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經濟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科學,為研究商品和服務關係的社會科學,包括其中所有的購買、生產、分配和消費等行為。

  1. 價格和供給數量為觀察一個市場經濟裡生產產品最直接的切入點,供需理論解釋了價格如何調節產品的生產和消費。
  2. 供需均衡及價格:市場均衡指的是當供給數量和需求數量達到平衡的時候,當價格低於均衡時,產品的需求會開始高過供給,這會使得價格開始提高。而當價格超過均衡時,對產品的供給會開始高過需求,於是使得價格降低。
  3. 這種模型預估在任何供給和需求的曲線上,價格和供給會在一個可以使產品需求等同產品供給的價格上找到平衡點。

以上是參考維基百科,經濟學相關內容及定義。

我們現在來看生產力經濟學的定義:

  1. 生產力經濟學,強調的是供給端的變化對價格及需求的影響。
  2. 需求不是憑空產生,它源自於「生產力的創造過程」。
  3. 所謂「生產力的創造過程」,指生產活動帶來的產出增加及財富效果,進而推動需求產生。
  4. 例如:伊甸園中的亞當,他雖然無須耕作,但需要「採集」果子,填飽肚子,這個採集的動作,就是最原始的「生產力的創造過程」。當然,如果他會耕作,生產活動帶動產出增加,他可以種果樹,得到更多果子。
  5. 也許有觀點認為,亞當會肚子餓,這就是需求啊!沒錯,但這是「預擬的」需求,「預擬的」需求需要轉化為「實化的」需求,這就需要生產活動,帶來的產出增加及財富效果。
  6. 生產活動,則已經將「預擬」實現為「實化」生產。

因此,均衡價格及產出,都緣自於生產活動,需要生產力作為要素,帶進生產活動。另一方面,產出增加,將「預擬的」需求轉化為「實化的」需求,最終使供需達到均衡,產生均衡價格及均衡產出。這是從Adam Smith國富論引申出來的「生產力經濟學」。

你若google「生產力經濟學」,你會得到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理論。但這個理論對生產力經濟學的解釋太過狹隘,也沒有辦法解決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甚至可能會引發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




    2會員
    5內容數
    1.本專欄專搞投資理財賺錢法門! 2.本人,姓錢名多多,超過20年證券投資從業經驗,國內外雙碩士,自己賺錢沒意思喜歡拉人一起搞錢!本專欄永不收費,等到以後成為YOUTUBER再說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