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QE後傳統股債配似乎不是個好投資做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就是達利歐(Ray Dalio)的橋水基金的交易策略失靈,原因是因為經歷了五年低於平均的回報之後,許多將大筆資金投入風險評價基金的機構投資者要求撤回資金

我用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跟全倉SPY跑了回測之後,竟然發現傳統股債做避險的搭配如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在QE(2009)發明之後的績效似乎明顯落後大盤

為何選擇2009之後做回測

2009之前的FED只有降息一招來救股市,但在2009之後FED發明QE,在2020疫情使出無限QE,,一口氣把股市拉到新高點,我認為在QE發明之後的FED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救市,2009之後跟2008之前的總經態勢完全不一樣,所以就以2009之後做討論。

橋水基金的風險評價基金組合

■用美股來組合全天候投資策略

  • SPY(股票大盤指數)30%
  • TLT(長債)40%
  • IEF(中短債)15%
  • GLD(黃金)7.5%
  • DBA(原物料)7.5%
橋水基金的策略圖

橋水基金的策略圖


傳統股債64配

傳統上因為長債跟股市有反向的關聯性,在教科書上寫股債配是一個降低風險的作法,我這邊以SPY(美國大盤ETF)60%跟TLT(美國20年公債)40%做搭配去跑回測

2009-2024績效回測

1、風險評價基金的年化報酬率是6.04%、期間最大回調是22.31%

2、股債64配的年化報酬率是9.54%,期間最大回調是26.32%

3、SPY的年化報酬率是14.37%,期間最大回調是23.93%

1.風險評價基金 2.股債配 3.SPY

1.風險評價基金 2.股債配 3.SPY

績效圖

績效圖

發現在2009之後債券搭配的越多,反而回調的越深,但是績效越差,所以對於橋水基金這一類股債配的基金不僅沒有享受到債券的保護,反而績效大幅落後於SMP500的績效,而且在其間最大的回檔也跟純SMP500差不多。

2009-2024回調幅度

1、風險評價基金在2009、2022-2024分別回調12%跟25%,其餘年度都在7%以下

2、股債配在2009、2022-2024分別回條11%跟26%,其餘回調都在7%以下

3、SMP500在2009~2024一般回調幅度都在15%以內,在2022回調約於24%

若以2009-2024而言,若能承受約25%的回調,那單壓SMP500會有最好的回報。

但2022-2023股債雙殺的總經情勢也有可能是歷史單一事件,若未來回到正常的利率有可能風險評價基金跟股債配會回到教科書所教的報酬

回調幅度

回調幅度



未來建議:

1、SMP500何時該加倉:可以看到SMP500在這15年來,只出現過6次超過10%的回調,4次超過15%的回調,以後大家就知道SMP500如果超過10%的回調就是絕佳的加倉時機,尤其是2022-2023這一波回調到25%更是絕佳的時機。

2、風險評價基金跟股債配在2022-2023這一波跟著一起跌到-25%,並且目前績效仍然不佳,在高通膨預期的升息環境,有債券的基金績效都不佳,但我現在持有債券,因為我相信會「均值回歸」。

3、每次股災都有其特殊原因,或許可以將本次2022-2023股災視為一個特殊事件,但股債配就是用來處理特殊的黑天鵝事件,以2022-2023股災來看債券失去其保護作用,反而全倉SMP500的績效會更佳。

4、FED的角色跟手段自2009之後變化,從傳統的管理及規範銀行業, 社會發展,保持最高就業率 ; 透過買入及售出美國國債來執行貨幣政策變成有點像市場的保母一樣,巴菲特說:永遠不要做空美國。

我完全同意這句話,只要美國還是世界強權,FED就可以藉由QE來調控美國的經濟,通膨就讓輸出讓全世界一起承擔,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輸


