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音機到手機:我們的「災難傳播」有進步嗎?

2024/04/26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raw-image


二戰前夕,1938年10月30日,美國CBS廣播電台正在播送「新聞」:

記者嘗試描述一個難以形容的怪物、乘著飛碟降落地球,現場充斥爆炸與尖叫聲…有未知生物入侵紐澤西了!上百萬美國民眾因此恐慌起來,警察局電話被打爆、人們忙著準備「戰時物資」,因為大家都堅信災難已經來臨。

這是CBS的廣播劇《世界大戰》,一切都是虛構的,而且過程中一共播送4次「純屬虛構」的免責聲明。但是,人們都相信了,社會陷入混亂。

覺得很荒唐又愚蠢嗎?但當時是收音機的黃金年代,廣播是人們接收資訊、瞭解世界的重要管道,如同現在的網路一樣,媒介上的一切幾乎就是每個人的全世界。再回頭想想4月初的大地震,當你看到「新北停班課」、「龜山島斷頭」的新聞時,是否也曾有一分秒覺得「大難臨頭」了?

傳播媒體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關鍵途徑。當災難發生時,傳播媒體不僅「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傳播媒體還「建構」我們對災難的想像,我們也仰賴它來「感知」災難的嚴重程度。這次,我們要談談「災難傳播」的概念:傳播媒體在災難裡扮演什麼角色?傳播科技的變遷又帶來什麼改變?


文長,但別怕!這樣看少負擔:
找有興趣的數字標題0️⃣→看內文→延伸閱讀



焦點快報

-你怎麼評估「地震有多嚴重」?地震當下你為什麼「看新聞」?


1️⃣ 地震發生了!你怎麼評估「地震多嚴重」?

2024年4月3日早上7點58分,台灣發生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由於中央氣象署預測震度未達標準,雙北在內共6個縣市的民眾都沒有收到緊急警報,事後雙北震度達到5弱,讓許多民眾質疑「為什麼沒警報?」。這很有趣,因為「警報」本身也算一種傳播媒體,所以「沒警報」似乎在第一時間暗示地震不太嚴重,但是這又與我們的實際感受有落差。為了要解決這個不協調,也就是我們還是想試圖感知危險程度、評估災難風險,這時「從傳播媒體接收資訊」的需求就油然而生——在地震之後,打開社群媒體與新聞媒體猶如反射動作。

進一步分析,在災難發生後,其實每個人的風險感知都不一樣,比如對當天的臺電人員來說,他們當下的關注焦點不是逃命、也不是地震造成多大災害,因為他們就是防止災害擴大的關鍵角色,也就是,他們當下就是要避免出現大停電,他們的風險感知來自電網動態。

但對多數的常民而言,災難發生後,若我們處於安全狀態、身邊也沒有出現嚴重災情,當下的體感便無法準確的幫助我們感知危機、評估風險,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傳播媒體,先「與親友聯繫」確認親朋好友的安全,再「透過災情資訊」來定錨這起災害的嚴重程度,甚至進一步評估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如海嘯、交通安全等)。

也就是說,災難發生後,傳播媒體所提供的訊息,不僅會建構人們對災難的認知與想像,更是人們感知與評估災難的重要途徑。

raw-image


2️⃣ 「新北停班課」、「龜山島斷頭」這兩個錯假訊息是怎麼發生的?

舉例來說,當你正想透過新聞媒體提供的消息來評估地震嚴重程度,這時你看到「快訊/7.2強震!新北市府宣布:今停班停課」的消息,一方面你可能會覺得這很重要,因為你正在出門上班上課的路上;另一方面,當都會區新北都決定停班課,也就暗示災情可能並不小。接著,你又看到「全台狂晃!規模7.2強震 宜蘭龜山島『龜頭斷了』」的新聞,一方面你可能會覺得有點逗趣,但另一方面出現這麼大的地理景觀崩塌,顯見地震真的很大,暗示著災情可能不會太小。

以上都是當天被廣泛傳播的「錯假訊息」,但有趣的是,發生原因可能不僅僅只是「記者素質差、都不查證」這麼粗暴簡單而已。

raw-image

📌「新北停班課」:其實是記者被網站陰了?

