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人生|如何閱讀最有效?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早我便發現讀者分為兩種,一種是務實派,另一種是浪漫派

我是務實派,小時候喜歡的書籍也大多是增加見聞相關的,比如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人文、地理。我發現學生時代,依然保持著高度的閱讀濃度的人,大部分是浪漫派,他們能從小說建構的虛幻世界獲得滿足感。然而作為務實派,我渴望從閱讀中獲得的,是能夠增進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或是實際解決我的問題的知識。

因此,作為務實派,有一段學生時光我變的不會主動做課外閱讀。一方面是,教科書已經充斥著每日的生活,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課外閱讀,也無法看到課外閱讀對我的短期效益,因此被我排在優先級之外;另一方面是,學生時代,教授/老師總是在左右,有任何疑問能立刻獲得解答,並沒有自己透過閱讀,找到問題的解答的動力。

然而,自從脫離了學生身分,成為社會新鮮人,我又重拾了閱讀的樂趣。因為,本質上我是喜歡學習的,當我在生活中遭遇問題,而不像以前有老師在左右時,我只好向書中尋求答案。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務實派,我相信進入社會後沒多久,你也會和我一樣,發現在這個社會立足,需要不斷精進自己,因此越來越發覺閱讀的重要性。


然而,閱讀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為什麼讀過之後,一下子就忘了?

以前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後來剖析原因,是因為我每次走進書店或圖書館,總是隨緣翻閱,看到喜歡的、感興趣的書,拿起來翻翻,看了沒幾頁發現沒興趣了,又放下來了。

真正產生轉變,則是開啟我人生中第一份全職工作大約三個月後,我忽然喪失了「目標感」,以前我總是為了「考到好學校,獲得一份好工作」這樣的目標不懈,然而沒有人告訴我「得到一份好工作之後,接下來怎麼辦呢?一直做到退休嗎?」

因為心存疑惑,我第一次帶著強而有力的動機走進了書店。從此發現閱讀的訣竅:先思考,後閱讀。大大增加了我閱讀之後的知識吸收力。


以下是我目前總結的有效閱讀步驟:

1.帶著問題去閱讀

當我走進書店之前,我已經抱著「想問的問題」。書是服務人的工具,當我們對生活、工作、人生,有疑惑的時候,這時候翻書,去找經歷過類似事情的作者,他/她是如何應對的,包括心態調整、用到的工具,書就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無意識地就採用了「主動式學習(active reading)」,書中的內容自然而然就消化進去了,也就不存在「如何更好萃取/記住書中知識的方法」。

沒有思考的被動閱讀,大腦無法將信息加工成有價值的知識。

2.從多本書裡找到共同關鍵字

因為心中有疑問,我也不會滿足於只相信一本書中的內容,我會把所有可能涵蓋到我疑問的解答的書籍,一次搜羅起來,並快速翻閱。

通常,問題越明確時,翻書的速度會越快,因為不重要的信息會自動略過,而一些「重要的文句」通常一看到就有反應,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

短時間內,大量閱讀類似的書籍的結果是,我們會發現一些被重複提到的「關鍵字」,這時就知道解決這個問題最適合的方式是什麼了。

有思考的主動閱讀,大腦就會自動檢索有用的信息,答案便不自覺的「出現在你眼前」。

3.肯定我對問題思考(*高階*)

最後這一點是我最近練就的功夫。由於自己開始動手寫一些社會現象的分析,不免會先有自己的思考,才開始下筆。

然而,作為年輕人,有時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思考是正確的。這時候去閱讀,發現比我有更多歷練的人,居然得出類似的思考及結論,就會令我喜出望外。因為有共鳴,那個人寫的金句也會不自覺吸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不僅如此,對於自己的思辨能力也會變得有自信,促使我下次遇到新的問題時,不會直接依賴外部資源,而是自己先思考的正向循環。


最後想問各位方格子文字愛好者,有哪些閱讀獨門技巧呢?

歡迎分享交流!


35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