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喧囂不停,星河始終美麗,我們又能否在同一個時空中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即將消失的第二顆地球


開普勒星,是第一顆人類能夠用肉眼看見的超新星,以天文學家開普勒的名字命名。 她是浩瀚星空當中最亮的一顆,即使在最黑暗的夜裡,你依然可以用肉眼看見它。 它的編號是1604,因為它出現在1604年,消失於1606年。


僅僅2年的時間,他在短時間內燃燒掉與太陽一生輻射總和的能量,發出巨大光芒,然後快速消失。 天文知識匱乏的我,從未想過一顆星球竟然會如此快速的隕落。


我不禁感慨,連天體亦是如此,更何況生命。


林晨同學在冰島[圖片來源:林晨同學]

林晨同學在冰島[圖片來源:林晨同學]


2019年盛夏,我去了太平洋上一座叫做美娜多的島嶼旅行,帶著我的憂鬱情緒一起。 不帶任何期待的,我出現在那裡,卻從未想過會被那片海洋治癒。 就是那一瞬間,我坐在船頭,看著腳下和遠方世界突然變得開闊。 眼前是天空、海洋和渺小的我。


我們常常在孤獨的人海中漂流,就像夜裡的扁舟,尋找燈塔的方向,總是孤單一人。 城市的喧囂輪迴不停,天空的星河始終美麗,卻好像總是與你我無關。 安靜的日落宣告一天結束,卻也從未停止車水馬龍。


我不禁在想,可曾有某個人,願意為你停下來。


在沉默黑暗的生命中,以為生活會一直這樣沉寂下去,直到結束。 漂泊太久,以至於不再擁有任何期待。 而正絕望時,在海邊,突然發現遠方,更深的海裡,傳來微光,重新點燃你的希望。 那一刻,你的靈魂和生命同時被點亮,因為希望和絕望時的相信。


2015年,在人類發現開普勒的400年後,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了一顆名為開普勒452b的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83。 這是第一個圍繞著與太陽同類型恆星旋轉,並且與地球大小相近似的宜居行星,可能擁有大氣層、空氣和水。 它公轉一週的時間需要385天,這是人類在宇宙當中發現的第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也是目前唯一一顆。


像是在浩瀚的深海裡,你收到了同類的頻率。


我曾經嘗試在晚上11點騎單車兩小時去海邊,看入海口的淡水流入海洋,那片海岸空無一人。 如果世界是由我書寫的,在想像當中會安排另一個人,走不同的路。 在那一刻,恰好也到達那裡。


雖然生活從未給過我這樣的驚喜,我還是願意相信,未來,會有這樣的境遇。 記得在冰島旅行時,路邊有巨大平直的山。 我驚嘆風沙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能把山峰都磨平。 後來我才知道,這些巨大直聳的山原本是深不見底的海溝,它的稜角,來自於海水的拍打。


而眼前我們汽車行駛過的公路,原本是海平面以下幾千公尺的深海區,是深不見底的黑暗。 在幾千年後,這些海溝露出全貌,成為陸地上的高山,現在,大海就在幾公里外。


我同樣也不敢相信,擁有大片沙漠和戈壁的新疆,在幾億年前,曾經也是一片海洋。 那些黃沙之下埋藏著遠古海洋生物生活的足跡,你卻再也看不見他。


在我們所居住的土地,某一天也終將抹去我們的痕跡。


我想,如果此生漂泊,沒有人見證你的生命,你該如何證明:你存在過。


既然終將逝去,不如留下最好的自己。


和朋友聊天時聊到過人生當中的第一次旅行,我在18歲的夏天獨自去了鳳凰。 在熱情的苗寨裡被米酒灌醉,沒想到,他也在18歲的夏天獨自旅行。 目的地,也正是鳳凰的苗寨。 我們沒有遇見彼此,因為我的18歲,早他2年!