當天早上約莫9點,ETtoday首先發了快訊指出「新北停班課」,引起其它媒體(包含中央社)跟進報導,最終遭新北市府駁斥是錯誤訊息。事實上,新北市政府官網上真的有「新北市今(3)日停止上班及上課」的消息,只不過這是去年8月3日卡努颱風的消息,但公告中並未明確提及颱風或地震字眼、也未有明確發佈年月日,再加上網站上的「天氣小工具」會明確指出當天年月日,以致於記者及大眾誤會,後來官網更一度因流量過大而無法進入,導致查證困難。隨後消息被證實為假,則是媒體進一步向新北市政府的實際查證,才發現這場烏龍。

這場烏龍應是「搶快」+「查證不全」+「官網設計不良」釀禍,因為媒體為了第一時間把消息散播出去,只先憑官網公告就發佈消息(網站又設計不良),導致資訊尚未被完全核實就已發佈(向官員查證應同步進行中)。另外,從該公告寫著「經北北基共識」字眼,即是一個可能突破口,也就是記者應同步查證台北、基隆是否也停班課。

看到這裡,你覺得誰對?誰錯?記者當然有責任,但記者也有他們的苦衷,在災難發生當下一切資訊都相當混亂、查證困難,要既即時又準確的傳達消息,並不是容易的事。然而,這次的事件告訴我們「多方消息來源」的重要性,即便是官方網站的消息,也可能出現錯誤或誤導,有種「2023年劉文正之死」的既視感——記者沒有不努力查證,但查證手法還需要更縝密精進,尤其在災難當下更是如此。

📌「龜山島斷頭」:「網友說」新聞,限制記者查證能力

當天地震發生沒多久,網路有民眾拍下龜山島畫面,流傳「龜山島斷頭」的消息,隨後被TVBS等媒體轉載報導後引起軒然大波;後來,經當地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頭城區漁會等單位反駁,只是「小規模土石坍方」,並沒有斷頭,顯見原本的消息錯誤。

這起事件彰顯當今「網友說新聞」現象的弊病,也就是新聞媒體經常轉載網路內容,雖然記者可能有辦法直接接觸到原PO,圖片也會標示「翻攝網路」、「讀者提供」,但記者畢竟沒有親臨現場,難以完善事實查證與判斷的工作,就會出現類似這次的狀況。同時也可以想想看,如果「龜山島斷頭」的錯誤訊息只是在網友間流傳,而不是被主流媒體轉載報導,是否還會產生一樣大的漣漪效應?

由此,我們就可以看見主流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與責任,特別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這項責任與影響力就變得更為沉重。


3️⃣ 災難中媒體的矛盾性:我們為什麼需要?為什麼不滿?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發現我們在災難發生的當下,其實非常需要媒體,不論是告訴我們「現在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有什麼災情與後果」、「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以後可以怎麼做」等等。也就是說,媒體其實是我們與災難之間非常重要的「中介」,我們必須從媒體所呈現出的景象來認知、感知災難的各方面,畢竟我們可能沒有感受過「樓塌」、「樓歪」,但我們卻都能用媒體提供的視角去理解這些處境。

另外,當我們身處在危險之中,我們更容易相信媒體所提供的一切,不僅是因為那是我們知悉環境的重要管道,更是因為我們會抱持「寧可信其有,真的發生就完了」的恐慌心態;也就是說,在災難發生時,媒體的一舉一動都會對社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媒體的責任也應該更大、更謹慎,不可與承平時期相比擬。

我們對媒體的不滿大概也源自於此。一如上面的2個例子,媒體有心或無心的一個錯誤,就會嚴重影響每個人對災難的感知、甚至是應變措施,所以當媒體出錯,可能就會讓我們誤判災難的強度,進而蒙受損失。

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再怎麼不滿媒體表現,現實的是,我們都脫離不了媒體、我們需要媒體,那麼,重點就得放在「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媒體」以及「媒體應該如何改進」這兩個方面。


4️⃣ 順帶一提,這次「外媒」特別關心台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次大地震似乎廣受到外媒的關注,甚至國際媒體都派駐記者第一時間搶進花蓮重災區報導。比如,美國CNN、英國BBC及衛報都在網站頭版報導台灣的地震災情,其它如半島電視台、美聯社、路透社等外媒也都持續推出相關報導。

這當然有幾個原因,第一是近年來隨著香港在言論自由方面的收緊,讓許多原本派駐香港的外媒轉往台灣;第二則是美中對抗框架下,兩岸之間的問題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像是《經濟學人》就把台灣形容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自然提高;第三則是經濟因素,因為台積電、輝達等科技產業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動能來源,若台灣出事將嚴重牽連全球經濟體系。

這些外媒在報導地震之餘,他們究竟還心繫著什麼?從BBC在當天地震發生3個多小時後,以「台灣為什麼對世界經濟這麼重要?」為題報導,大概就可以嗅出外媒關注的主要切入點,離不開這幾個關鍵字——經濟、台積電、晶片;尤其CNN強調「台積電晶片集中在台風險高」,就顯見外媒的核心關切與半導體供應鍊脫不了關係。另外,路透社也特別關心花蓮空軍基地裡F-16戰機的受損情況,他們也指出這些戰機對台海局勢的重要性,也可看出外媒亦從地緣政治切入。

raw-image


解讀焦點

-關於「災難傳播」,你沒想過的「媒體角色」與「記者處境」

1️⃣ 災難裡,新聞工作者的「角色」

政大傳院教授許瓊文在2022年出版的《台灣電視新聞60年》一書中,以「災難新聞的過去、現在、未來」為題撰寫專文,當中解釋「傳播媒體」在災難之中的角色,有以下幾個特徵:

