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邏輯投資週報-2024.05.12|八方雲集/遠雄港/威宏-KY/鈺齊-KY

閱讀時間約 3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 關於週報內容縮減的說明:

因各家企業1Q24財報陸續發布,這段時間需要閱讀分析的資料量較多,加上個人工作繁重(累),因此這幾週的免費週報內容沒意外的話應該都會縮減,請讀者見諒。



☆ 近期專欄發布專題文章



※ 回顧4月份營建股熱潮的個人操作與發文紀錄

之前在專欄訂閱讀者專屬討論區與臉書粉專,其實都有分享「邏輯投資」4月份針對營建股的操作策略是「分批往上減碼」,而近日營建股出現明顯回撤,我們正好可以聊聊這一波營建股大行情的個人操作心得。


首先先讓我們回顧4月初是什麼狀況,下圖是上市營建指數的走勢,以4月初當時來看,整個營建產業已經從1月中旬的底部上漲超過2個半月,這是一個讓投資人半信半疑卻又蠢蠢欲動的階段。

raw-image


因為我個人已持有相當高比例的營建股,包括冠德、新美齊、達麗、森寶等,因此已不太需要再積極布局營建產業,若真的要找營建股的投資標的,我也會傾向去找我認為漲幅還沒有跟上同業的個股,因此我在4月8日有在討論區分享我個人針對營建股的觀察名單,這算是一種保守中帶一點進取的策略。

raw-image


這段時間我還針對長虹(5534)在專欄討論區分享自己針對其籌碼面的觀察,4月11日的標題叫作「不急」,主要是觀察到投信出現積極買盤訊號,因此我會傾向抱著籌碼持續觀察股價走勢,當時長虹股價98.8元。

raw-image


另外四月份我也花了很多時間跟讀者分享對於南港的籌碼追蹤,例如4月13日在專欄討論區的發文中,可以看到當時南港股價為46.7元,很幸運的,後來股價確實走出一波漲勢。

raw-image


接著4月16日營建股出現一波多殺多的大跌,有好幾檔股票甚至跌停,當時我在討論區還有臉書粉專都有發文,主要內容是提醒讀者回到價值面思考,逢低可以加碼,但如果是短期操作者,則建議按照紀錄操作,必要時應該停損。當然,後者這項建議看起來並不完美,因為後來營建股持續創下不可思議的新高,但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這波回調如果成功在心態上扛過去,後面的行情確實就如同海闊天空一般燦爛光明。

另外也可以看到其實我在很多文章都有提到這一波營建股的漲勢像是「資金行情」,或者說是「資金派對」更貼切,這一點到了四月底、五月初更加明顯。

raw-image
raw-image


4月17日營建股指數反彈,我在討論區持續分享關於長虹的籌碼面觀察,繼續指出投信仍然站買方,仍值得持續觀察,而當時股價108.5元,後續股價確實持續創高,這個「事後諸葛」還算站得住腳。

raw-image


4月20日則提到我開始「轉換題材」,也就是停利到其他我認為有潛力的標的上,當時是再度挑上「記憶體」題材,這個操作是否成功?目前很難說,但當時我對營建股的熱烈行情確實有所懷疑,也轉向保守觀點。

raw-image


4月23日則是分享我對於市場參與者開始對營建股產生FOMO情緒的提醒與擔憂,內文也提到近期個人持續「逢高減碼」營建股持倉,並將停利的現金部位轉投入到其他我認為基期較低或更具上檔空間的股票當中。

raw-image


4月25日則是根據達麗法說會的內容,緊急更新後續建案獲利預估及市場可能的估值判斷方式。

raw-image


4月26日則是繼續在臉書粉專提及我個人持續「分批逢高減碼」的策略。

raw-image


4月28日則繼續分享對於長虹的籌碼觀察,認為後續還有行情,短期來看是對的,因為股價從127.5元最高站上140元,但以5月10日的最新收盤價117.5元來看,則是過於樂觀了。但我的長虹部位也有分批逢高停利,因此操作上還過得去,但短線判斷上顯然還有進步空間。

