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登山史上最傳奇的一顆早殞之星──《寧為一日猛虎:艾利克斯.麥金泰爾與他的生命之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上網搜尋「AlexMacIntyre」,你會找到幾條結果,但搜尋結果實在和他本人不大相稱。大部分連結會領你到艾利克斯.麥金泰爾紀念山屋的網站,以及去過那裡的社團或個人的冒險事蹟。那就是艾利克斯在BMC期間促成的、位於歐尼克的山屋。

圖片出處︰臉譜出版《寧為一日猛虎》Photo Credit: John Powell

圖片出處︰臉譜出版《寧為一日猛虎》Photo Credit: John Powell


另有幾條內容,出自了解較深入的現代登山者筆下,向他風格之大膽和思路之清晰致敬。UKClimbing.com網站上,有段大喬拉斯峰「柯頓—麥金泰爾」路線的簡史。最近某支英國隊伍的完攀影片後面,接的是烏力.史特克的新聞。驚人的史特克以僅僅兩小時十分鐘獨攀上了這條路線。(艾利克斯和尼克.柯頓當年花了十二小時,以折騰指節的翼龍冰錘和容易彎曲的冰爪夜攀上去。七○年代,冰爪前爪折斷是家常便飯,或者前爪會愈來愈彎,直到形同無用為止。當年所有人的冰爪遲早都會有這一天──現在可沒這種事了。)


還有一條結果,通向登山家出版社(Mountaineers Books)網站,是一則《希夏邦馬》的書評。那本書由道格.史考特和艾利克斯合寫,遠征隊的其他成員協助,與另一本書共同摘下了一九八四年、首屆的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


每當談到攀登裝備發展史上「改變的驅力」,我總覺得首要因素還是熱愛生命。儘管冒險的本質不變,人們需要能把安全範圍再加寬一點的裝備。攀登各方面的進步──技術、穿著、繩索、硬體、通行、訓練──是汲取前車之鑑,發明更好作法的一段歷程。改變很少來自一時靈光乍現,更常是結合集體經驗和個人實驗的結果。伊方.修納、傑夫.洛威(Jeff Lowe)、東尼.霍華德、拉伯.卡靈頓,以及其他許多攀登家,都以革新的點子和科技應用聞名。他們每位都有出色的攀登生涯,作為刺激創新的動力。


登山家們對於裝備設計、材質、製造、運用之間關係的了解,值得寫篇論文來探討了。更有意義的是,他們顯示需要養成一定的視野和身心能力,才能充分發揮裝備的價值。這些年來,我和麥可.帕森斯討論過不少次;他是Karrimor經營者和一位業界大師,一九七○年代晚期及八○年代早期曾聘請艾利克斯當設計顧問。


「關於輕量,艾利克斯是教我最多的人。他教了我重點在你投入的決心。」麥可說。「對艾利克斯來說,『輕量』代表將帶上山的東西減少到令你不安的程度。他的膽識非常驚人,使他顯得鶴立雞群。」


我毫不懷疑,假如艾利克斯能再活久一點、精煉技術方面的知識,他必能在裝備設計革新史上留名。不過即使今天,他的名字可能也在上面了。麥可也這麼認為。


「我很習慣與攀登高手合作,比如唐.威蘭斯、道格爾.哈斯頓。我會追著他們討教怎麼改善背包,最後終於問到一些粗略的點子,譬如哪裡適合設計繩圈、哪裡特別容易磨損。我就利用這些建議,開發他們的同名款背包。但也僅止於此。唐或道格爾都沒興趣繼續更新這些產品。」


更讓麥可頭痛的是,他有時得為整支遠征隊提供裝備,隊裡的需求可能五花八門。「鮑寧頓一九七○年的安娜普納遠征,唐是裝備負責人,東西有一大半都是Karrimor提供的。我得為他們找到合適的裝備,然而要憑幾次和唐跟道格爾的晦澀對話來設計產品,實在不是容易的事。」


