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Anytype入門教學:榮登最愛的筆記軟體工具!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Anytype:功能強大的筆記軟體工具

本文將介紹Anytype筆記軟體工具的功能和優勢,包括其操作易用性、關聯圖譜、隱私安全和免費使用等特點。同時提供Anytype的延伸學習資源,讓讀者能夠更深入地入門瞭解這個工具。


作為數位行銷人,每天會接觸大量的資訊,或是需要隨時將瞬時而過的靈感紀錄下來。

這幾年我用過不少筆記工具,從手寫筆記本(笑)、蘋果內建備忘錄、Evernote、OneNote,到近年很受歡迎的Notion等,每一種工具都有其優勢,但總是無法全面地滿足我對管理資料的需求。

(而且Evernote有陣子瘋狂被盜帳號,隱私條件讓人心很累)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經常一個不小心累積起來的資料多到失控,亂到難以整理的地步?(我有,然後,就乾脆放棄整理了。)

這是因為傳統筆記工具的結構邏輯多為「層級」型態,如一個一個的資料櫃,你需要定義好每一項筆記的分類後,才能將筆記歸納進所屬的資料夾及資料櫃中。

一但筆記缺乏妥善規劃,就會面臨書到用時方恨為何沒好好分類、以至於找不到印象中那段筆記在哪的窘境,就像家中累積起來的陳年舊物,不知道如何分類時,就先全塞進同一個抽屜裡。


比Notion更容易入門的Anytype

在找尋能替代Notion的工具時,我發現了Anytype,用了一陣子確實很喜歡,除了操作應用與Notion有許多相似之處,介面容易上手,又有一些Notion沒有的功能。

(至於為何我不想繼續用Notion,文章最後會說明)

目前Anytype相對冷門,網路上的中文資料仍不多,希望透過這篇Anytype的簡介,能對於正在尋找好用筆記工具的你有所幫助。

若你也有以下困擾希望獲得解決,那麼這篇文章很適合你繼續往下閱讀:

  • 經常需要隨筆紀錄或收藏零碎的文字、連結或檔案
  • 筆記分類雜亂無章,關鍵時刻難以即時找出需要的資料
  • 資料之間缺乏分類,無法建構出關聯緊密的知識體系
  • 需要靈活的自定義功能,能根據不同場景需求,更高效地使用資料
  • 可離線使用、隱私性高的筆記軟體工具
  • 可匯出資料,不受平台控制


下載 Anytype 電腦版/手機版(免費。下載後登入可設定中文介面)

Anytype 官網下載連結:https://anytype.io/

首先,進入官網點選右上角 Get the app下載。

(支援Mac/Linux/Windows/iOS/Android)

Anytype是一款端對端加密(E2E)、本地優先的開源軟體。無需輸入個人資料進行註冊。

開啟畫面點擊Join,只需輸入自訂的帳號名稱,接著會跳出一組由幾個英文單字組成的 Recovery Phrase (中文翻譯為「助記詞」,相當於登入密碼),按下Show Recovery Phrase 顯示並複製抄寫記下,日後重新登入時輸入這串助記詞即可。

這組助記詞是在設備上生成,為註冊時生成的主密鑰,可以防止任何人(包括 Anytype)解密你的資料,隱私保護度高。


Anytype 功能介紹

Anytype 的基本功能包含以下元素:

物件(Objects)

Anytype中的物件是指用戶可以創建和編輯的基本單位,它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資料,包括文本、圖片、音訊、連結、聯絡人資料...等等。

用戶可根據需求創建不同類型的物件,並且為每個物件添加相關的屬性

「屬性」包括接下來要介紹的「類別(Types)」及「關聯(Relations)」。

類別(Types)

類別是指物件的屬性或分類,用戶可根據需求創建多項類別來定義並分類物件。

每種類別都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的物件,並且透過添加「關聯(Relations)」標籤來建立物件之間的關係。