📌媒體不只是工具,更是行動者

面對一場災難,媒體不只是預警、報導災難損失或傷亡、傳遞感官新聞及口水戰的工具,事實上,媒體在事前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災害的風險、在事中可以幫助我們應變與降低傷害、在事後可以幫助我們重建及預備下次災害。簡單來說,媒體其實具有「預備」、「應變」、「重建」、「減災」這幾個功能,可以作為災害風險管理的主動行動者。

在「預備」方面,也就是在事前提供災難風險的知識及資訊,教育人們瞭解如何適當應變災害,例如呼籲常備避難包、介紹避難地點及避難方式、簡易房屋結構檢查教學等;在「應變」方面,就是在災難發生後提供災情回報、告知風險地區、提供相關應變消息,例如報導樓倒等災情地區實況、告知山區危險性以避免人員進入等;在「重建」方面,即災難發生後,報導重建規模、協助募款、提供支持服務資訊、監督政策變革,例如盤點受損規模、協助號召善款、轉知心理諮商服務、科普PTSD、督促建築法規精進等;在「減災方面」,其實就是完善上述功能,目的在提供足夠知識、做好監督、盤點政策及資源等,盡可能讓社會對當下或未來災害做最好的準備、應變及資源調度,例如當新聞能即時告知災害風險,便能有效調度資源與減少人員持續進入風險區。

📌媒體的專業性與影響力是災難管理的夥伴

雖然進入網路時代,「生產者」的角色不再被媒體機構壟斷,人人都可以即時的把所見所聞分享出去;然而,媒體機構不但具有更多的資源(如人力、SNG車),其所遵循的一套編採體系(記者—編輯—主管)與專業規範(如內容需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建設性)也可以比自媒體消息更有效確保資訊的正確性。

另外,媒體機構對社會的影響力還是比自媒體來得更廣泛,畢竟根據2023年NCC的傳播調查報告顯示,台灣觀眾主要接收新聞的管道,最主要還是來自有線電視,即便不是真正從電視機觀看,大家也是從YouTube、App、FB、Google等地方,觀看由「傳統媒體機構」產製的新聞。又或者,前面提到「新北停班課」、「龜山島斷頭」這兩起事件,也都是在主流媒體轉載後,才真正廣泛傳播給大眾、引發議論。

由上可知,媒體機構本身所具有「大範圍且不中斷蒐集資訊的專業及資源」、「廣泛滲透到社會各地各階層的影響力」這兩個特性,都再再說明災難發生當下,媒體有助於盤點資源、統合資訊,是協助好好面對災難的關鍵夥伴,而不應是社會對立面(亂源)。

📌媒體的「議題設定」、「框架效果」是大家風險感知的窗口

每天發生無數事情,不可能全被寫成報導,因此媒體如何「挑選」事件,便會形塑我們如何理解「今天發生什麼事」,這就是所謂「議題設定」,比如在4月3日除了「大地震」之外,「黃子佼購買創意私房影片」也是當天另一個大新聞,但當天新聞多專注在地震,以致黃子佼事件是在隨後幾天才廣為人知。簡單來說,新聞有說的我們才會知道、才會覺得重要,那些新聞沒說的往往少為人知,甚至因而被忽略。

另外,某個事件經過媒體議題設定後被廣泛報導,仍然存在許多不同的切入角度,比如同樣報導地震,新聞可以講「父母英勇犧牲自己、保護小孩」的動人故事,新聞也可以檢討「歷年倒塌大樓具備哪些共同結構特徵」的批判報導。這些不同的報導切角,會在我們理解事件時,發揮引導、啟發、限制等效果,這就是媒體的「框架效果」。

回到災難的情境裡,「議題設定」的效果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何評估整體地震的嚴重性,也會引導我們關注哪些地區特別嚴重或不嚴重,例如我們通常隨著新聞在一段時間不再報導災情後,默默覺得「災情結束」,但實際上搜救或重建往往耗時更久;「框架效果」則會影響我們在應變、檢討、預防災難上的思考,比如我們需要關注或在意什麼?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明星災區」現象可能導致評估風險的偏誤

議題設定在災難傳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明星災區」現象,也就是有一些地區往往會被媒體「推測是重災區」,或者「假設最能呈現災難樣貌」,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及報導。這可能造成「甜甜圈現象(donut effect)」的問題(《台灣電視新聞60年》,頁178),也就是真正嚴重的災區因為通訊或交通中斷,無法得到救助、資源,導致媒體無法有效地提供大眾災情的實際模樣,進而可能加劇傷亡。

