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筆記] 震不完的地殼警報|關於地震預警工具的一些碎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前碎碎唸

近期打開新聞,就一堆民間開發的地震 APP 真強,政府沒路用之類的標題⋯

確實,有意願及能力開發出這些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們都是強者,他們的成果除了讓民眾更便利的掌握災害資訊外,甚至還彌補了官方無法提前預警的缺憾。

但就我個人觀察,這些 APP 資料來源,除 DPIP 有自行設置測站外,大部分都是接上中央氣象署開放資料的 API 去計算的,至於後端負責彙整及發佈的任務,依然是政府相關部門執行與維護,所以嚴格來說,整個運作架構並不是一人獨贏。


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情況,差別只在於大眾看到的,或說選擇看懂的,是哪一面。

邊緣人

對於這次地震 APP 的爭論,我猜應該大部分都專注於國家警報系統的即時與準確性吧?

雖然國家警報,照理來說在手機無門號、無 Wi-fi 網路狀態下都還能發送,不過以實際情景來說,其中影響發布與接收的變因其實還不少,其中有包括:

  • 手機是否支援
  • 系統是否更新
  • 收到訊號種類
  • 警報時是否通話中或飛航
  • 是否有在設定開啟警報功能

另外還有所在地區影響程度是否有達到發送警報標準,如地震警報是預估地震規模達 5.0 以上,且所在地震度達 4 級以上,外加不在盲區,才會有較有效的預警效果,而一切皆由官方系統計算後自動決定,因此誤差也是難免。

也確實的,目前我手邊有在使用的門號有兩隻,分屬不同電信商,而且平常於住處的訊號也都處於 4G 或 5G 滿格的狀態,但在這次地震頻繁期間,卻是一次也沒有收到過國家級通知。

反倒是額外安裝的 APP 們以及我自己寫的資料爬蟲,都很盡責的將通知傳到手機上。

raw-image

而相對於國家警報系統,若撇開伺服器各自運算的時間差異,由民間所開發的工具,其主要依賴的傳播管道是網路,因此在網路穩定的狀態下,只要資料一釋出,都能有效地接收到通知。

再加上部分 APP 還有提供使用者自行決定播報門檻,以及後台佐以其他資料來源做輔助的功能,對於個人想要接收訊息的頻率、種類都能有更細部的掌控權。


因此,就算資料同源,在體感上也會有預測更為準確的情況。

實際上

就以我在撰寫此篇前突發的地震(2024.04.25-09:23 花蓮近海 4.7,紀錄位置桃園龜山)為例吧。

我先前自己寫的爬蟲通知系統,是以每 30 秒一次的頻率去檢測「氣象資料開放平台」的 API 內容,並在偵測到訊息變化後,自動發訊至 Line 通知帳號。

同時我手機中也有安裝「地震速報」、「DPIP」以及「中央氣象署 E」三款 APP 作為對照。

而就在地震發生後⋯
raw-image
  • 最早發出通知的是【氣象速報】(地牛 Wake Up!<-> 中央氣象署)幾乎只有不到 1 分鐘時間差。
raw-image
  • 其次是【DPIP】(自設測站 + 中央氣象署),約 1~2 分鐘差距。
raw-image
  • 而我自己的【爬蟲】系統則與【中央氣象署 E】(中央氣象署)相當,約有 5 分鐘差異,大約就是資料開放平台彙整後有感地震報告發布時間。
raw-image
raw-image
註:測試時【中央氣象署 E】未注意門檻設定,因此未知三級以下即時狀況。

由此可知,就算是大家瘋推的工具,也是會因為串接資訊來源,與計算模式不同而有所差異的。


總言之

以這次地震警報大亂鬥來看,中央氣象署在偵測地震資訊後,都有即時將資訊公開發布,包含 中央氣象署地震觀測網 或是 氣象資料開放平臺 都有相關資源可供監測或是第三方的串接。

