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儀軌」用中文修誦是否如法且具加持力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印度薩迦佛學院及尼泊爾國際佛學院(IBA)創辦校長,亦是薩迦法王及許多法王、上師的教授師──當代大堪布 阿貝仁波切曾經開示:「每個人身上都有與生俱來和過去生相關聯的字脈,藏族人有與藏文相應的字脈,漢族人也有與漢文相應的字脈,每一個人以契應的文字語言實修佛法,都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殊勝成就。」所以,以中文修誦儀軌絕對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教法、儀軌的內容是否翻譯正確,傳法的上師是否能正確無誤地傳授教法,得到佛法傳承的行者是否能夠深具信心並精進如法地實修。總而言之,無論修誦哪一種儀軌或教法,能夠明瞭法理義趣、清楚觀修,才能獲得最大的加持和功德。

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 | 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 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 https://twitter.com/LungDuRinpoch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8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03
金剛乘的修行,為什麼要供養上師、要拜他為上師?「我要請他來粉碎我的執著。」當他開始要粉碎你的執著,你卻逃避。你說:「上師,你下手太狠了,弟子哪裡做不好嗎?」密宗都講口訣、竅訣心要,甘露融入心。最重要的口訣是什麼?打中你的缺點,就是最重要的口訣。不然你來學什麼呢?拜師學佛,根本的意義不能忘。
Thumbnail
2025/05/03
金剛乘的修行,為什麼要供養上師、要拜他為上師?「我要請他來粉碎我的執著。」當他開始要粉碎你的執著,你卻逃避。你說:「上師,你下手太狠了,弟子哪裡做不好嗎?」密宗都講口訣、竅訣心要,甘露融入心。最重要的口訣是什麼?打中你的缺點,就是最重要的口訣。不然你來學什麼呢?拜師學佛,根本的意義不能忘。
Thumbnail
2025/05/03
🔥 千萬不要錯過!觀音山 2025浴佛感恩季──5月4日 釋迦牟尼佛‧如珍寶加持總集薈供法會。敬邀萬人共同上供諸佛,廣行布施,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及「護持薈供供品」。匯聚大眾點滴心意及每份善心,億萬善心成就菩提!
Thumbnail
2025/05/03
🔥 千萬不要錯過!觀音山 2025浴佛感恩季──5月4日 釋迦牟尼佛‧如珍寶加持總集薈供法會。敬邀萬人共同上供諸佛,廣行布施,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及「護持薈供供品」。匯聚大眾點滴心意及每份善心,億萬善心成就菩提!
Thumbnail
2025/05/02
慈悲 龍德上師:念誦六字大明咒身心富饒。念誦觀世音菩薩心咒的功德利益:當得富饒。讓你不予匱乏,不會讓你很難修行。護持 臺灣薩迦寺 9公尺大悲救苦觀音建設前往登記。
Thumbnail
2025/05/02
慈悲 龍德上師:念誦六字大明咒身心富饒。念誦觀世音菩薩心咒的功德利益:當得富饒。讓你不予匱乏,不會讓你很難修行。護持 臺灣薩迦寺 9公尺大悲救苦觀音建設前往登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昭寺可以說是西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一座精神寺廟。裡面供養著許多尊佛、菩薩、尊師,強巴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蓮花生大師、宗喀巴大師...等等,而最現今裡面最大的寶藏就是釋迦摩尼佛的12歲等身金像。
Thumbnail
大昭寺可以說是西藏人民心中最重要的一座精神寺廟。裡面供養著許多尊佛、菩薩、尊師,強巴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蓮花生大師、宗喀巴大師...等等,而最現今裡面最大的寶藏就是釋迦摩尼佛的12歲等身金像。
Thumbnail
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後藏,是班禪喇嘛辦公的地方,寺廟內有最大的鍍金強巴銅像,也有歷任的班禪喇嘛的塔葬。此外,寺廟是不收取任何學雜費的學校,孩子們可以來此學經書、語言、醫藥學、藝術等知識。維持寺廟經濟的方式包括供養費、門票費等。這裡是值得一遊的觀光景點,文化完整且保留傳統。
Thumbnail
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後藏,是班禪喇嘛辦公的地方,寺廟內有最大的鍍金強巴銅像,也有歷任的班禪喇嘛的塔葬。此外,寺廟是不收取任何學雜費的學校,孩子們可以來此學經書、語言、醫藥學、藝術等知識。維持寺廟經濟的方式包括供養費、門票費等。這裡是值得一遊的觀光景點,文化完整且保留傳統。
Thumbnail
簡介《楞嚴經》的殊勝。第二、「弘傳的過程很殊勝」。《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集結成經。那時候在印度,國王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不准流傳他國。般剌蜜帝大師把它抄寫在白絹布,割開自己手臂,把它藏在手臂裡出境帶來中國。歷史還記載,中國隋朝天臺 智者大師研究
Thumbnail
簡介《楞嚴經》的殊勝。第二、「弘傳的過程很殊勝」。《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集結成經。那時候在印度,國王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不准流傳他國。般剌蜜帝大師把它抄寫在白絹布,割開自己手臂,把它藏在手臂裡出境帶來中國。歷史還記載,中國隋朝天臺 智者大師研究
Thumbnail
偉大的藏密祖師 蓮花生大士曾經在埋藏的伏藏法裡強調,護法可分為二類: 第一種是出世間的護法,也是佛菩薩的化身,雖然從外表上看,這些護法現威猛相,但實際上都是佛的智慧顯現,為了度化某些具緣眾生而示現出這種表相。 第二種是世間的鬼神,雖然他們是世間的鬼神,不是佛菩薩的化身,屬於凡夫眾生,但當初 蓮花
Thumbnail
偉大的藏密祖師 蓮花生大士曾經在埋藏的伏藏法裡強調,護法可分為二類: 第一種是出世間的護法,也是佛菩薩的化身,雖然從外表上看,這些護法現威猛相,但實際上都是佛的智慧顯現,為了度化某些具緣眾生而示現出這種表相。 第二種是世間的鬼神,雖然他們是世間的鬼神,不是佛菩薩的化身,屬於凡夫眾生,但當初 蓮花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