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品牌:品牌Logo鬧雙胞誰才是山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要管品牌的guideline?難道這些林林總總的規範不是我說了算嗎?在上一篇有說過品牌是品質的累積,而我所服務的台灣廠商經常流於成本控制,無法維持產品一貫的品質,無論是產品本身提供的價值或是產品外包裝的品質都可以拆分到小數點第四位斤斤計較節省出各單位的K P I。簡而言之同事想做的事,就是想節省成本,便宜行事。例如:

產品外包裝有許多的規範為什麼我們不能只遵守一半?
品牌宣稱的環保策略為什麼我們要遵守?業績都做不到了還談什麼環保?
低價位的產品是來衝量的不是做品牌。

為什麼我要聽你的?

除了上述節省成本、選擇性的遵守品牌策略,還有另外一個令人無法尊敬的行為,長官、主管、產品經理,輕易的就說出:為什麼我要聽你的?做產品時,因為成本考量不能遵守品牌策略,做不同國家產品時不想遵守品牌規範,更甚者,若品牌在另一個強勢產品手上,較弱勢的產品甚至不想跟隨,進而說出為什麼我們要跟他們一樣,我們筆電一定聽螢幕的嗎?我們自己說了算吧!

同個品牌兩個產品兩個Logo

誰才是正牌啊?

筆電BU的人覺得螢幕BU制定的規範太複雜了,我們不想跟,我們想要用原本舊的Logo原本舊的規範就舊的就可以了,不然我們要改很多東西真的很麻煩,客戶不會管這麼多啦!買螢幕的人,他不會去看筆電啦!

哎呀,這個Logo隨便就好了啦,有人說一定要怎麼做嗎?
誰會來檢查品牌的人來看喔?
我們自己也是品牌啊,我們說了算。

這是我公司上班的日常,都已經是全球品牌了,公司同事還是會有這樣子的言論,台灣人做品牌要多困難?

