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動之前 Before You Eat》:正視遠洋漁工人權困境

《開動之前 Before You Eat》:正視遠洋漁工人權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是一部由印尼移工工會(Serikat Buruh Migran Indonesia, SBMI)發行的遠洋漁工人權紀錄片,目的在揭露遠洋漁業產業裡存在的剝削問題、漁工受到的不合理對待,期盼能進一步激發大眾對遠洋漁業的關心與質疑。



被遺忘的工人:遠洋漁工的辛酸血淚

影片記錄了遠洋漁工所遭遇的不合理困境。以經濟權益為例,影片開頭的三位漁工向公司追討積欠超過三個月的薪資,卻遭到公司以一紙簽署時完全空白,僅有漁工簽名與指印,而後才加寫內文的合約刁難;或是有人遇到惡意倒閉的仲介公司,回到陸地上要求支薪時才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此外,遠洋漁工的工作環境不佳,許多受訪者表示自己無法與陸地上的家人聯絡,時間可能長達一年以上,有些時候甚至是因為船長為了控制漁工,刻意沒收手機所導致的。而漁船上醫療資源匱乏,不幸生病的漁工很可能連基本的治療都得不到,也因此遠洋漁工在作業期間因病死亡的新聞屢見不鮮。


片中最讓人難過的片段,莫過於船工們看著罹患腳氣病的同事逐漸惡化,在無法及時回到陸地進行治療的情況下,於漁船上與世長辭;然而面對船員死亡的狀況,許多船隻的作法卻是直接海葬。在船上進行簡單的告別式之後就將遺體丟入海中,並沒有事先獲得本人或家屬的同意,甚至有獲得死亡通知的家屬,即便要求運回遺體也仍受到公司閃躲、拖延,最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執行海葬。


不平等的對待:國際漁業供應鍊裡的受害者

遠洋漁工遭遇的人權困境,如何與我們的生活產生連結?

從事遠洋漁工的勞動者,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又以印尼籍最多。他們大多受僱於中、台、韓、日等國的船東,捕獲的漁產運送至泰國或台灣進行加工,製成罐頭等加工品後輸出至日、美、歐各國。



今天出現在超市貨架、餐廳餐桌上供我們享用的各種遠洋漁產,都有可能是經由紀錄片中這樣,剝奪漁工尊嚴的工作方式所產生。這些漁工大多來自開發中國家,甚至是該國裡特別貧窮的地區,為了改善家境成為遠洋漁工。他們參與製造的產品,可能對我們來說稀鬆平常,然而正是這樣平凡無奇的性質,與其背後所隱藏的人權問題形成強烈對比。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迴避非法捕撈的製造商,選購有漁獲來源標示的產品之外,也可以支持倡議,要求廠商揭露產品履歷,確保消費者知的權利,改變市場需求才能解決遠洋漁業剝削漁工的人權問題。


延伸閱讀

→台灣如何參與國際遠洋漁業?認識豐群水產(綠色和平)

→人權和獲利能否兩全?改革的動力和阻力(報導者)

→歷年漁業統計年報(農業部漁業署)

avatar-img
MinJu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這是蔡旻儒的沙龍,於2024年3月因課程「哲學跨域理論與實作」作業繳交需要而成立。我會在這裡發表我的三份個人作業,以及如果有的話,我偶爾因有興趣的主題而寫成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nJ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們綜合了十多年的共同研究成果,指出國家能否長久持續經濟成長,關鍵差異在於其政治、經濟制度的特性,並以兩種制度的差異比較為核心貫穿全書,搭配作者們長年搜羅的研究案例,以豐富的歷史資料佐證其論點,透過本書豐富的歷史實例,我們可以一同思考台灣的未來該如何發展。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壽司坦丁 Sociostanding 是一個精彩的社會科學知識分享頻道,把社會科學研究論文轉化成易懂的影音內容,以輕鬆的方式介紹有趣的國際社會科學研究新發現。影片主題包含性別、經濟、歷史與政治等各種面向,並以磁性的嗓音和舒適的節奏呈現,帶領你輕鬆地吸收社會科學新知。
作者們綜合了十多年的共同研究成果,指出國家能否長久持續經濟成長,關鍵差異在於其政治、經濟制度的特性,並以兩種制度的差異比較為核心貫穿全書,搭配作者們長年搜羅的研究案例,以豐富的歷史資料佐證其論點,透過本書豐富的歷史實例,我們可以一同思考台灣的未來該如何發展。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壽司坦丁 Sociostanding 是一個精彩的社會科學知識分享頻道,把社會科學研究論文轉化成易懂的影音內容,以輕鬆的方式介紹有趣的國際社會科學研究新發現。影片主題包含性別、經濟、歷史與政治等各種面向,並以磁性的嗓音和舒適的節奏呈現,帶領你輕鬆地吸收社會科學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