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運動和追劇,對付我的白熊效應

料理、運動和追劇,對付我的白熊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的大腦有個習性:越是要你不要想什麼,你就越會想著那件事情。這就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Daniel Wegner提出的白熊效應。


舉例來說,

我要你不要想著蛋糕🎂,

(比起白熊,我更常想到蛋糕)

腦海反而不由自主的浮現滿是奶油的草莓蛋糕、提拉米蘇或是各種誘人的蛋糕


所以專家要我們教導孩子的時候,試著正面表述,不要說:不要說話

而是正向清楚表達:請保持安靜


這樣的指令,不只對孩子有效,對他人有效,對長大成人的自己也有同樣的效果。


你應該也有這種時候,

明明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想,但腦袋就是不受控,哪裡有困難哪裡去,牛角越鑽越深,硬是把自己困在角落。


如果沒辦法轉念,

不妨試著給自己清楚明確的指令,將專注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對我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料理。

把食材,變成食物,

料理的過程,是五感的體驗

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

專注當下身體的感受

而料理的成果,是另一種撫慰(如果做得好吃的話)

raw-image


時間經過,

將自己與原本煩惱的事件抽離。


時間經過,

避免自己用丹尼爾·康納曼所說的系統一,對事情做反應。


事情可能不會就這麼解決,

但,可以練習有效控制我們的思考、情緒、行動與反應。


除了料理,

對我有效的方法還有騎車和看劇。


運動,是用體力折磨自己的轉換方式

看劇,則是適合沒什麼時間壓力的擺爛法


#學習控制情緒_不要被情緒控制。


與你分享三個對我有效的行動指令,

你呢,都怎麼對付自己鑽牛角尖的時刻?

avatar-img
KT在這裡說
2會員
29內容數
AI應用是否改變你的生活、工作?對我而言,答案是肯定的。KT在這裡說說🤖 我用AI做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T在這裡說 的其他內容
你會選哪一個當助理? 我需要一個助理解決製作上必須精準,但不需技巧的任務。 所以在網路上找到了三個助手。 小小簡單的任務,三個人,三種截然不同的做事風格⋯⋯ ❶虎頭蛇尾型❷不甘平庸型❸需要鼓勵型
孩子參加攀樹師營隊帶來的震撼與成就感,顛覆了父母對於孩子的固有觀念。挑戰常規、放下成見,或許才能給孩子不同的視野與成長養分。
陸續看到不少朋友分享覆盤與與展望 以前我常覺得只要認真過好每一天 檢討隨時進行,何必覆盤呢? 直到不久前 試著用九宮格練習設定明年目標時, 突然領悟, 覆盤的目的不一定是自我檢討 而是整體回顧一整年的累積, 看看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 是否朝著目標前進
你會選哪一個當助理? 我需要一個助理解決製作上必須精準,但不需技巧的任務。 所以在網路上找到了三個助手。 小小簡單的任務,三個人,三種截然不同的做事風格⋯⋯ ❶虎頭蛇尾型❷不甘平庸型❸需要鼓勵型
孩子參加攀樹師營隊帶來的震撼與成就感,顛覆了父母對於孩子的固有觀念。挑戰常規、放下成見,或許才能給孩子不同的視野與成長養分。
陸續看到不少朋友分享覆盤與與展望 以前我常覺得只要認真過好每一天 檢討隨時進行,何必覆盤呢? 直到不久前 試著用九宮格練習設定明年目標時, 突然領悟, 覆盤的目的不一定是自我檢討 而是整體回顧一整年的累積, 看看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 是否朝著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