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對於小錯耿耿於懷,卻對於大錯置之不理?
上週意外碎了牙齒,回公館看牙醫。那幾天我一直在想: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才會變成這樣?是飲食習慣太差,還是沒有在裂縫出現時及早去補牙?失去牙齒就像是失去身體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逆的,這種事總是特別讓我難受。
在到診所報到以前,我抽空走進誠品台大店,站著讀了兩本書:第一本書告訴我犯錯未必是不正確的,並區分出三種不同的錯誤;第二本書告訴我大腦有個匱乏循環,它讓我們更容易犯下暴食或酗酒等錯誤。
我們對於犯錯耿耿於懷,背後可能是完美主義作祟。在《正確犯錯》這本書中,作者先把錯誤分為三種:基本型、複雜型、智慧型。其中特別值得提的是智慧型,它是進步所需要的犯錯,經常發生在新的領域或情境中。相較於基本型和複雜型應該被盡力避免,我們不應該逃避犯智慧型錯誤,而是應該將其視為進步的必經過程。
面對可能犯下的錯誤,作者也提出三種應對的思維。「自我覺察」是老生常談,「狀態意識」則較為特別:作者指出辨認當下情境的重要性,如果犯錯的損害不大,則大可以盡可能去嘗試;反之,如果犯錯可能帶來巨大的損失,則就算犯錯的風險很小也必須謹慎應對。換而言之,狀態意識是對當下情境潛在風險的綜合判斷,它讓我們更清楚嘗試的限度在哪裡,是正確犯錯的重要前提。最後,作者也提及運用「系統思維」來改善系統性的錯誤。
這些內容其實並沒有超出常識太多,但它點出了我們對於「犯錯」的矛盾情感:我們害怕犯錯,卻又渴望得到犯錯之後的成長。於是乎,找到理論來區分正確與不正確的犯錯似乎是有必要的。可是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我們並不總是能認清自己的處境是不是命運所設下的狡詐陷阱,也沒有足夠的光陰來承受重大錯誤的後果。因此害怕犯錯乃是人之常情,故步自封也成為人之日常。也許這樣的問題已經超出了理論所能解決的範疇。
故步自封只是因為害怕犯錯嗎?《大腦不滿足》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這本書的核心論點是「匱乏循環」,它解釋了我們為什麼總是覺得不滿足,並持續在欲求和滿足的狀態之間擺盪,也解釋了賭博、暴食、酗酒、購物狂等行為。
匱乏循環始於「機會」,它讓我們覺得能夠獲得有價值的事物。第二步是「無法預測的獎賞」:雖然獎賞可能很少,甚至沒有,但我們還是會被可能獲得的大獎所吸引。最後是「快速重複性」:當這樣的過程可以被反覆進行,我們就有可能會願意不斷嘗試以追求那個獲得大獎的感覺,有時甚至會忽略在過程中的損失。要中斷這樣的循環,就必須移除其中至少一個環節,讓大腦「停下來」。
相較於《正確犯錯》,這本書援引更多演化和心理學的觀點,讀起來較有意思。它的論述基礎不是「如何獲得最大效益」的理論,而是人類的大腦:它試著找出我們的大腦到底有什麼問題,並試著將匱乏循環轉化為「豐盛循環」。
讀完《大腦不滿足》就能讓大腦更滿足嗎?或者我們始終無法避免讓自己總是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也許有時因故無法滿足欲望,我們才有機會意識到不滿足也可能帶來另一種滿足。這種機緣可能是源自於犯錯,不論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例如在補完牙齒後,醫生告訴我:
「你再也不能啃排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