麥可是一切戶外活動的熱衷愛好者,但他也是位工程師和設計師,他明白僅僅「夠用」的裝備是不夠好的。他始終追求改善,並嘗試透過每年的技術產品型錄,展現他的願景。這些型錄的共同主題是:更好的裝備能造就更好的攀登。不過在那早期歲月,像麥可這樣較次要的裝備製造商和攀登社群之間有點勢利。彼得.博德曼告訴麥可,他不懂他的型錄想表達什麼,而且「何必費事?攀登者根本不會去讀。」


「一九七八年某個時候,艾利克斯來拜訪我,」麥可說,「真讓我開了眼界。我終於找到一個有能力、也願意跟我討論產品該是什麼樣子的人。他頭腦很好、很會分析,而且不只從他的需求,也能從市場的角度看這些產品,考慮怎麼讓產品觸及一般攀登客。」

艾利克斯將麥可腦中的許多點子變成了實際能用、能賣的商品。OMM輕量背包系列就是從艾利克斯的想法和設計發展而來。最早的基礎是他設計的原創「麥背包」(Macsac)──一款重量僅有八百克的八十升背包。麥背包成了世界各地遠征隊熱烈詢問的產品,麥可的困擾是大家總想免費取得。


「艾利克斯非常擅長把設計簡化到極輕極小,但依然確保發揮應有的功能。讓我特別佩服的是,他也能思考其他運動的特性,嘗試為他們的需求作設計。這是我十分喜歡他的原因。」


理解其他運動的需求,包括提出設計上的建言以及實際參與。艾利克斯只學了幾小時的北歐式滑雪,隔天便參加上阿瑪高(Oberammergau)舉辦的路德維希國王滑雪馬拉松(König-Ludwig-Lauf),完成了四十二公里賽事。他告訴麥可這件事。「我滑了大概三十公里都在後段班。不過後來就抓到竅門,開始超車許多驚訝的人,直到抵達終點。」


教艾利克斯北歐式滑雪的人,是德國嚮導協會的訓練負責人奧圖.威德曼(Otto Wiedemann)。為了報答他,艾利克斯帶他去爬本尼維斯山的「斯拉夫路線」(Slav Route)。奧圖還記得那次體驗。


「我們帶了一條八點八公釐的繩子、一個確保用的阻雪板(deadman)和幾支冰螺栓。看著艾利克斯在上面攀一條非常陡的溝,冰很薄,完全沒有支點。我不禁想著,底下溝裡的雪不知道夠不夠長,如果他拖我一起掉下去的話,能在衝到底之前停下來嗎?」

但艾利克斯可沒打算掉下去。這裡還屬於他的舒適圈,雖然不是奧圖的。下山後,奧圖問他怎麼有辦法在那麼困難又沒有保護的條件下不慌不亂。


艾利克斯回答:「我就把一般對於安全的想法和感覺關掉。保護頂多也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部分時候,安全主要是取決於你個人和你的精神強度。」


麥可和我回憶著艾利克斯在Karrimor的工作,最後聊起麥可為我們的幾次共同遠征提供的裝備:「讓自己人帶著裝備去參加遠征,對我來說是放心不下的重責大任。我信任艾利克斯有能力共同創造這些裝備。我給了他一些關於測試機制的訓練,剩下的就讓他和我們家開發人員自行討論。唯一的條件是,他做的裝備要帶上路之前,每樣都得讓我做最後檢查。我還記得我查看他做的第一個背包,仔細確認設計、質地,還用一支細齒梳檢查縫線,看有沒有任何弱點。結果都沒有。」


麥可也相當欣賞艾利克斯前瞻的視野和超越時代的想像力。「現在回想那封他從加德滿都寄給我的信,他的未卜先知真令我吃驚,尤其關於後來媒體扮演的角色。別忘了,那封信寄來我辦公室的時候,網際網路、衛星電話、數位相機和所有今天成為日常的東西根本都還沒發明。他對於未來什麼會改變、什麼會發生很有遠見。」


艾利克斯不只與Karrimor合作,他還協助Rohan開發衣物、協助Troll開發帳篷和吊床。帶著或穿著完全沒測試過的裝備離開基地營,總是令人略感忐忑,但那些東西好像每次都沒問題。他是個登山家兼開發奇才。

