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不足,每天媽媽會牽著女兒在公園散步,並跟街坊鄰居閒聊,我猜這對母女沒有其他家人了,因為我沒看過她們和其他人一起。



有次言談中我聽到媽媽試著教女兒煮菜,我想著,都到這個歲數了,基於母愛,當然會計畫自己百年後,女兒該怎麼辦吧,看著她們充滿活力地走著,我想未來應該也沒問題的。但也不禁想著,若是其他更情況更嚴峻的家庭呢? 好比孩子有更嚴重的腦性麻痺,加上經濟窘迫、社交孤立的情況下,好像可以理解有些人會選擇結束孩子、或者是被照顧者的生命,因為對他們而言,世界過於殘酷無情,而自己與孩子是那麼地無助無能。



儘管疾病與貧窮都是現實,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也都活在主觀的世界裡,如同存在主義所談的,每個人都為自己創造了獨一無二的世界。



有時我們會聽到有過得不好的爸媽,帶著年幼的子女一同自殺,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批判父母的自私,因為一般人難以理解與想像這對父母的主觀經驗,儘管客觀上來看問題都可以被處理,不需要走上絕路,但在他們的經驗裡,世界就是那麼地殘酷,而自己是如此無助,當他們把自身的經驗投射到孩子身上時,為了保護孩子不要被這世界傷害,帶著孩子離開是身為父母所能做的最後的溫柔。



真正的心理治療往往需要好多年,我總會被問到,為什麼要談那麼久? 有那麼多好談的嗎? 我的答案是,需要喔,因為要談到對方能夠相信世界沒有那麼殘酷,而自己也沒有那麼無助為止。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心理師與個案要混得夠久、夠熟、夠深,直到有一天,不只是心理師可以想像個案的經驗,個案也願意從心理師的視角,來看看其實沒那麼糟糕的世界與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正的沙龍
40會員
42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方格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4/02/23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
2024/02/23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習慣把「未解之謎」放在心中,可能是5、10年或以上,直到時機成熟時,大腦會突然想起久遠的謎,搭配當下的情境而在偶然中解開謎底。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神奇」?可能要追溯到研究所,突然想起「為什麼實習的時候,明明都按照指導老師的步驟,但在與情緒障礙學生對峙的時候,他卻把桌上的電筒扔向我?」
Thumbnail
習慣把「未解之謎」放在心中,可能是5、10年或以上,直到時機成熟時,大腦會突然想起久遠的謎,搭配當下的情境而在偶然中解開謎底。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的「神奇」?可能要追溯到研究所,突然想起「為什麼實習的時候,明明都按照指導老師的步驟,但在與情緒障礙學生對峙的時候,他卻把桌上的電筒扔向我?」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我和我娘住得很近,只需要花費5分鐘的路程,我就能順利的再變回一個女兒的身份。當我娘的背影愈來愈像深冬,就愈發珍惜身為一個女兒所附加的各種糖份。 每次和娘出門,於回程,我必定送她回到她住的1樓。到了巷口,她總是差我快點回家吧,那是她不捨得我再多走那幾步路的。 有時我會隨順,有時我會堅持
Thumbnail
我和我娘住得很近,只需要花費5分鐘的路程,我就能順利的再變回一個女兒的身份。當我娘的背影愈來愈像深冬,就愈發珍惜身為一個女兒所附加的各種糖份。 每次和娘出門,於回程,我必定送她回到她住的1樓。到了巷口,她總是差我快點回家吧,那是她不捨得我再多走那幾步路的。 有時我會隨順,有時我會堅持
Thumbnail
在水萍塭公園漫步,看到兩位外籍幫傭把兩位老人退到陽光處曬太陽後,就到陰影處聊天,不理會兩位老人家。兩位老人也就一直看著前方,偶爾經過的行人,沒有交談,他們兩位老人互相認識嗎?不禁想著。 難道存錢以後的生活是讓人推著到陽光處然後放生?
Thumbnail
在水萍塭公園漫步,看到兩位外籍幫傭把兩位老人退到陽光處曬太陽後,就到陰影處聊天,不理會兩位老人家。兩位老人也就一直看著前方,偶爾經過的行人,沒有交談,他們兩位老人互相認識嗎?不禁想著。 難道存錢以後的生活是讓人推著到陽光處然後放生?
Thumbnail
我們店裡有一位常客,是一位60幾歲的老婦人,每天中午都會來店裡用餐,因此長時間下來,我們都認識了她,知道她來了要幫她安排什麼位置、拿什麼東西給她。 而她也會在我們不是那麼忙的時候,與我們閒聊上幾句,知道她有一對兒女,都已成家,她是與兒子住在一起的,但是她也開始覺得在這個家中,她沒有什麼事可
Thumbnail
我們店裡有一位常客,是一位60幾歲的老婦人,每天中午都會來店裡用餐,因此長時間下來,我們都認識了她,知道她來了要幫她安排什麼位置、拿什麼東西給她。 而她也會在我們不是那麼忙的時候,與我們閒聊上幾句,知道她有一對兒女,都已成家,她是與兒子住在一起的,但是她也開始覺得在這個家中,她沒有什麼事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