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2025年世界博覽會」於昨日盛大開幕,是繼五十五年前「1970年世界博覽會」後,再次回到日本大阪舉辦。不同的是,當時中華民國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有自己的「中華民國館」(由貝聿銘建築師設計),及六十八個邦交國。隔年退出聯合國,日本則於1972年與我國斷交。
如今,我國因非國際展覽局會員國,僅能以「擦邊球」的方式,透過民間公司身分參與,並以場館名「TECH WORLD」暗示臺灣的「TW」為名來自我安慰。
然而,世界沒有一國家叫「臺灣」,更沒有一個國家叫「中華民國臺灣」。按《中華民國憲法》,我國的國號為「中華民國」,而按《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臺灣為臺灣「地區」(指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
上週臺北市長蔣萬安在議會質詢時表示:「要消滅中華民國就是民進黨跟共產黨。」當民進黨政府對外宣稱讓世界看見臺灣時,就是讓世界不再看見中華民國。而當世界一百八十三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遵守其「一中政策」,即否認中華民國,承認中共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時。世界就算看得見臺灣,也是看見中共底下的「臺灣省」,而非「中華民國」的臺灣地區。亦即,擁有主權的是中華民國而非臺灣。
是故,正本清源之道在於,從上至政府,到下至民間交流,統一以「中華民國」(R.O.C:Republic of China)為名,如:我國製造的商品應為Made in R.O.C,而非Made in Taiwan,或護照上應放大R.O.C而非放大Taiwan。
簡單一句「臺灣」,在與外國人交流時,的確較「中華民國」便利。然而,便利不應該以犧牲國格為前提。目前仍然有十二個邦交國與中華民國建交,當我們都自然而然的說著「臺灣」時,中華民國的歷史、精神與文化,將不再被看見,不再被延續、傳承與發揚。
沒有國哪有家?愛臺灣之前,請先愛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