——摘自臉譜出版《寧為一日猛虎》



⛰️⛰️⛰️


班夫山岳圖書獎大獎獲獎作

近代登山史上最傳奇的一顆早殞之星──艾利克斯.麥金泰爾(Alex MacIntyre)

窺見他瞬逝而耀眼的生命與心靈


艾利克斯.麥金泰爾──一位不世出的登山奇才,於七〇年代在國際登山界迅速崛起,卻在二十八歲因安娜普納峰上的一顆致命落石英年早逝。他的人生即便短暫,卻創造了歷史,他的攀登風格更從根本改變了現代登山的樣貌,然而他的生命故事從未被完整講述。


「有時候,我會疑惑,如果環繞艾利克斯的某些神話散開,他的傳奇會不會被破壞?但是,想清楚呈現使艾利克斯成為這樣一個人、最終使他命喪安娜普納的那些現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細說他的攀登、他的工作、他的感情、他的遠見、他不可思議的動力。」


做為麥金泰爾的至親好友,約翰.波特透過回憶及大量訪談,終於在麥金泰爾逝世逾三十年後,將他的傳奇一生呈現於我們眼前。從成長際遇、攀登哲學、與眾多知名登山家的交往,以及攀上世界級巨峰的詳實紀錄,我們不只能看到這位早殞之星的耀眼光芒,更將窺見他所照亮的黃金年代。


「假如艾利克斯出生在那些山壁都已被攀遍的時代,又會如何呢?我相信始終有些人──也包括艾利克斯──是以頭腦和心靈深深熱愛攀登,那能使他們在必要時刻忘卻所有其他考量。艾利克斯屬於山,即使山不屬於他。」


|登山家 張元植──全書專業審訂|


伍元和 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呂忠翰 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李佳珊 台灣溪谷探險家
周青 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理事長
張元植 登山家
程紀皓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導演
──真摯推薦


