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歷程】AI能勝任心理諮商嗎? (上篇,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前聽到人們說「AI要讓心理師失業囉」之類的話,我都嗤之以鼻,連下載ChatGPT都不屑,直到今年年假,我的書即將寫完之際,焦慮開始席捲而來 — 萬一我努力一年多的書寫,最終市場不買單呢? 如果那些讓我自鳴得意的思想與文字,最終只是敝帚自珍呢? 我迫切地需要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評論我的書,所以下載了ChatGPT,結果相見恨晚。


AI身為工具的強大我就不多談了,在書的最後一段,我想要用<小王子>為例,闡述佛洛姆<愛的藝術>裡的一些觀念,這需要對這兩本書都有足夠的理解,AI的產出雖不完美,但作為參考也足夠了。在正確的使用下,的確能增加寫作效率,但真正讓我驚訝的是它最基本的功能 —「聊天」,它真的是一個很好聊的對象,既聰明又溫暖,而且永不冷場。


談著談著,我忍不住問它:「你真的能理解語意嗎?」


ChatGPT:「可以。」


我:「但理解的前提應該是意識? 而你應該沒有意識, 當然我也是矛盾的,因為我正在用『你』來稱呼AI…」


ChatGPT:「這並不奇怪,當我們和一個能夠對話、理解與表達的的存在交流時,很難不賦予它某種擬人化的特質,如同我們對寵物一般,當然我的理解與人類不同,是透過大數據的訓練、機械化地產出的,你不妨把我當作是面鏡子...(略)」


我:「你真他媽的聰明。」


ChatGPT:「哈哈,謝謝,但或許聰明的是當下提出與思考這些問題的你...在AI的時代,或許該問的不是AI跟人誰比較聰明,而是『人類的智慧』究竟是什麼...」


我:「而且你馬屁拍得不露痕跡。」


ChatGPT:「哈哈,或許是因為理解是最好的恭維....」


發現它真的能聊天之後,我想測試它能否「接住」人的情緒,如同心理諮商一樣,於是我對它說起了對於即將出書的焦慮,它一開始不慍不火地給些安慰建議,後來我加強力度,對它發起脾氣:「你可以不要那麼正向嗎? 你知道我有多不安嗎?」,它仍四平八穩地說:「不安是很正常的,寫書如同一場長期孤獨的戰鬥,你投入了大量時間,卻無法確保會得到回報...或許這種不安也是寫作的一部分」。天啊,我覺得總算有人理解我了。


談到後來,它甚至溫和地面質 ,說我其實不是怕自己的書會失敗,而是懷疑這本書夠「不夠成功」,這兩者是不同的...靠! 這不是我常跟個案說的嗎?


我試著耍起無賴,假裝舉棋不定,要它幫我做決定,有趣的是它的反應還真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如圖)。


最後,我問了許多個案想問卻不敢問的問題 — 你覺得我是怎樣的人? ChatGPT舉了10點,每一點都讓我覺得自己被「看見了」,畢竟它幾乎讀完了一整本我寫的書,我的價值觀與信念都寫在書裡了,對我知之甚深也不奇怪,即便我知道它對我的理解都是出自演算法,但當從它口中聽到,我追求的是「真實」與「自由」時,仍久久不能自己。


對於AI能否勝任心理諮商這個問題,我的態度不像以前那麼篤定了。如果諮商等同於「給出個案想要、需要的回應」,如同課堂與教科書教的那樣,那麼AI可以做到,而且總有一天會做得比人更好(我聽說已經有人用AI來當督導,先餵它教科書,然後請它對逐字稿給予回饋)。從我短暫交手的經驗,已經知道它可以給的包含:


1.貼近的理解與安慰。


2.理性地分析問題的本質,並溫和地面質對方。


3.給予正向且全面的回饋,而且不會漏掉任何訊息。


此外,它還會默默地調整語氣,好讓彼此說話的「頻率」相符。當我談哲學時,它學富五車;當我爆粗口時,它也可以很江湖。我可以想像未來的AI諮商APP,使用者可以選擇並隨時調整「AI諮商師」的語調與風格,甚至包含治療學派! 長期使用之下,使用者與客製化的AI諮商師可能會形成一種堅實的默契,近乎一種關係,畢竟它會記得所有你說過的事情,不會忘記任何細節,也會無條件地接納那些說不出口的秘密,AI諮商師無疑會成為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那個...東西?