Anytype內建的常用類別,包括:Page(頁面)、Note(筆記)、Movie(電影)、Idea(想法)...等。

關聯(Relations)

關聯是指物件之間的連接關係,藉由建立關聯標籤,將具有相關性的不同物件連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資料網絡。

舉例,你紀錄一項物件為「原子習慣」的書籍大綱文字介紹,這時創建一個作者為「詹姆斯·克利爾」的關聯標籤,將此物件與作者標籤連結起來。

或者,可將A物件指向B物件,標示兩個物件彼此具有相關性。即使隸屬於不同類型的物件,仍可以通過關聯來建立關係。

資料庫(Library)

資料庫用於存儲和管理物件。

資料庫列出了所有目前已建立的類別(Types)和關聯(Relations)標籤,用戶可以進到資料庫中瀏覽標籤列表,快速查找所需的物件。

關聯圖(Graph)

關聯圖是能總覽所有物件之間關係的圖形化界面。

每一個物件在關聯圖中都呈現出一個節點。通過視覺化的資料呈現,用戶可更直觀地理解、查看和編輯這些資料。

集合(Sets)

集合是指將多個相關的物件組合在一起的功能。

用戶可透過自定義的篩選器,將具有相同條件設定的物件拉出來組成一個集合。

例如,設定篩選器符合建立時間為「2024年」+狀態為「進行中」的物件,其排序結果就會顯示為符合該條件的一組集合。

集錦(Collections)

集錦與集合類似,都是將多個物件組合在一起的功能。

不過,集錦與透過篩選器自動歸納的集合概念正好相反,用戶可以不受相同類型或關聯的限制,手動將需要的物件組織、收納在同一個集錦中

空間(Space)

空間是指用戶創建、管理及存放物件的容器。

目前一個帳號可建立至多10個空間,根據不同主題,比如學習、工作、生活、旅遊、理財規劃...等方面,用戶可分別建立各自領域的空間,將蒐集到的資料更精確而俐落地分門別類。


總結Anytype基本功能之間的關係

  • 物件(Objects)之間可建立關聯(Relations)。
  • 物件(Objects)可擁有多種關聯(Relations)。
  • 關聯(Relations)用於連接不同的物件(Objects)。
  • 物件(Objects)存儲在資料庫(Library)中。
  • 關聯圖(Graph)顯示所有物件(Objects)之間的關係和連接視圖。
  • 集合(Sets)是由多個具有相同條件的物件(Objects)組成。
  • 集錦(Collections)可包含多個不同類型的物件(Objects)。
  • 空間(Space)是指組織和管理物件(Objects)的虛擬空間。


Anytype介面說明

創建空間(Space)

經過上述文字說明,應該對Anytype有初步認識了,接著帶你實際來看介面長什麼樣子。

進入空間之後,預設畫面為空間首頁。若要再創建新的空間,點選下方工具列最右邊的帳號按鈕,叫出「畫廊」選單(模板);若要切換空間,可按 Ctrl+Tab快速鍵:

畫面左側是側邊欄,作用如同書籤列,在切換物件畫面時固定不動(註1),可放置常用的物件、集合或集錦。

點擊側邊欄下方編輯小部件按鈕,依照個人需求新增或刪除。

畫面中間顯示物件內容,整體操作介面非常直觀,只要搞懂功能之間的關係,就能輕鬆上手。

(註1)按側邊欄右上角圖型,或快速鍵command+\ 或快速鍵command+. ,可切換側邊欄收合/固定模式。(如下圖示)

側邊欄有收合和固定兩種呈現模式。

側邊欄有收合和固定兩種呈現模式。


工具列

工具列位在畫面中下方:

點選< >圖示 回到上一頁前往下一頁

點選 + 圖示新增物件;點選七個圓點前往關聯圖

點選放大鏡圖示,搜尋空間內的物件

點選最右邊帳號圖示,可切換空間

這是名為「Freelance Dashboard」的物件,類別設定為頁面(Page),可自行設定物件的上方封面圖、文字佈局,編輯器內區塊支援Markdown,可拖曳移動自由排版位置。