你有看過火焰突然被燃起的瞬間嗎? 這種感覺像是在冥冥之中,我們走進了同一瞬間的同一個世界。 試想這個世界有很多平行的時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世界,而自己世界裡的時間從你出生那天算起。 如果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走過了不同的路,在同一刻我們出現在了同樣的地點。


在18歲的初次旅行,18歲的鳳凰。



我不相信奇蹟和緣分,但世界給了我這樣的巧合,只是不同世界的牆壁,還沒有被打破。


我想著,如果每個人的世界,都如同一個水晶球般獨立存在。 時間和意義都由自己來結算,從出生那天開始算起。 我們的水晶球都在某一時刻重合著,走同樣的路、想同樣的事、聽同樣的歌、在同樣的年紀。


如果這些記號都可以成為空間裡的座標,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找到彼此。 而不是被分隔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裡,各自獨處,被關在只屬於自己的水晶球裡。


像是海洋裡孤獨的人組成了魚群,彼此治癒和療傷,互相提供淡水空氣和擁抱。


雖然我們看不見彼此,卻也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許這就是我一直在做這些事情的意義,是我發出的聲音。


在網路裡,我留下了座標,渴望得到回應。 在某一刻,我們的世界因此重合。


所以在這一刻,我伸出手想要碰觸世界的邊緣。


心裡想著:“嘿 ,有人嗎?”


有人嗎~


開普勒452b,這個宇宙中也許唯一一個,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距離我們1400光年。 以目前地球上飛行器最快的速度,想要到達那裡,需要上千萬年。 距離已經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你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出現,即使只能遙遙相望,也夠了

也許有些人你永遠無法靠近。 但它的存在能夠讓你知曉,就已經是奇蹟。 提醒你,不再是一顆,寂寞的心


遺憾只是,與我們地球相似的開普勒452b,已經存在了65億年,進入了暮年。 某一天,它將不再發光,地球將見證他的隕落,從此孤寂


聚散有期,美好難留,風向易改,逝水難阻斷。


世界喧囂不停,星河始終美麗。


生命如冰雪消融般短暫,我們卻總在孤獨的人海中漂流。


感謝天空、海洋和食物,感謝我所擁有的一切遭遇,感謝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


在無數巧合當中,我們才因此遇見。


海洋的波光指引我走出了陰影和失落,餘下的溫暖會留在心間,永生不落


至此,影片結束。


海洋與落日[圖片來源:林晨同學]

海洋與落日[圖片來源:林晨同學]


為什麼會想著整理這個影片的文案?


