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辨教育——「時間學苑」的品牌故事(上)

2024/04/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六、七年前的哲學讀書會開始一起讀書、一起討論,慢慢走向經濟思辨教育。這件神奇的事,究竟是怎麼來的?

還記得小編曾經在上課前的電梯裡遇上同學,順口問了看起來是好爸爸的國峰,「為什麼能在這個時間點來參加讀書會?」(迷之音:因為他是公司老闆啊!沒在公司上班……)

有眼不識泰山的小編,殊不知眼前的同學曾獲得2002年「標準普爾最佳基金(一年期)」、2003年「標準普爾最佳基金(三年期)」等抱獎無數,也是國內「唯一」由自然人發起&擁有代操執照的投顧——「時間投顧」創辦人廖國峰。

哲學課堂有許多激烈的討論,終於(?)被發現身分的國峰,也非常親民的帶有興趣的我們一起讀經濟學。從偽文青的經濟小白,到後來,我們漸漸覺得孩子必須知道經濟學,知道經濟世界的運作。

最重要的是,不要被詐騙,而能安然地與現實相處!

可是,怎麼看懂現實世界中一大堆的經濟訊息?裡頭其實有許多經濟知識與原理。就這麼談著談著,「時間學苑」悄然成形。

在品牌醞釀的過程裡,小編回頭採訪國峰怎麼思考從「時間投顧」到「時間學苑」?


超連結:從價值投資到哲學思考

故事要從「價值投資」開始說起。

「時間投顧」信奉價值投資,認為要看清標的的「價值」,而非僅僅關注「價格」。「價值」與「價格」概念不同,用一個簡單的水與鑽石的矛盾來當例子。一般來說,我們知道鑽石的價格大於水,但當你在沙漠時,二者的價值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說「價值」牽涉「你在哪裡」,例如當你身在沙漠的綠洲,水的價值又沒那麼高了。

沙漠裡的什麼東西最珍貴呢?


也就是說,事物真正的價值與你的價值觀、時空背景與環境密切關聯。(有關台積電究竟能不能買?要看你對它價值的認定是多少,是1000元?還是600元呢?這就影響了你的行動。)

價值判斷的核心觀念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很模糊……(小編OS:操盤不是那麼簡單啊~~吶喊)

實務上的術語是「安全邊際」,實踐與操作的方式則是價值-價格=安全邊際,安全邊際>0,就買進,反之則賣出。(簡單吧?!秘訣已經交給各位了。)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一頭霧水的你,別著急!因為「價值」取決於你的認知有多深、資訊蒐集有多麼明確與廣泛,但這些資料都會因為加上自己的主觀判斷,變得非常困難與模糊……

安全邊際是一種概念,而非不變的數字。也因此,儘管坊間描述價值投資的書籍汗牛充棟(討論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也好多好多……),但如何以模糊為前提,估算、形塑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方法上沒有標準作業流程。

「時間投顧」順利成立五年後,創辦人國峰繼續思考如何提高決策勝率?(白話翻譯:老闆要想如何繼續賺錢錢???)

坊間投資學有許多「倖存者偏差」,意思是一定有賺錢的人,但也有許多不賺錢的人。因為決策是人的行為,人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回歸到本質來思考,問題就是———如何提高決策品質。

 

如何提高決策品質呢?

從經濟學到生活經濟學

決策是什麼?是人的行為。但,「人」又是什麼呢?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國峰翻翻過去對經濟學的學習,卻發現無法解釋經濟世界的運作(小編OS:現實與理論的斷裂?)。於是,他重新研讀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並深入探討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從生活中出發,開始思考經濟學是怎麼回事。也出乎意料地發現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沒有複雜的數學理論,而是仔細的觀察與思考。

因為生活本來就是有趣的,讓有趣的生活成為思考與學習的動機,用好奇心與想像力,去思考經濟世界。這就回到了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方法嘛!

 

說到這裡,小編最好奇的是為什麼要投資「時間學苑」這個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呢?難道不怕我們賺不了錢嗎?(抖……)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