舉例來說,2005年海棠颱風重創台東太麻里,但當時媒體鮮少報導,於是2008年莫拉克颱風時台東成為明星災區,於是媒體才有機會拍到「統帥飯店倒塌」(當時已撤離,無傷亡),然而當年屏東、嘉義等地災情比台東更嚴重,卻缺乏媒體關注,像是小林村在8月9日遭土石侵襲,但直到10日《蘋果日報》才首度報導。許瓊文也在書中指出,即便都在台東,因為市中心充斥具「影像衝擊力」的畫面,受媒體青睞、成為明星災區,災損相對嚴重的大武鄉、達仁鄉因為交通中斷,導致災後一週內的新聞相當稀少。

明星災區是一種媒體現象,但不代表僅有媒體需負完全責任,因為通訊及交通是否通順無中斷、媒體常規的限制(如災難剛發生,應該把記者派去哪?)、閱聽人喜好(電視媒體需要畫面、閱聽人也喜歡「好看」的新聞)都共同塑造這個現象。重要的是,這個現象凸顯出媒體在災難之下的關鍵角色及影響力,牽連在環節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也有改變的能力。

raw-image

2️⃣ 災難裡,新聞工作者的「實際表現」

大體而言,許瓊文指出台灣媒體大多著重在「災害應變」,而「減災」、「預備」、「重建」等方面則較少著墨,也就是,以時間軸來看,台灣媒體只專注在災難發生「中」的報導,卻經常忽略「前」與「後」,可見「災難傳播」的概念不夠完善深植於台灣社會中。

暨南大學東南亞系教授張春炎在2018年的研究,實地訪問23位參與重大災難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希望瞭解他們如何產製災難新聞。研究發現,由於電視新聞的產製非常仰賴「新聞常規」來確保每日新聞產製的順利進行,如「記者—編輯—主管的明確流程分工與守門」、「明確新聞路線分工」、「每日從報紙或既定人脈挖新聞」、「文字/攝影記者固定搭檔合作」等特徵;但是災難會嚴重打亂或阻礙常規的進行,像是「SNG現場直播將削弱主管對新聞專業的把關與內容的守門權力」、「需跨路線支援災區,且新聞分工變得瑣碎(採訪者不是產製者),可能導致新聞錯誤」、「記者面臨『在災區找新聞』的龐大壓力,且難確認消息來源可信度」、「大量訊息湧入,但警消或官方單位無法即時證實,導致正確與即時的兩難」等。

簡單來說,災難會嚴重衝擊攸關新聞品質的產製流程,導致專業守門、事實查證變得更加脆弱,因此災難新聞的問題可能不在「記者個人」,不是某個記者有多嗜血、無能,反倒是源於「新聞產製流程的系統性錯誤(或限制)」所造成。

另外,張春炎也發現「商業媒體恐怕會一直重蹈覆轍」,因為其所遵循的價值觀與常規即是商業與收視率導向的,「快」、「低成本」、「畫面先於資訊」、「八卦與淺碟化」是這類新聞的必然特徵。也就是說,災難不是憑空讓商業媒體變得糟糕,只是加劇上述特徵的嚴重性而已,因此若我們期待在災難中,媒體能扮演「貼近事件本身」、「具災難管理精神」的角色,必須把希望放在服膺公共價值的媒體身上。

延伸閱讀:
卓越新聞獎》三立新聞親自分享災難新聞製作經驗|https://pse.is/5th2bz


3️⃣ 災難裡,新聞工作者的「真實處境」

把災難新聞做好,很重要,但要做好災難新聞,並不容易,尤其記者在災難的第一線,不僅工作壓力大、身心壓力也大,而且得面對許多未知的挑戰。三立新聞台副總監王若庭曾分享,記者在災難現場,除了必須先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持續追蹤最新消息外,他還必須思考新聞怎麼做、要訪誰,找到受訪者後還得思考,要問什麼問題、要怎麼問問題,還深怕被批評「沒有同理心」。

raw-image

在路透社擔任記者的Yimou Lee在臉書分享,記者不是把痛心的話寫進報導、把受傷的靈魂拍入鏡頭,做完新聞就回家,他在災難現場經歷的一切,都已成人生的一部分,會陪著記者吃飯睡覺。他強調「記者也是人」,不論是目擊慘狀、拋下親友、工作需求而得不斷回憶等,這些記憶會不斷圍繞著記者,對記者的心理壓力與創傷不亞於災民與救災人員,但卻鮮少被關注。

