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展出了清代皇家的建築圖說、奏摺與建築師簡介(樣式雷),讓人得以一窺在現代西方建築學系統化影響之前,中國自身建築學的方法與樣式。
1.皇家工程組織
工部:負責政府工程。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工程處(欽派工程處):皇帝欽派重臣親信組成。樣式房:勘查與繪製建築設計圖稿、製作燙樣(模型)與工程監督(最高管理者稱為「掌案」)。
2.程序
草圖到細圖→呈報皇帝的「進呈樣」(圖說)與「燙樣」(模型)。
3.圖學—繪圖貼說
黃色字條:建築物名稱、梁柱數量、尺寸與工法。紅色字條:勘估維修建議。
觀展後,筆者比較古今中西建築學,提出三大差異,分別為圖學差異、組織差異和施工差異:
一、圖學差異
中國之建築圖說,工具方面:從其粗細不一的筆觸可知,當時並未使用針筆,而是毛筆。從線條的對稱、方正可知,當時亦有使用尺規作圖,至於是何種尺規,展覽並未說明。圖示方面:相較於現代圖學標示的比例尺、指北針、材質、修改之雲形線,中國建築圖說尺寸、方位與修改處皆直接以「文字」方式寫在圖說上,如:東面、城牆內壁一尺四寸、貼紅字條標示修改建議。另圖說並未標示材質,僅見於工料清單,如:木植、石料、磚瓦、油飾。相同的是,中西建築圖說皆有平、立、剖面圖。有趣的是,中國建築圖說不僅止於建築,而是包涵水勢圖、接引山水地盤圖等,並結合山水畫技法之表現方式,呈現既平面又立面的獨特透視法。
二、組織差異
展覽中雖展出「清代皇家工程機關分工圖」,卻並未說明各組織之權責分工,如:在京檔房之算房和樣式房與工次檔房之算房和樣式房有何差異?工部負責政府工程與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有何差異?又工部與工程處從字面上亦看不出有何差異?若以現代的權責分工;即業主、設計監造(含PCM)、承造,三級品管之組織,展覽僅列出業主與設計監造之權責(設計、監督、勘估),而未列出承造之權責(竣工圖、施工圖誰畫?後續如何保固?),及是否有第三方之查核機構(勘估處?)。從現有保存的北京故宮可知,當時的工程品質堪稱一流,體現故有的職人精神;即便沒有詳細的圖說,也能配合的恰到好處,背後的默契與專業,令今人多望塵莫及。
三、施工差異
展場僅展示建築圖說,並未描述如何施工。讓人不禁好奇,當初如何測量尺寸?如何對齊(北京中軸線)?如何計算結構?如何搬運材料?工人們的作息為何?如何分工、一年工作幾天?是否有如義大利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在離地將近52公尺(17樓)的空中施工,教堂考量工率及避免工人偷懶,下令石匠一整天都不准由圓頂下來等措施。或是否有發明在地的營建機具,提高施工效率?如:百花聖母大教堂建築師布魯內發明「牛吊車」。又現代故宮的修復,是否遵從古法?當初是否有留下工作報告書,讓後人得以依原樣修復,如:養灰的過程與比例、油漆色號、材料來源等,便於後續檢修。
綜上,在現代以圖示為主的建築圖,回看當時結合文字、山水畫、建築圖說相輔相成的表現方式(可惜沒看到模型),相較之下,現代更加精確、標準、易於管理。然而,施工品質卻並未一併提升,反而逐漸喪失職人精神、技藝。當時的建築師,除需設計,還需通曉風水、工藝(雕龍畫鳳的圖說也是一種工藝),相較之下,現代在專業分工下,設計監造偏向西方建築學,而忽略在地建築學,如:風水或尺寸、方位背後的意義。且僅專注於設計,結果便是,設計估價常與實際施工所需之工料有所出入,導致須減項施工或變更設計。期待未來有更多關於在地建築學的考古、探討與發揚。
《古書復活記》第三集 一家“樣式雷”半部古建史 清代皇家建築師的建築圖檔被“復活”了!【CCTV紀録】
《樣式雷》EP01 既不富麗也不堂皇?皇家宮苑的美學品位究竟是怎麼樣的? ——匠家【CCTV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