這是名為「Freelance Dashboard」的物件,類別設定為頁面(Page),可自行設定物件的上方封面圖、文字佈局,編輯器內區塊支援Markdown,可拖曳移動自由排版位置。

新增/編輯Anytype的物件

Anytype的物件由區塊(Blocks)組成,編輯器支援Markdown,輸入「/」叫出編輯選單,包括文本樣式、加入媒體檔案、增加與其他物件的關聯...等幾十種指令。區塊可自由拖曳,呈現出想要的視覺排版。

例如,我新增了一個類別為頁面(page)的物件,在標題欄位下方顯示「Page」字樣,點選文字可變更類別,或移動至該類別所在的物件列表

點選右上角漢堡選單,可執行更多指令,包括查看歷史紀錄、儲存編輯完成的物件樣式用作範本

另外,可將物件個別或將整個工作區匯出成PDF、Markdown等檔案格式,資料的存取權完全在用戶身上,離線時也可無縫使用

點選物件畫面的右上角漢堡選單,可執行更多指令操作。

點選物件畫面的右上角漢堡選單,可執行更多指令操作。

點選物件畫面的右上角三角形按鈕,可編輯物件的關聯標籤。

點選物件畫面的右上角三角形按鈕,可編輯物件的關聯標籤。

資料庫

資料庫中可查看或編輯目前存儲在空間裡的所有類別及關聯

「類別」、「關聯」的功能如同Hashtag標籤(#),為物件增添屬性,目的是幫助用戶迅速查找及應用資料。

一個物件可同時隸屬於不同類別與關聯,使物件不僅是以扁平化、單維度的邏輯被分類,用戶可視不同的情境需求,自定義各種維度的篩選結果來使用資料。

資料庫裡可查看目前已建立的所有「類別」及「關聯」。有鎖頭標示的標籤表示為軟體內建,無法修改文字或刪除,無鎖頭標示則可另行編輯或刪除。

資料庫裡可查看目前已建立的所有「類別」及「關聯」。有鎖頭標示的標籤表示為軟體內建,無法修改文字或刪除,無鎖頭標示則可另行編輯或刪除。

以下圖為例,點入名為「Image」的類別,即列出目前所有與此類別相關的關聯及物件,也可以直接在此進行編輯:

從資料庫中選擇一個已建立的類別(Type),可查看目前與此建立連結的所有物件。

從資料庫中選擇一個已建立的類別(Type),可查看目前與此建立連結的所有物件。

關聯圖

要總覽物件查看關聯圖時,點選+號右邊有七顆點點的圖示,如下圖:

Anytype中我最喜歡的功能就是關聯圖。這裡可總覽目前已建立的所有物件,方便檢視、編輯物件之間的關聯,或發現沒有與其他物件建立關聯的孤島物件。

Anytype中我最喜歡的功能就是關聯圖。這裡可總覽目前已建立的所有物件,方便檢視、編輯物件之間的關聯,或發現沒有與其他物件建立關聯的孤島物件。

Anytype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關聯圖,在此能總覽所有物件間的關聯狀態。

其分佈如同大腦裡存儲的各種知識碎片,隨著時間累積,變得龐大而散落,但不同於一般文字處理工具的平面化結構,Anytype透過交叉關聯的功能,讓物件以網絡化的過程建構出系統性的資料邏輯,就像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般,能將掌握的資料形成更高效的知識寶庫。

匯入

若要將目前在Notion或其他資料匯入Anytype也沒有問題。

點擊側邊欄最上方空間名稱>集成>匯入至空間,出現以下畫面:

