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談到他擁有一本汪精衛的《雙照樓詩詞稿》,當年在香港以非賣品形式印刷。
他在香港電台節目「一分鐘閱讀」裡說:
汪精衛被國共兩黨公認為漢奸,但不論他的千秋功罪,若不以人廢言,他詩詞中迸發的才華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其後又說:
其實,『不以人廢言』的說法,已顯示對這人持否定態度了。
所謂「不以人廢言」,其實正顯示對這人持肯定態度,因為「以人廢言」是歷史上或後世一般認為此人在品德及行為方面聲譽不好,並其作品亦受連坐之厄,不論優劣皆予以否定。「以人廢言」是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人物評價傳統,要求人要才德兼備,在中華文化強調「忠君」以後,「不忠君」就與「缺德」掛鈎。而在中華民族與外族鬥爭的幾個時期裡,包括宋末至明初、明末至清初,以及近代的中日戰爭,甚至延伸至國共兩黨的內戰,都有着類似觀念,「忠臣不事二君」,投奔外族的人就是漢奸,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由此,汪精衛詩詞才會有所爭議。
然而說出「不以人廢言」者,正是要力排眾議,與歷史評價及大眾持不同看法。故此,「聲譽不好」是事實,「力排眾議」是個人立場,分清楚事實與個人立場後,仍可放膽地主張「不以人廢言」。
最後,引錄畫家陳小翠〈題《雙照樓詩詞稿》〉:
雙照樓頭老去身,一生分作兩回人。河山半壁猶存末,松檜千年恥姓秦。翰苑才華憐後主,英雄肝膽惜崑崙。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髮新。
20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