不難想像,上面我們先是指出媒體在災難下的重要影響力與角色,也瞭解災難如何衝擊記者新聞常規、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而這種種壓力最終都會聚集在第一線的新聞工作者身上:那些不能拍的、要上馬賽克的景象,不但真實發生在眼前,記者不只不能退縮,還要繼續挺進、把新聞做完,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得把新聞做好,因為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後續的發展。


4️⃣ 從921到403,台灣「災難傳播」有進步嗎?

raw-image

許瓊文以台灣電視新聞60年為軸線回顧台灣的災難傳播進程。在「老三台時期」,因為商業競爭不激烈,整體而言較少出現以刺激感官為目的報導、播報時也沒有手勢,甚至有時連現場音都沒有、僅有記者旁白,不過此時的報導多著重於表象,鮮少提到災難的應變措施(如提醒民眾嚴防淹水);在「有線電視加入」後,商業競爭變得激烈,導致報導同質性高、訴求感官刺激、流於八卦與社會新聞,像是會刻意拍攝遺體、形塑臨場感、強調情緒(如受害家屬眼淚)等,而此時氣象主播任立渝善用手勢與口語化播報、增添展演元素,也成為風潮。

「921大地震」是台灣電視新聞第一次遇到重大災難,因此當時大量動員記者到災區已影響救災,且報導皆以競爭與感官新聞為主,缺乏救災、安撫、促進重建的功能,而且政府也未正視媒體防救災的功能,以致媒體缺乏完善資訊管道。在「921之後」,因為受到大災難洗禮,加上市場更競爭,台灣災難新聞面貌轉變:《蘋果日報》讓災難新聞更加商品化與綜藝化;SNG現場直播變得興盛,改變過往新聞產製流程與新聞價值選擇,而近年網友也透過網路參與現場直擊浪潮;媒體「挺進災區」蔚為風潮,透過獨家畫面爭取觀眾支持;媒體出現「子母鏡框」在廣告時仍繼續播放災難現場畫面;媒體也發明「致敬短片」,以充滿情緒與戲劇張力的方式,向救難人員致敬並安撫災民。

如今,網路出現打破「電視新聞作為災難下最即時的媒體角色」,不論是大眾透過社群媒體,得以小區域、跨地區、幾近即時散播現場畫面、聯繫溝通,就連網路新聞媒體也能利用其「大眾」的特色,即時把新聞傳播出去。整體來說,如今媒體在災難中的通報、防災、預警等功能漸趨完善;但是,這也導致「錯假訊息」更容易流竄,或讓品質堪憂的「三器新聞」如日中天。

初步觀察403大地震的媒體表現,會發現在報導技巧上已不太出現刻意拍攝遺體、阻礙救災的狀況;而資深媒體人陳秀鳳也觀察「2021太魯閣號事故」指出,當遺體移出時,所有媒體皆把攝影機往後轉、退出採訪區,尊重罹難家屬;許瓊文也曾表示「台灣媒體有慢慢進步」,不僅不會直接問受害者感受,近年媒體對原住民、同志、少年犯罪等議題的報導,都可看出如今新聞實務上比以往更注重人權。不過,感官主義、同質化、缺乏防救災功能等現象仍然存在,尤其「使用三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進而造成不實訊息快速傳播,就連美國《時代雜誌》這次報導台灣地震時也錯用網路上的不實訊息,再次顯見「網路」、「網友」、「平台」等元素有越來越沉重的傳播角色,以及責任。


洞悉未來

-當災難發生時,媒體除了「傳遞資訊」外,還可以/應該做什麼?


1️⃣ 媒體可以做什麼?

上面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媒體的應然與實然,接下來我們從具體案例分析,指出台灣媒體可以改善的地方。

raw-image

📌不同災難階段,媒體的責任

災難基本上可以分為4個時期:平常期、警戒期、發災期、恢復與復興期。在「平常期」,媒體的目標是預防災害,所以媒體應該讓民眾具備必備常識與應變須知,同時也可以監督政府的防災規劃;在「警戒期」,如颱風即將登陸、震波即將抵達時,媒體要發揮警示的作用,讓相關人員知道應做應變,並預估可能災損;在「發災期」,媒體要提供緊急對策,包含疏散行動、災情彙整、安全資訊等,協助民眾有足夠資訊做好風險感知與因應;在「恢復與復興期」,重要的是協助民眾重建家園、恢復生活,此時要提供生活資訊或相關支持資源,如政府政策、保險理賠、身心健康衛教等。

由上可知,媒體的工作不只有在災難發生的當下才開始,而且即便災難結束,媒體也還是有很重要的工作,包含重建與預防;換句話說,我們其實很需要媒體,除了資訊,還有它的陪伴,我們需要它們前瞻地給予建議及協助。於是,媒體其實是需要「事前準備」的,因此許瓊文建議台灣媒體多針對災害做準備,像是新聞棚內演習、災難記者的進修(瞭解潛勢災區、災害類型、應變流程等)、駐地記者培養人脈等。