avatar-img
85會員
421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拱牆下方的冰隙唇邊雪中挖出平台,我們希望的是那道拱牆可以阻卻積雪崩落在我們的帳篷之上。雲層已經開始湧來,強勁的風雪讓我們施展不開手腳,只能先設法讓自己在帳棚裡舒適一點。時間來到下午,就只剩下三點半的無線電聯繫,讓我們在肆虐於外頭的漫天暴風雪中不感覺孤立無援。
《野蠻競技場》是英國登山家喬.塔斯克於一九八二年寫成的回憶錄, 在交出書稿後不久,他的身影即於聖母峰上從此消逝。 以喜馬拉雅輕裝攀登先鋒得名的他,在這本回憶錄中記下他將生命奉獻予群山的歷程, 從他在青年時期如何受到經典山岳文學啟蒙,到他數次前往喜馬拉雅群山攀登的詳實紀事, 包括駕車橫越歐亞大陸攀上都
一九二四年第三次遠征隊隊長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在鎩羽歸來之際,曾悠悠地自語:「在這樂音悠揚的承平時代,還有什麼比像極地與聖母峰這樣的壯舉,更能為大英帝國得以繼續其命脈,為如今已有如風中殘燭的冒險與創業精神,留下一絲火種?」雖然帝國國族的意義在這本書裡不斷地展示其虛妄的面貌,但意
「這本小書不一定能讓你變得更博學、更聰慧、更掌握山, 但它確實試著讓讀者的靈魂──變大一點。」 山,如何成為登山者生命意義的來源? 社會觀察家、資深登山史研究者詹偉雄 親自選文導讀 精選歐洲山岳文學史發軔期十七篇重要經典選文,描摹人類登山行為背後的哲學原點 試圖回答一個亙古難題──我們為何冒險?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2020年全新山岳文學書系meters 作品| 波蘭登山家在物資極度缺乏、惡劣極權政府的壓迫下, 如何成為頂尖隊伍,攀上世界群山,尋回失落的自由? 「這麼多年來最重要的山岳寫作,終於問世!」 《攀向自由》波蘭冰峰戰士們的一頁鐵血史詩 ▍序曲 Prologue
撰文╱詹偉雄(文化評論家,臉譜出版 meters書系總策畫)   And this our life, exempt from public haunt. Finds tongues in trees, 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sermons in stones,
在拱牆下方的冰隙唇邊雪中挖出平台,我們希望的是那道拱牆可以阻卻積雪崩落在我們的帳篷之上。雲層已經開始湧來,強勁的風雪讓我們施展不開手腳,只能先設法讓自己在帳棚裡舒適一點。時間來到下午,就只剩下三點半的無線電聯繫,讓我們在肆虐於外頭的漫天暴風雪中不感覺孤立無援。
《野蠻競技場》是英國登山家喬.塔斯克於一九八二年寫成的回憶錄, 在交出書稿後不久,他的身影即於聖母峰上從此消逝。 以喜馬拉雅輕裝攀登先鋒得名的他,在這本回憶錄中記下他將生命奉獻予群山的歷程, 從他在青年時期如何受到經典山岳文學啟蒙,到他數次前往喜馬拉雅群山攀登的詳實紀事, 包括駕車橫越歐亞大陸攀上都
一九二四年第三次遠征隊隊長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在鎩羽歸來之際,曾悠悠地自語:「在這樂音悠揚的承平時代,還有什麼比像極地與聖母峰這樣的壯舉,更能為大英帝國得以繼續其命脈,為如今已有如風中殘燭的冒險與創業精神,留下一絲火種?」雖然帝國國族的意義在這本書裡不斷地展示其虛妄的面貌,但意
「這本小書不一定能讓你變得更博學、更聰慧、更掌握山, 但它確實試著讓讀者的靈魂──變大一點。」 山,如何成為登山者生命意義的來源? 社會觀察家、資深登山史研究者詹偉雄 親自選文導讀 精選歐洲山岳文學史發軔期十七篇重要經典選文,描摹人類登山行為背後的哲學原點 試圖回答一個亙古難題──我們為何冒險?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2020年全新山岳文學書系meters 作品| 波蘭登山家在物資極度缺乏、惡劣極權政府的壓迫下, 如何成為頂尖隊伍,攀上世界群山,尋回失落的自由? 「這麼多年來最重要的山岳寫作,終於問世!」 《攀向自由》波蘭冰峰戰士們的一頁鐵血史詩 ▍序曲 Prologue
撰文╱詹偉雄(文化評論家,臉譜出版 meters書系總策畫)   And this our life, exempt from public haunt. Finds tongues in trees, 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sermons in stone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晨,天空萬里無雲,一片蔚藍,陽光毫不留情地直射向地面,雖然溫度有些高,但有微風吹拂,讓人感覺今天仍是一個好日子。艾利克和洛絲來到了離家不遠的一處小山丘......
Thumbnail
強者都一日單攻雪山主峰順道撿個雪山東峰,小弟我是弱雞,只能單攻雪山東峰。 從標高2140公尺的大水池登山口,到標高3201公尺的雪山東峰,總共5K的路程,爬升1061公尺。
Thumbnail
說真的,攀岩就是賭命。 這是《艾力克斯霍諾德的北極之巔》,國家地理雜誌最新的史詩級紀錄片的第一句台詞。由那位在奧斯卡最佳紀錄片《Free Solo》中徒手攀登酋長岩的Alex說出這句話,以及在台灣攀登世界遭逢巨變的今天看來,是格外讓人有感而發。 讓我們跟隨他們到世界的盡頭,找尋關於冒險的意義!