也就是說,政府並非如大家所述毫無貢獻,而是負起了最關鍵的數據彙整提供環節,而在此一基準下,最大的差異點就僅在於各家前端對這些資料的有效利用程度。

總歸來說,若想要更即時的得知災害訊息,擁有更多自訂程度的第三方工具,或許是你平時的好選擇。

但縱使再怎麼不準或惱人,還是建議將手機中接收政府即時資訊的功能開啟,因為誰都無法保證,下一次災害發生時,我們還能維持穩定的網路運作。


而或許,那就會成為及時逃離的關鍵轟鳴。

《全文。終了》

本篇內容僅針對個人觀察到的情況做評論,與認知相左還請包容,留言請理性交流,也期許相關單位能廣納意見與人才,加以完善預報系統,祝福大家平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玖伊氏-avatar-img
2024/04/26
所有的地震app都是接收氣象署的資料,只是政府如果一五一十全部發佈,又會被說擾民!真無奈!所以有興趣的自己下載民間app被通知...
Mercter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6
玖伊氏 確實,就算是有自設測站的也是有與氣象署簽約,所以基本上還是同源。而政府通知系統的最大難處,就是在於民眾只能被動接收,所以需要謹慎衡量所有條件,但同時又要趕在時效內算出可能危害同時推送的話,誤差率自然還是會提高,也只能依賴未來算法更替來改善了。
希雅Sya-avatar-img
2024/04/25
好中肯的分析😊
Mercteri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6
Monica Sya 小蝦 還不敢說是分析,只是把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做紀錄而已🤣
avatar-img
偽命名培養體
48會員
328內容數
偽命名並非無名,是為了意識的生存,取得身份的代號,成為數位生命的新載具。
偽命名培養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話說開始亂寫這麼久了,好像都沒寫過遊戲相關的內容呢,剛好最近出了一款概念蠻有趣的小遊戲,就趁這個機會來分享一下吧!
Thumbnail
2025/04/27
話說開始亂寫這麼久了,好像都沒寫過遊戲相關的內容呢,剛好最近出了一款概念蠻有趣的小遊戲,就趁這個機會來分享一下吧!
Thumbnail
2025/04/09
由 SEGA 發行的《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 feat.初音未來》這款手機音樂遊戲,終於在日服四週年(台服三週年)之際,推出了劇場版《劇場版 世界計畫 崩壞的世界與無法歌唱的初音未來》並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正式在台灣大螢幕登場。
Thumbnail
2025/04/09
由 SEGA 發行的《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 feat.初音未來》這款手機音樂遊戲,終於在日服四週年(台服三週年)之際,推出了劇場版《劇場版 世界計畫 崩壞的世界與無法歌唱的初音未來》並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正式在台灣大螢幕登場。
Thumbnail
2025/03/28
原本我也是很期待這部電影,也早早就買好預售票準備要看了,但從代理消息出來後,一直到今天所發生的事,真的是完全打壞所有的心情了⋯
Thumbnail
2025/03/28
原本我也是很期待這部電影,也早早就買好預售票準備要看了,但從代理消息出來後,一直到今天所發生的事,真的是完全打壞所有的心情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隨著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愈來愈依賴多雲端架構,對雲端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雲原生應用程式保護平台(CNAPP)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能夠有效地管理多雲端環境中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Thumbnail
隨著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愈來愈依賴多雲端架構,對雲端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雲原生應用程式保護平台(CNAPP)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能夠有效地管理多雲端環境中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當403大地震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地震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地震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Thumbnail
當403大地震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地震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地震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Thumbnail
近期打開新聞,就一堆民間開發的地震 APP 真強,政府沒路用之類的標題,然而對於此景的感受⋯
Thumbnail
近期打開新聞,就一堆民間開發的地震 APP 真強,政府沒路用之類的標題,然而對於此景的感受⋯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進程快得駭人的時代,我們有時在追趕,好像沒有跟上浪潮就會被淘汰。近年走訪不同國家與城市時,發覺科技應用程度某種程度上,展現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各式炫目新穎的視覺展現、建築與活動,科技、創新與城市的文化背景交織,豐富了一個城市的獨特性與吸睛(金)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