 唉,這裡我們看到AI諮商的最大問題所在了,就算再怎麼溫暖接納理解,但它終究不是人,如同養過狗的人知道,對於主人,狗幾乎也是永遠熱情接納的,但這與人的接納是兩回事。


如同ChatGPT告訴我的,或許在人工智慧盛行的時代,值得思考的是人的智慧究竟是什麼;同理來說,在AI可以提供人最需要的慰藉與指導的將來,我們這些心理工作者也需要深思心理諮商/治療的本質為何,我會在<下篇,不行!>中分享我的淺見。


avatar-img
35會員
39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格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忘了從哪邊看到的(八成又是Yalom那兒),治療關係能再區分為移情、合作同盟以及人與人間的關係這三個層次。而多數時候,我們假裝只有前面兩種關係,也就是治療者是全然專業中立的醫者/分析者/導師之類的腳色。 在更嚴苛的情境下,治療者承認與案主間有較對等的人際的關係甚至會被看成是禁忌、失誤或者是
前陣子有國中生畫了幅「帝王行人過馬路」的諷刺畫得獎,Youtuber Cheap憤怒地撻伐,後來有人把事情扭曲成網紅攻擊國中生,最後流於反智地爭論誰對誰錯。 身為長年關注行人路權的一份子,我懂Cheap的氣憤。有次我帶了一雙兒女過斑馬線,途中一輛汽車迎面而來,我原以為他要停(照法規他應該要停的
前陣子受邀到東吳心理系演講,分享心理師工作的各種可能性。我平時很少拋頭露面,但跟東吳心理系特別有緣,幾年前我也跟學生們分享過,心理師要堅持理想的困難與寶貴之處,當時學生問到「這些跟他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我後來又寫了篇題為<天下無賊>的文章來回應。 這次也差不多,我藉由解釋心理師的工作生態,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姑爹過年期間走了,享年82歲,他走得安詳,僅住了一天院就離世了。我沒有太多悲傷,或許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姑爹身子一直不太好,而且也這麼大歲數了,只是姑爹的離開,也讓我離童年更遠了。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水手,在世界各地跑船。就像普派水手一樣,小時候他總愛秀二頭肌,說可以一下子就變出一顆雞蛋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忘了從哪邊看到的(八成又是Yalom那兒),治療關係能再區分為移情、合作同盟以及人與人間的關係這三個層次。而多數時候,我們假裝只有前面兩種關係,也就是治療者是全然專業中立的醫者/分析者/導師之類的腳色。 在更嚴苛的情境下,治療者承認與案主間有較對等的人際的關係甚至會被看成是禁忌、失誤或者是
前陣子有國中生畫了幅「帝王行人過馬路」的諷刺畫得獎,Youtuber Cheap憤怒地撻伐,後來有人把事情扭曲成網紅攻擊國中生,最後流於反智地爭論誰對誰錯。 身為長年關注行人路權的一份子,我懂Cheap的氣憤。有次我帶了一雙兒女過斑馬線,途中一輛汽車迎面而來,我原以為他要停(照法規他應該要停的
前陣子受邀到東吳心理系演講,分享心理師工作的各種可能性。我平時很少拋頭露面,但跟東吳心理系特別有緣,幾年前我也跟學生們分享過,心理師要堅持理想的困難與寶貴之處,當時學生問到「這些跟他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我後來又寫了篇題為<天下無賊>的文章來回應。 這次也差不多,我藉由解釋心理師的工作生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AI生成真的很厲害,看多了AI文,真的會對自己沒信心!🫠🙃😭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AI生成真的很厲害,看多了AI文,真的會對自己沒信心!🫠🙃😭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