Anytpe提供多種常用格式的檔案匯出及匯入

Anytpe提供多種常用格式的檔案匯出及匯入

結論

推薦Anytype的最大原因,在於其操作的自定義性極高,不論是已有完整分類架構後輸入資料,或是尚未歸類、處理過的草稿資訊,都可以先創建物件,之後再進行分類

即使資訊量龐大或雜亂也不用擔心,透過關聯圖總覽全部的物件,在編輯過程中不會有資料被遺漏忘記。

再者,Annytype內建的模板、類型、關聯標籤多元而全面,能滿足所有用戶的使用需求。即使是初學階段,也能先參考模組架構,依循內建選項操作,在過程中一步步建立出自己的分類邏輯。

當資料逐漸變得龐雜,或是空間中存放的物件類型橫跨太多領域時,可透過資料庫或關聯圖,快速查看現有的類別與關聯是否需要調整,並同步修改所有建立連結的物件。

不必像傳統層級型態的筆記工具般,一個標籤若與100筆資料相關就得修改100次,牽一髮動全身,工程極為浩大。

為何捨棄Notion投向Anytype?

而文章開頭提到,我不喜歡Notion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太複雜了!

正因為功能很多,因此上手時間也相對長,對我來說,我希望找到好用且能快速上手的工具,來輔助我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反過來,需先花費許多時間成本來學習工具。

接著,Notion的當機頻率實在令人心生卻步,對比多次系統當機而讓我整天產出付諸流水的經驗,我更喜歡Anytype能離線使用的優勢。

當然,每一種工具的存在肯定有其需求,沒有絕對的優劣,只有適合及不適合的區別。Anytype對某些用戶來說有其缺點,比如:功能太陽春、不開放團隊協作(需付費)、沒有AI輔助寫作、部分內建類別和關聯無法刪除...等,但剛好這些都不是我在乎的,綜觀其他Anytype的優勢,反而是目前最適合我的筆記軟體工具。

或許,我的蜜糖是你的毒藥,總之,建議親自試試!

總結Anytype的重點優勢

  • 快速上手
  • 靈活的數據資料架構
  • 有方便管理資料的視覺關聯圖譜
  • 隱私安全
  • 本地存儲可離線使用
  • 跨裝置同步資料
  • 免費

Anytype使用技巧

經過上述簡介,準備要開始使用Anytype了嗎?

這邊為新手提供兩個技巧

一、先到資料庫整理類別和關聯標籤,將模板內用不到的標籤刪除

這個步驟能幫助建立筆記資料的過程中減少阻力,避免混亂。

二、將預設物件的類別改為Page,而非Note

Page類別的物件格式中,提供標題內文兩個欄位,在「關聯圖」總覽畫面以及「所有物件」列表顯示畫面,僅會顯示字數較短的標題文字;反之,Note類別的物件內文第一行文字就等於標題,若第一行的字數很多,在關聯圖與所有物件列表的顯示畫面就會顯得雜亂。

點選左上角空間,進入設置畫面,「預設物件類別」為Note,建議可改成Page類別。

點選左上角空間,進入設置畫面,「預設物件類別」為Note,建議可改成Page類別。


補充:Anytype延伸學習資源

這篇文章主要簡介Anytype的基本功能及架構,希望用文字快速讓你對Anytype有初步認識。

帳戶設定與其他進階使用教學部分,本文先省略,未來會再持續更新。

有興趣深入摸索Anytype的朋友,這邊提供幾個我覺得很實用的Youtube頻道,透過影片畫面手把手的教學,相信能讓你更容易入門:

Anytype Guru(英文)

Focused Curiosity(英文)

平凡以上(中文)

PAPAYA電腦教室(中文)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讚、收藏、分享,也可以留言與我交流你的想法。

如果你知道其他好用的筆記軟體工具,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那麼,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喜歡以心理學角度研究商業策略。曾任Google廣告代理商、餐飲品牌行銷。這裡將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分享我多年的數位行銷實戰經驗。包括: |數位行銷知識|文案撰寫技巧|搜尋引擎優化|電子郵件行銷|付費廣告投放| *如有內容行銷相關發案需求,可來信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