既然打不贏FED,就一起當FED的小孩子給她照顧吧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Chris自由之路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QE之父_不是你想的那位_談未來經濟低利率帶動高成長?利率與經濟成長負相關?錯! 主持人問:所以Fed現在維持相對高的利率環境,未必會對未來的經濟成長造成傷害,你同意嗎? 「同意!因為(低)利率不會導致經濟成長,這是個根本性的誤解。」 但是,M2貨幣供給轉為負增長,將對經濟帶來緊縮影響
Thumbnail
avatar
Joan Tsai
2023-10-30
QE已不再(1)聊聊通脹和通縮 — — 經濟學的兩股力量QE一直持續到2022年,而如今全球將接受QE不再的事實。 有很多經濟學的初學者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何有的時候我們要擔憂通脹,又為什麼有的時候要擔心通縮? 最簡單的方
Thumbnail
avatar
交易員Dorian
2023-05-15
美聯儲的非典型QE來了前言 中環與新加坡的前同事們在驚慌與哀嚎中,終於渡過了兵荒馬亂的一週。瑞信信用交換成本CDS成本如火箭升空,其債券價格又暴跌到好像撐不過這個周末的時刻。 突然又看到明明週五還堅決不肯娶親的瑞銀,在週六同意就合併瑞信業務的事宜進行緊急磋商。 這些銀行大老闆們果然都熟讀渣男浪女SOP守則,堅決讓你摸不透
Thumbnail
avatar
金融人類學徒
2023-03-20
<英國央行的無限 QE 之戰遭遇瓶頸!流動性危機規模擴大!>最近金融市場的目光,大多都被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給吸引,未來展望也聚焦在財報季開跑、還有 9 月的 CPI 數據,但其實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英國養老基金事件,又默默地升級了! 根據彭博社報導,昨天英國央行宣布了三件重大措施:
Thumbnail
avatar
財經捕手
2022-10-11
英國減稅+QE經濟體要坍塌? 還是復甦前兆?特拉斯正在豪賭!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採取的減稅,搭配英國央行行長貝利進行購買長債,個人認為是符合時宜的操作,反而可以避免英鎊危機。 不過個人看法通常不是主流觀點,現在市場上都對這種大破大立的行為產生疑慮,至少我認為短線這種操作是對的。 財政政策面: 1. 所得稅從20%降至19% 2. 最高級距個人稅率45%→40%
Thumbnail
avatar
岩一杉
2022-09-29
俄烏地緣政治後的下一場危機啟示:數字貨幣將使未來見到新世代QE嗎?數字貨幣除了將是避險工具,更可能成為新的QE工具
Thumbnail
avatar
珠蒂的美股筆記本
2022-03-21
回顧QE歷史脈絡 你將發現 美聯儲一直提醒你該做什麼!了解美聯儲(fed)的態度要從美聯儲官員角度出發,美聯儲的目標任務有兩個:「降低高通膨」及「提高勞動參與率」而對美國而言,「降低高通膨」較快的方式也有兩個,「升值」、「升息」。
Thumbnail
avatar
Max的金融生活
2022-03-18
文明不該只是QE之後的經濟成長,更包括如何一起變「好」|雜談「生活該追求物質無虞,還是心靈富足?」這個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個難以釐清的問題。但是世界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哪個面向的議題是獨立且清晰,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去趨近真實。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地方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生而為人,但是「生」的權利卻是天差地遠。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1-12-24
量化寬鬆QE、通膨、升息到底是什麼? 又是為什麼? 一文助你簡單了解美國市場近況 大家好,我是股仔,相信有在關注投資,或身邊有親朋好友在投資的朋友們 或多或少都知道,最近美股走勢因為美國債券利率等鬧得沸沸揚揚 相信對股市已有研究的老手朋友比我更加清楚來龍去脈 但或許有些剛加入投資領域的朋友們已經被這些沒看過的術語搞得暈頭轉向 所以我嘗試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跟各位解釋到底最近美股
Thumbnail
avatar
AI股仔
2021-03-31
一個依靠疫苗消息支撐經濟的大國︱無限量化寬鬆QE的後果︱股市疫市齊創新高︱小K投資之路疫苗系列:https://littleksroad.com/littlek/1827 最近看到疫苗消息不斷,輝瑞公司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美國Moderna疫苗報有效率近95%等等,支撐美股三大指數不斷創新高,自從11月選出拜登明顯領先特朗普,然後疫苗消息便立即出來了,當日道瓊工
Thumbnail
avatar
小K投資理財之路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