📌創傷報導有三幕

達德新聞中心(Dart Center)心理學家Frank Ochberg指出,第一幕是「報導事件本身」,即發生當下除了報導事實,血腥與戲劇性也很重要,展現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接著,第二幕關注「受害者」,與第一幕不同的是此時要有更多資料、更有新聞價值、具正面意義的故事,主要報導受害者遭遇的情境與細節,因此與感官主義的報導不同;最後第三幕則是「告訴人類無情的毀滅」,媒體有責任告訴閱聽人「我們面臨什麼?我們該如何面對與解決?」。

也就是說,災難發生當下,媒體報導出現激情、淺碟、同質的特徵,其實情有可原,而且某程度上也是重要的;但隨著時間軸慢慢展開,媒體不僅更有餘裕,也有責任去找到更多細節資訊,做出有建設性、有深度的報導;而當災情大致緩和,媒體更需要持續扮演重建、檢討、預防的角色,像是檢討各界應變措施、法規政策設計等來促成改善,才能真正達成減災目標。

📌週年報導除了「紀念」,還有更重要的事

「週年紀念報導」是新聞媒體常見主題,但許瓊文比較日本NHK跟台灣媒體的週年報導內容,發現台灣大多報導「檢討政府無能」、「民眾的悲慘故事」,不同於NHK會從災民心靈重建出發,追蹤100位災民的復原情況。效法NHK,週年報導除了「檢討以促成進步」、「回顧以警惕世人」這兩種功能外,媒體還可以陪災民一起解決問題,讓他們的困境被社會大眾知道,也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舉例來說,媒體在週年報導時,可以「追蹤災民復原情況」給大眾知道,也可以「讓災民瞭解他們的處境(如PTSD)是正常的,且他們有哪些求助管道」。

📌做好災難新聞的訓練與準備

政大傳院、卓新基金會在2012年發佈台灣第一本「台灣災難新聞記者採訪手冊」,希望幫助記者瞭解,在災難發生的前中後有哪些先備知識、需做哪些準備、如何應變緊急情況等,當中除了對記者採訪民眾有所規範外,更重要的是,也花不少篇幅關心記者自身安全與身心健康。這份手冊主要參考BBC、NHK等國外媒體資料,也訪談輻射醫學專家、赴日採訪的記者,從中提取經驗。

記者採訪時應遵循什麼規範?許瓊文指出,「徵求同意」是基本的,應採用性侵害或兒少報導的高標準;再者「節制」也很重要,即不應所有素材通通納入報導,反倒需考慮當事人的感受與人權,將心比心,即便素材來自第三方,也不能毫無責任的引用;接著是「不以渲染的手法報導」,也就是感官主義手法,如此除了激起收視率,可能會傷害到當事人,災區以外的民眾也無法從中得到實質資訊或教訓;最後,媒體要幫助「災民創傷後成長」、「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延伸閱讀:
台灣災難新聞記者採訪手冊|https://pse.is/5u8e4l

📌串接氣象署「地震速報」蓋台資訊

地震發生時,你有沒有在新聞上看到蓋住畫面的警告?這其實是頻道業者「自主」跟中央氣象署簽訂合作協議,在地震發生時立刻提供資訊給電視台做消息的傳佈,達到即時預警的效果。根據2018年資料,目前僅有三立、東森、TVBS、中天、中視、大愛這6家電視台與氣象署合作提供這項服務,因此同年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希望強制全電視頻道加入「地震速報」訊息即時蓋台播送功能。

當時有關部會都做出回應,也開了一場協作會議,邀集政府、提案人、業者等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解方,最終受制於缺乏法源依據、無法強制業者投資等因素,最終決定仍維持現狀,鼓勵業者自主與氣象署合作。不過,該場會議其實有討論出更多不同的解決方案,有些甚至曾試著執行過,如果有興趣瞭解,可以點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PDIS》電視如何加入地震速報?協作會議拼出可能解法|https://pse.is/5u8jcc


2️⃣ 大眾可以做什麼?

raw-image

📌避難,要帶收音機?還是手機?