同樣都是電腦周邊,同個品牌有兩種不同Logo顏色兩種不同包裝策略,甚至包裝的元素都大相逕庭。因為個人英雄主義、成本、時間、便宜行事、格局不夠大等,各種原因,每個單位都只看自己產品的單獨發展,無法從品牌的角度出發,發展同一個品牌不同產品的策略,台灣人要發展出可以永續經營的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赫赫的沙龍
20會員
86內容數
霸道總裁可以說自己在職場縱橫10餘載,但平民老百姓只能說在職場苟且偷生10餘載,深入底層,體驗到的才真實,在職場什麼阿撒不魯、二二六六的事沒見過,想了解各式職場求生術請進。
許赫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你什麼時候感覺到時間不夠? 我年過40,我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下班之後想做,想運動、想寫作、想看書、想泡澡、想敷臉,每一件事我都需要排時間才有辦法達到慾望清單的八成,每次我感到時間窘迫的時候,我就想起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時間窘迫,其實另一方面就是金錢的窘迫。因為我們的待辦清單是有先後順序的可能是
Thumbnail
2025/01/16
你什麼時候感覺到時間不夠? 我年過40,我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下班之後想做,想運動、想寫作、想看書、想泡澡、想敷臉,每一件事我都需要排時間才有辦法達到慾望清單的八成,每次我感到時間窘迫的時候,我就想起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時間窘迫,其實另一方面就是金錢的窘迫。因為我們的待辦清單是有先後順序的可能是
Thumbnail
2024/09/26
不知道有誰跟我一樣房貸首購的機會讓給了家裡買爸媽要住的新房子,等到自己存夠錢了之後想要買自己的小空間,卻遇到疫情後房價暴、疫情後通、疫情後缺工缺、疫情後央行大房一年之內線說房貸兩次,這就是我的現況。 相信我的狀況不是最糟的,因為我的首購是爸媽自己付的貸款,只是他們用掉了我的首購機會,剛開始我是真的
Thumbnail
2024/09/26
不知道有誰跟我一樣房貸首購的機會讓給了家裡買爸媽要住的新房子,等到自己存夠錢了之後想要買自己的小空間,卻遇到疫情後房價暴、疫情後通、疫情後缺工缺、疫情後央行大房一年之內線說房貸兩次,這就是我的現況。 相信我的狀況不是最糟的,因為我的首購是爸媽自己付的貸款,只是他們用掉了我的首購機會,剛開始我是真的
Thumbnail
2024/09/24
平日上班我喜歡一邊聽著YouTube的影片一邊上班,其中有關多重世界、這輩子下輩子的議題最讓我感興趣,我忍不住思考得起來,如果再多重世界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會是一個什麼新的關係?我也在思考,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跟這輩子所有的親朋好友再次遇見嗎? 看似腦洞大開的議題,卻嚴肅了起來。 某日晚上跟老公說我
Thumbnail
2024/09/24
平日上班我喜歡一邊聽著YouTube的影片一邊上班,其中有關多重世界、這輩子下輩子的議題最讓我感興趣,我忍不住思考得起來,如果再多重世界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會是一個什麼新的關係?我也在思考,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跟這輩子所有的親朋好友再次遇見嗎? 看似腦洞大開的議題,卻嚴肅了起來。 某日晚上跟老公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今天在 threads 上看到有個做品牌的脆友很生氣的譴責:「KOL把公關品拿去賣二手!有沒有常識啊!」然後底下留言吵成一團。 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的沒想到公關品這種小東西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公關品跟KOL之間有什麼愛恨情仇呢?拿到公關品又該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A早午餐品牌經營多年有成,某天B先生表示願意支付高額加盟金,並於外縣市出資開立分店,幫助拓展品牌知名度,希望A授權開放加盟。 雙方洽談投緣下,便簽立加盟契約,為方便後續營運進貨,雙方也口頭約定開店初期必須使用總部提供的原物料,待一年操作熟稔後,加盟的B先生即可自行向同廠牌原物料商進貨,但一年多後
Thumbnail
A早午餐品牌經營多年有成,某天B先生表示願意支付高額加盟金,並於外縣市出資開立分店,幫助拓展品牌知名度,希望A授權開放加盟。 雙方洽談投緣下,便簽立加盟契約,為方便後續營運進貨,雙方也口頭約定開店初期必須使用總部提供的原物料,待一年操作熟稔後,加盟的B先生即可自行向同廠牌原物料商進貨,但一年多後
Thumbnail
一、代理品牌的最大問題: 當產品賣不好的時候,你的代理權會被換掉。原廠可能會說,你做幾年都賣不好,我只好把你換掉或不給你獨家。 另一個最大問題,品牌的生命週期不會太長,如果公司還活著,你可以看到它的興衰。
Thumbnail
一、代理品牌的最大問題: 當產品賣不好的時候,你的代理權會被換掉。原廠可能會說,你做幾年都賣不好,我只好把你換掉或不給你獨家。 另一個最大問題,品牌的生命週期不會太長,如果公司還活著,你可以看到它的興衰。
Thumbnail
品牌的意義,我一律推薦一個簡單的想法:股東會紀念品。相同的產品上,印有一個 logo,會讓產品增值還是跌價?
Thumbnail
品牌的意義,我一律推薦一個簡單的想法:股東會紀念品。相同的產品上,印有一個 logo,會讓產品增值還是跌價?
Thumbnail
離職員工的爆料,讓綠藤生機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凸顯了雇主品牌的重要,以及與產品品牌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離職員工的爆料,讓綠藤生機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凸顯了雇主品牌的重要,以及與產品品牌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丫頭在命運好好玩分享全球分店300家飲料店 最要注意的事情是商標 . 不要對我尖叫在海外被搶註冊商標 而且還是台灣開店的第二天 她在節目中分享這件事情 背後可是花了400萬解決被搶註冊的難題 . 丫頭說如果創業對自己品牌有信心 就是趕快申請商標 想了解您的商標是否可以順利註冊
Thumbnail
丫頭在命運好好玩分享全球分店300家飲料店 最要注意的事情是商標 . 不要對我尖叫在海外被搶註冊商標 而且還是台灣開店的第二天 她在節目中分享這件事情 背後可是花了400萬解決被搶註冊的難題 . 丫頭說如果創業對自己品牌有信心 就是趕快申請商標 想了解您的商標是否可以順利註冊
Thumbnail
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9條第1項的規範對象,除了「直銷公司」之外,還包括「直銷商」在內,所以上線直銷商拓展組織居於管理者角色時,也應注意不得有不當直銷行為出現,須避免一時疏忽誤觸法網,莫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Thumbnail
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9條第1項的規範對象,除了「直銷公司」之外,還包括「直銷商」在內,所以上線直銷商拓展組織居於管理者角色時,也應注意不得有不當直銷行為出現,須避免一時疏忽誤觸法網,莫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