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了解人生,你只需要活在其中」——麥特 海格
一次訪問、一段文字、一篇故事、一位人物,尋找生活脈絡,探索生命軌跡。
老實說,從沒想過小游會成為幼兒園老師,甚至結婚生子和育兒,走入家庭生活⋯⋯
大方活潑的 YU 作風洋派,想起以前的我們是會一起用英文交換紙條、互相學習的高中同學,現在的她則是扮演著相夫教子(還有教別人家孩子)的好老師,這樣的轉變著實讓我受到不少震驚。在我的想像裡,嚮往外國生活的她,會是個在各地翱翔的空姐,手拿著咖啡、操著流利英文,偶爾與我們分享異國風情的浪漫邂逅⋯⋯細想這幾年的轉變,究竟我錯過了什麼,讓這些錯過形塑出現在的她呢?為了得到解答,於是我們相約在咖啡廳裡回憶過往,細數過往生活、拼湊著沒有參與到的人生軌跡。
「我小學六年級就決定當老師了。」什麼!我大吃一驚。因為當時對老師的印象產生憧憬,當下就決定未來要成為老師。筆者小學六年級只想著,放假時要看什麼卡通或漫畫來度過歡樂假期。一個單純的理由在她內心埋下種籽,後續也逐漸讓這顆種籽茁壯、發芽——大學選科系時朝著目標,選擇教育相關科系,在還未決定成為哪方面的老師前,先去成人補習班當助教,其中發現比起教導成人,跟小孩傳教(誤)相對容易且可塑性高,幼稚園老師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想不到,洋派的小游意外是個務實派,想想這樣的性格與巨蟹座的她不謀而合。
在台灣,孩子的求學途徑大同小異,若家中經濟許可,一般家長都希望能送小孩到私立幼稚園或雙語幼稚園等,普遍的觀念是私立的(貴的)才能「學到東西」,那公托呢?公托只能算是比較高級的托嬰中心且學不到東西。對家長而言,所謂學到東西是指具體可見的成果,像是唸英文 26 個字母或注音符號等,但小游認為所謂的學到東西不僅如此,舉凡生活規律、性格養成、態度表達等都是成長重要的養分,這些學習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力,大至能影響整個國家社會的競爭力。
「我們希望小孩快樂,但是又不希望他們落後學習」
然而,可惜的是,現階段我們的社會似乎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小孩成長,加上教學環境、師資比例等不完善的軟硬體配置,讓教育翻轉的進度停滯不前。
初入現場的小游對教育充滿理想,她以為課本上的知識與技巧可以運用在教育現場上,但現實總是事與願違。教育現場其實也等同職場,工作需要注意的事,在學校也一樣:文書作業、行政流程、人際關係、各種雜事的積累壓縮了老師的本業——傳遞教育。前幾年的老師生活讓小游不太適應,甚至一度對教育體制感到失望與挫折⋯⋯然而若要實踐理想,唯有不斷累積實戰經驗才有機會翻種的可能。於是,她試著調整心態,除了從私立幼稚園轉到公立單位爭取更多教學時間及課程內容的主導權之外,也試著在有限的條件下實踐自己的教學理想。當然,她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測試對象。
「如果有時間、有資金、有足夠的資源,你覺得還可以在幼兒教育做什麼努力呢?」
「我希望能創造一個可以讓小孩自由玩耍、自由選擇課程,可以快樂成長的空間。」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在日本大阪某間類似森林學校打工的日子。這間學校很特別,學生沒有分年級,每天到校第一件事是先小組討論規劃今天到附近公園的路線,這條路不會只有一條,老師基本上不會幫學生做決定,只會在旁引導,沿途上全權由學生主導。回到學校後,老師會引導學生提問與發表,每次下課前也會一起分享,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小游嚮往的方式(類似華德福教育*或森林小學)。期待未來有一天,小游能夠利用自身的經驗與資源打造屬於自己的幼稚園王國,在這裡有親子餐廳、親子圖書館等,各種讓孩子每天上學時都能感到興奮期待的人事物。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小人物故事 #閱讀進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