除了在車上,你還知道「收音機」長怎樣嗎?如今還會「聽廣播」的人已經少了許多,更何況是用「天線」聽廣播,甚至現在大多數的手機,都已經移除AM/FM廣播功能。不過提到避難,「收音機」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備,主要是因為發射站建置容易,即便因為災難造成原先機台毀損,仍可以迅速重置,加上傳播範圍廣泛,讓佈達緊急消息或資訊相對容易且有效益,更重要的是,收音機續航力極高,在避難時較不會遇到無電可用的窘境,因此「收音機」一直都被含括在防災包的選項裡。

然而,回想這次403大地震,你身邊還有收音機嗎?大概沒有了吧!多數人應該都帶著手機,頂多再拿顆行動電源避難。當然,在未停電、斷訊號的狀態下,手機作為避難的資訊來源,比收音機能做到更多事,儼然是更好的避難夥伴,不僅互動即時、雙向,還能夠依據個人需要找到相應資訊,尤其4G手機都配備「災防告警系統PWS」,政府可以即時、大規模傳播,並確保大家都能收到緊急訊息。不過,當出現大規模停電,或者基地台嚴重毀損,以上都不復存在,比如這次花蓮太魯閣地區就遇到這個狀況。

此時,「低軌衛星」便派上用場,這是透過地面設備透過衛星取得網際網路連線,再轉換成行動訊號提供當地網路訊號支援,取代毀損的基地台功能,提供網路服務協助救災通訊。數發部這次就出動低軌衛星設備協助花蓮太魯閣救災,最終成功協助當地救災人員做救災聯繫,也提供受困民眾使用;事實上,低軌衛星也曾在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時,大力協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攻擊。

看到這裡,不知道下次遇到地震等災難時,你會帶著什麼避難?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兩者各有優缺點,收音機功耗低、技術成熟,而手機功能豐富、使用靈活,或許最好的方式還是兩個都準備、都記得攜帶,可能在危急時刻保你一命。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發現,「通訊」其實也是救災與減災非常重要的一環,而部屬衛星通訊等新興科技,也是完善通訊韌性很重要的一步。

延伸閱讀:
聯合新聞網》低軌衛星如何用於403地震救災|https://pse.is/5uhjxn

📌媒體素養像存股,「是賺是賠」災難當下見分曉

平常我們一直談的媒體素養,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如何判讀資訊」,而當災難發生時,這將非常直接地影響我們,包含我們怎麼感知災難,以及怎麼避難。為了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後悔莫及,有3點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第一,平常就建立「可信賴的媒體清單」。

有句英文諺語叫「you are what you eat」,其實在媒體素養裡就是「you are what you READ」,你每天所接收的媒體內容,將會建構你的認知、形塑你對世界的理解,最終將把你打造成「某種格調」的人,例如你大概很好想像,每天看「中時中天」的人跟每天看「民視三立」的人,他們對政治事件的理解肯定南轅北轍。因此,我們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媒體清單,加強對清單中媒體所具特質的掌握(是否容易出錯、是否較訴諸感官等),讓危急情況發生、資訊相當混亂時,有我們比較熟悉的浮木可以抓住。

第二,加強對不同媒體的「心理準備」,避免錯誤期待。

你能想像「ETtoday」發8000字的解釋報導嗎?你能想像「報導者」發300字的快訊報導嗎?很難,因為他們的取向不同,新聞特性也完全不一樣!「新聞媒體」從來不是同質的整體,他們隨著「頻率」、「媒介」、「定位」不同,內容上本來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格調,如果抱持錯誤期待而誤判訊息,可能反而傷害了自己。比如說,在地震發生當下,你一定會希望從ETtoday得到最「即時」的資訊、來瞭解發生什麼事、要做什麼應變,但這可能出錯機率很大;接著你可能會從電視新聞找到一些災區現場的「畫面」、評估災難的嚴重程度,但這可能過度放大某個災區;最後你會從報導者得到災難的「整理、分析、解釋」,但此時可能危險已經告一段落。

第三,災難新聞一直都是「動態的」。

不論是哪種媒體,在報導災難時動態性都會非常的大,因為未來是難以預料的,更何況災難就是一種「非常態」的狀態。因此,在看災難新聞的時候,不能把消息視為鐵錚錚的事實,而必須抱持比平常更謹慎、不亂下定論的心態。這真的不容易,也往往難以落實,但我們必須不斷在心裡這樣提醒自己。


📌分享資訊時,做好查證、提高透明度、即時更新

看到「停班課」的訊息就會很想轉傳,因為切身相關;看到「蘇花坍方」的訊息也很想轉傳,因為代表災難有點嚴重。這是人之常情,要完全「不分享」也很困難,因為我們都抱持著一種希望彼此平安的心,一種出於善意的心。但是,分享錯誤的訊息,可能導致無謂的恐慌,甚至讓他人誤判風險,所以有所節制、降低錯誤訊息流竄,相當重要。

我們認為,在分享訊息前,可以先盡量做好查證,比如「追溯第一手來源(如查證官網)」、「比對至少2個獨立的消息來源」;接著,在分享時盡量提高透明度,比如「告知這個訊息轉自哪裡」、「你覺得這個消息可能會有什麼瑕疵」;最後,當你後來發現訊息有錯或進一步變動時,請記得「即時補上變動或修正」。

