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有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水泡會長在表皮和真皮層之間,裡面會充滿乾淨的組織液或是血,水泡有些可能會痛或癢。水泡形成後,可以保護下面的皮膚組織、作為一種緩衝,避免皮膚受到進一步傷害。
1.燙傷、曬傷
2.運動摩擦,例如跑步、爬山、種田,手部或腳部皮膚過度摩擦導致水泡
3.皮膚免疫反應,例如蚊蟲叮咬、汗皰疹等
4.病毒、細菌感染,例如唇皰疹、帶狀皰疹、香港腳
水泡如果不會造成生活不便,一般不用特別理會。儘量不要自行弄破水泡
,也不要剝除水泡的表皮,檢查可能引起水泡的鞋子、襪子,在水泡消失前不要穿。
水泡如果不去處理,大約7天身體就會慢慢吸收水泡中的組織液,會慢慢自己消失。
1.觸碰水泡前先洗手
2.水泡上面及周圍塗抹酒精或優點消毒
3.用酒精或火消毒針具至少10秒
4.在水泡邊緣戳幾個小洞,讓液體流出
5.水泡放乾後,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並貼上不會黏貼傷口的膠布
水泡一般不用看醫生,過幾天會自己消失,如果出現以下情形應考慮就醫:
1.滲出黃、綠色膿
2.水泡周圍的皮膚發熱、紅腫、疼痛
3.發燒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水泡
#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