多,所以聊天室以及作品互動
Thumbnail
​ 旅遊可以很多種方式,逛墓園是一種奇特方式,只要心存正氣逛墓園也能很坦蕩。有句話這樣說道: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人活在世間終究有死亡一天,你可曾想過你死後留存著甚麼,在人世間呢??能夠影響中華國近代史人物如隨曲水逐流、似風悵然並不多見到。有上海皇帝、當代春申君稱號杜月笙先生,在中華民國近代歷史中評價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中國的考試制度來自于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於隋代,成於唐代,而終於清代。至民國時代,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五權憲法,其中之一權為考試權,考試權成為當時國家選拔公務人員的主要辦法。考試權的本質,其實與科舉制度是相同的,只是美其名說,不論貧富貴賤,所有人都有權利,以考試辦法晉身於公務人員和國家體制行例……
Thumbnail
有關錢穆與當代新儒家的分歧,可以從<中庸新義>爭議和對《紅樓夢》的評價兩件事上窺見出。 概言之,錢穆「天資太高,個性太強,成見太深」,「常作直感地、片段地、望文生義的判定」,不論對《中庸》的解釋還是《紅樓夢》評價皆然。當代新儒家則傾向對文本作「分析性的關聯性的把握」,較能體貼原作者心意,作同情的理解
Thumbnail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Thumbnail
◎授課重點:總統大選剛落幕,趁孩子對於選舉還記憶猶新的時刻,帶領他們設計自己的政見,培養政治素養。在撰寫演講稿的同時,不得不顧及公眾利益,站在選民的角度思考,可訓練他們在寫作時由「作者本位」轉換為「讀者本位」,寫出令讀者共鳴的文字。 ◎適合對象:國小中年級、高年級 ◎附學生作品、空白選舉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