分享訊息是一種「責任」,即便是出於舉手之勞,但在你按下分享的那刻,你也必須為這則訊息負責、為接收你訊息的親友負責!🥸



支持我們🥰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 、 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參考資料

1.ANDREHUNG(2021)/安追說:「火星人入侵地球啦!」一則廣播竟造成上百萬美國人恐慌,更成為「假新聞」始祖?|https://mediawatch.pse.is/5sgyup
2.Wikipedia(2024)/「世界大戰 (廣播劇)」條目|https://mediawatch.pse.is/5sgywa
3.iThome(2024)403強震國家級警報為何沒響? 氣象署:預估震度低|https://mediawatch.pse.is/5sj5q9
4.TFC(2024)/【錯誤】網傳影像「強震造成龜山島的頭斷了」?|https://mediawatch.pse.is/5sm28t
5.ETtoday(2024)/網傳新北停班課「烏龍」從哪來? 她曝市府官網畫面|https://mediawatch.pse.is/5sm2a4
6.劉宇(2024)/關於新北市停班停課的錯誤資訊|https://mediawatch.pse.is/5sm2au
7.TVBS(2024)/全台狂晃!規模7.2強震 宜蘭龜山島「龜首部分崩落」|https://mediawatch.pse.is/5sm2cq
8.民視新聞(2024)/餘震搖不完!龜山島「土石崩塌」慘斷頭…網哭:變龜殼島了|https://mediawatch.pse.is/5sm2en
9.經濟日報(2024)/地震多、地緣政治緊張 CNN:台積電晶片製造「集中在台」風險高|https://mediawatch.pse.is/5sm6mp
10.關鍵評論網(2024)/台灣403大地震,除傷亡外,外媒還關心什麼?|https://mediawatch.pse.is/5sm6n7
11.中央社(2024)/台電4年電網投資3000億 地震當下維持供電韌性關鍵|https://mediawatch.pse.is/5sm6p8
12.行政院(2024)/今早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 台電已成立應變中心 密切掌握系統供電狀況|https://mediawatch.pse.is/5sm6q8
13.TVBS(2024)7.2強震外媒關注 CNNBBC、衛報頭條報導樓歪災情|https://mediawatch.pse.is/5sm6sd
14.BBC(2024)/Dozens stuck in Taiwan tunnels after biggest quake in 25 years|https://mediawatch.pse.is/5sm6tc
15.許瓊文(2022)/災難新聞的過去、現在、未來|https://bookstw.link/5spyge
16.NCC(2023)112年通訊市場調查結果報告|
17.張春炎(2019)/台灣商業電視媒體的災難新聞產製與反思:新聞工作、常規與災難的不確定性|https://pse.is/5thsgb
18.卓越新聞獎(2023)/從災難報導看台灣新聞實務|https://pse.is/5thsld
19.Yimou Lee(2024)/臉書貼文「談採訪創傷」|https://pse.is/5thsrb
20.無影無蹤(2024)/臉書貼文「因為地震被大家忽略的一則新聞」|https://pse.is/5thsyw
21.ETtoday(2024)/台灣地震「假影片狂傳」觀看破10萬!NHK示警 《時代雜誌》也出包|https://pse.is/5u7bsu
22.華視(2021)/攝影機轉向不拍遺體 記者吐心聲:沒你想像的沒讀書|https://pse.is/5u7bzu
23.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2018)/強制全電視頻道加入「地震速報」訊息即時蓋台播送功能|https://pse.is/5u8jls
24.PDIS(2018)/電視如何加入地震速報?協作會議拼出可能解法|https://pse.is/5u8jqc
25.三立新聞網(2018)/強制全頻道加入地震速報?氣象局說⋯|https://pse.is/5u8jtn
26.自由時報(2012)/日震災周年 政大編災難新聞採訪手冊|https://pse.is/5u8jxg
27.聯合新聞網(2024)/唐鳳:低軌衛星用於地震救災為大突破 訊號優於預期|https://pse.is/5uhjxn
28.科技新報(2024)/花蓮救災低軌衛星立功,可能加速台智慧手機開放支援功能嗎?|https://pse.is/5uhk5w
29.風傳媒(2023)/SpaceX的兩難:Starlink幫烏軍擊退俄軍,為何馬斯克說「不能再支援烏克蘭」?|https://pse.is/5uhk9l
30.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2023)/媒體防減災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的發展與應有的媒體素養|https://pse.is/5uhkj2


67會員
44內容數
我們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這裡,我們會定期推出專題文章,從「媒體時事」帶你掌握國內外媒體大事,並從中一起「長知識」😎另外,我們也有Podcast了,馬上搜尋「逆食NEWS」🔊 FB跟IG也趕快追蹤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