Thumbnail
一趟五月的瑞士遊,收穫了讓人驚艷的多座世界有名的高峰美景,這次對策馬特的「馬特洪峰」特別有印象,因為為了去瑞士旅遊,同學特地選了一篇關於策馬特的英文文章來一起導讀,順便讓我練習英文單字,所以在出發之前就有點瞭解這高峰背後充滿著攀登者挑戰,既感傷又鼓舞人心的故事! Ulrich Inderb
在所有的力量中,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勇氣和意志力。這兩項特質是人類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重要支柱。勇氣不是不感到恐懼,而是在恐懼面前仍能堅持正確的行動。意志力則是在誘惑和挑戰面前保持堅定,不讓外界影響到自己的決定和行為。 想像一個攀登高峰的登山者,他面對嚴峻的自然條件和體力的極限,但他的內心充滿了征
Thumbnail
  本片紀錄攀岩家Alex Honnold(1985-)2017年6月3日徒手攀爬酋長岩的驚險過程。成為徒手攀爬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內3000英尺(約900米)高的酋長岩(El Capitan)(世界最大單體花崗岩)之第一人。清晨5:32開始,9:
01/01/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山友   第一天走上梅樂峰的山徑時,原本我以為這會是個孤單的旅程, 因為我們在登山季開始前出發,避開了大部份的登山客。   但我們在"雪線"那間大通舖的客棧,追上了阿密。   又在墰那克的湖邊,又遇到了登頂成功下山的雷蒙。   下午兩點多,美
Thumbnail
愛山愛土地。大學時加入台北大學登山社,與山深深結緣。大學畢業後投入大量時間探索山林,同時認識自己。2017年經歷哈崙山難,生死一線,幸運生還。山難後專注於身心康復成長,2022年底左小腿骨折癒合、2023年底創傷症候痊癒。以登山領隊、嚮導為職業,讓人認識山的美好。每天離夢想更接近一點點,夢想跟著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晨,天空萬里無雲,一片蔚藍,陽光毫不留情地直射向地面,雖然溫度有些高,但有微風吹拂,讓人感覺今天仍是一個好日子。艾利克和洛絲來到了離家不遠的一處小山丘......
Thumbnail
強者都一日單攻雪山主峰順道撿個雪山東峰,小弟我是弱雞,只能單攻雪山東峰。 從標高2140公尺的大水池登山口,到標高3201公尺的雪山東峰,總共5K的路程,爬升1061公尺。
Thumbnail
說真的,攀岩就是賭命。 這是《艾力克斯霍諾德的北極之巔》,國家地理雜誌最新的史詩級紀錄片的第一句台詞。由那位在奧斯卡最佳紀錄片《Free Solo》中徒手攀登酋長岩的Alex說出這句話,以及在台灣攀登世界遭逢巨變的今天看來,是格外讓人有感而發。 讓我們跟隨他們到世界的盡頭,找尋關於冒險的意義!
Thumbnail
一趟五月的瑞士遊,收穫了讓人驚艷的多座世界有名的高峰美景,這次對策馬特的「馬特洪峰」特別有印象,因為為了去瑞士旅遊,同學特地選了一篇關於策馬特的英文文章來一起導讀,順便讓我練習英文單字,所以在出發之前就有點瞭解這高峰背後充滿著攀登者挑戰,既感傷又鼓舞人心的故事! Ulrich Inderb
在所有的力量中,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勇氣和意志力。這兩項特質是人類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重要支柱。勇氣不是不感到恐懼,而是在恐懼面前仍能堅持正確的行動。意志力則是在誘惑和挑戰面前保持堅定,不讓外界影響到自己的決定和行為。 想像一個攀登高峰的登山者,他面對嚴峻的自然條件和體力的極限,但他的內心充滿了征
Thumbnail
  本片紀錄攀岩家Alex Honnold(1985-)2017年6月3日徒手攀爬酋長岩的驚險過程。成為徒手攀爬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內3000英尺(約900米)高的酋長岩(El Capitan)(世界最大單體花崗岩)之第一人。清晨5:32開始,9:
01/01/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山友   第一天走上梅樂峰的山徑時,原本我以為這會是個孤單的旅程, 因為我們在登山季開始前出發,避開了大部份的登山客。   但我們在"雪線"那間大通舖的客棧,追上了阿密。   又在墰那克的湖邊,又遇到了登頂成功下山的雷蒙。   下午兩點多,美
Thumbnail
愛山愛土地。大學時加入台北大學登山社,與山深深結緣。大學畢業後投入大量時間探索山林,同時認識自己。2017年經歷哈崙山難,生死一線,幸運生還。山難後專注於身心康復成長,2022年底左小腿骨折癒合、2023年底創傷症候痊癒。以登山領隊、嚮導為職業,讓人認識山的美好。每天離夢想更接近一點點,夢想跟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