我曾在某個深夜看到這個視頻,熱淚盈眶…


昨天 @Vanessa Li 曾在我的文章《九份老街:千與千尋中的神隱之境》中留下了一句話。


時隔多年,我依然能夠想起這個視頻,可能是冥冥中的緣分吧,那就讓美好的事物綻放她的生命力吧。


感謝嗶哩嗶哩UP主 —— 林晨同學,帶給我們的寶藏。

視頻來源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11u79L/

◇整理|浪漫博士

◇文案|林晨同學

◇視頻|林晨同學

記錄我的學習、生活及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身為一個資深的宮崎駿影迷,我對《千與千尋》中那些場景記憶猶新。 當我第一次踏上九份老街時,整個人彷彿置身於動畫世界中一般!這條蜿蜒曲折的老街道坐落在臺灣新北市,曾經是一個熱鬧的煤礦小鎮。 如今,它已成為宮崎駿取景的聖地,吸引著我這樣的影迷朝聖。
《傷寒雜病論》經後世整理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傷寒論》貴為四大經典之一,可見其學術地位。 其中張仲景首創的六經辯證,還有許多方劑一直沿用至今,療效甚好。 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傷寒論》看到張仲景作的序,很是鎮靜心痛,原來他還有這樣的經驗。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5/5人紀
身為一個資深的宮崎駿影迷,我對《千與千尋》中那些場景記憶猶新。 當我第一次踏上九份老街時,整個人彷彿置身於動畫世界中一般!這條蜿蜒曲折的老街道坐落在臺灣新北市,曾經是一個熱鬧的煤礦小鎮。 如今,它已成為宮崎駿取景的聖地,吸引著我這樣的影迷朝聖。
《傷寒雜病論》經後世整理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傷寒論》貴為四大經典之一,可見其學術地位。 其中張仲景首創的六經辯證,還有許多方劑一直沿用至今,療效甚好。 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傷寒論》看到張仲景作的序,很是鎮靜心痛,原來他還有這樣的經驗。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5/5人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北極星是一顆靜止不動的明亮恒星嗎? 北極星是一顆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 它也是比磁羅盤更穩定的導航工具 但今天的北極星不會永遠靜止不動 這是為什麽?北極星實際上不是特定恒星的名稱 它描述了距離地球北天極最近的恒星 北天極是天空中地球自轉軸 與天球相交的兩個點之一 因此 北極星是最靠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在茫茫夜空裡找尋,找尋那顆屬於我的星。 它在遙遠的天際閃爍,那微弱卻堅定的光明。 每個人的頭上,都懸著這樣一顆星。 它承載著我們的夢,還有那些未說出的情。 我望著屬於我的那顆星,想起心底的願望和憧憬。 那是對未來的渴望,那是對美好的追尋。 在黑暗的時刻,它是希望的火苗在跳動。 在迷
想飛就飄上天空 撥弄一下雲朵 俯瞰大氣層讓地球閃耀 藍寶石光澤 游向宇宙深處 速度不快但能瞬間抵達 火星最高峰上坐下來看日出 試圖遺忘那些 沒有人會記得
Thumbnail
說到木星,應該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小時候在課外讀物上也都常常看到木星的介紹,那麼木星和我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自然方面: 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不會仰望星空?在城市中由於光害的關係,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很有限,不過有一些亮度(視星等)比叫亮的星星還是很容易看見的,其中就包括木星,
Thumbnail
這顆偶然從宇宙灰塵和氣體誕生的藍色星球,有高山、有森林、有大海,當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生命之間彼此互賴共存。或許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了,但我覺得她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她的名字叫「地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宇宙深邃謎團的探索,即是對我們人類自身的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隱喻著這個宇宙中,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之間那宏偉的意義。發出信號,接收信號,戴著神秘儀器所做出古怪的神經行爲,其實是身爲孤島的人類爲獲得認同和真正交流的天真努力的一種浪漫化。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北極星是一顆靜止不動的明亮恒星嗎? 北極星是一顆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 它也是比磁羅盤更穩定的導航工具 但今天的北極星不會永遠靜止不動 這是為什麽?北極星實際上不是特定恒星的名稱 它描述了距離地球北天極最近的恒星 北天極是天空中地球自轉軸 與天球相交的兩個點之一 因此 北極星是最靠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在茫茫夜空裡找尋,找尋那顆屬於我的星。 它在遙遠的天際閃爍,那微弱卻堅定的光明。 每個人的頭上,都懸著這樣一顆星。 它承載著我們的夢,還有那些未說出的情。 我望著屬於我的那顆星,想起心底的願望和憧憬。 那是對未來的渴望,那是對美好的追尋。 在黑暗的時刻,它是希望的火苗在跳動。 在迷
想飛就飄上天空 撥弄一下雲朵 俯瞰大氣層讓地球閃耀 藍寶石光澤 游向宇宙深處 速度不快但能瞬間抵達 火星最高峰上坐下來看日出 試圖遺忘那些 沒有人會記得
Thumbnail
說到木星,應該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小時候在課外讀物上也都常常看到木星的介紹,那麼木星和我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自然方面: 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不會仰望星空?在城市中由於光害的關係,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很有限,不過有一些亮度(視星等)比叫亮的星星還是很容易看見的,其中就包括木星,
Thumbnail
這顆偶然從宇宙灰塵和氣體誕生的藍色星球,有高山、有森林、有大海,當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生命之間彼此互賴共存。或許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了,但我覺得她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她的名字叫「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