raw-image


4月29日「邏輯投資」在專欄討論區發文,提醒外資開始撤出的潛在風險。

raw-image


5月2日提到自己已經出掉一半的營建股持倉。

raw-image


5月4日觀察到各大媒體都在報導營建股,這確實是一種市場熱度訊號,也有在臉書發文提醒,當然有讀者會質疑這是「事後諸葛」,這是因為市場熱度過高雖然是危險訊號,但短期也有可能大幅度推升股價,因此我無法給予直接的買賣判斷,但我個人的操作確實是選擇更積極的出場。

raw-image


在5月8日的文章中,我提到自己的營建股只剩下三成部位,從結果論來說,我的停利作得並不漂亮,我也知道有不少投資達人全數出清,高歌離席。

但我自己的想法是基於我無法確知行情能走到哪裡,因此透過分批往上停利的方式,逐步保留「戰果」,而結果確實有不少部位在高點減碼,我也成功將資金轉換到其他我認為有潛力的標的上,因此我對這一波操作結果是還可以接受的。

raw-image


最後我想做個簡單的小結:

  1. 主升段到來時,不要輕易全數停利,分批停利比較能吃到更多行情。
  2. 但目標價到價甚至大幅超越自己設定的目標價時,可以更果決地停利出場,這一波營建股行情太熱,因此自己的分批出場做得很「慢」也很「片段」,代表自己也還是有不少「貪念」
  3. 當股票成為熱門話題時,「賣掉」股票,這一點自己有做到,我想未來我還是會繼續這樣操作-「買在乏人問津、賣在人聲鼎沸」,就像下面這張書籤一樣。
raw-image



※ 巴菲特股東會的個人思考

2024年波克夏股東會是一年一度投資圈的盛事,特別是股神巴菲特最重要的夥伴蒙格於前一年辭世,也讓今年的股東會備受各界重視。

關於股東會的內容,相關媒體報導相當多,我想聊聊我對其中幾段巴菲特發言的想法。


  • 國債數量不是重點,通膨、美元價值、財政赤字才是重點

巴菲特認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很有智慧,但他無法控制財政政策,而他認為財政赤字才是真正會引發危機的重點。


  • 握有1,800多億現金的原因/危機

巴菲特提到自家團隊不會想在利率5.4%的情況下運用這筆資金,如果連結到前面巴菲特對於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以及在針對拋售蘋果股票的問題中,他提到了避免未來面臨更高稅率的觀點,都顯示出巴菲特對美國加稅彌補赤字的預期與擔憂

確實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7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就提到要將企業最低稅率由15%提高到21%,以及要將富豪的最低稅率提高到25%,而這項增稅計畫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未來十年使政府負債減少3兆美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於2017年推動「減稅及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TCJA)也將於2025年12月31日到期,川普已提出政見,希望確保這項法案成為「永久性」政策,這可能會加重財政負擔,影響公債價格,而高債券利率又會進一步惡化財政,增加危機。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財政動盪或企業經營壓力沉重,似乎難以避免,或許這也是巴菲特的遠見,選擇持有現金等待更好時機再出手。


  • 繼續投資美國/主動投資的意義

巴菲特提到自己預計下一筆大交易不會是對美國以外地區的投資,另外他提到他的遺囑中仍然建議妻子將遺產10%分配給短期政府債券,90%分配給低成本的標普500指數基金。

他強調績效是否跑贏標普500指數並不重要,因為妻子的財務狀況不需特別考慮這一點。

這樣的規劃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1. 巴菲特仍堅定相信投資美國,特別是標普500指數,是一般投資人的最佳選擇,因為投資的是全球前五百大的企業。
  2. 對具有一定資產水準的投資人來說,部分資產分配投資債券穩定領息維持生活,剩餘資金投入標普500指數ETF,享受股市成長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3. 即使巴菲特妻子年事已高,但巴菲特給妻子的建議仍是「股優於債」。
  4. 資產不夠多的投資人可能需要思考跑贏標普500指數的必要性,但他認為選擇公司,把股票看做企業其實比選股更重要,暗示投資人要更重視企業的潛在價值與長期競爭力。


看完這場股東會,必須說巴菲特能夠堅定謹守自己的投資原則,不隨波逐流,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專心「打一個好球」的心態,真的相當值得投資人借鏡反思,因為有太多投資人都只是在打球或享受打球的感覺,不管打擊率,也不管打擊過程有沒有「阿達力」(打擊打到球的甜蜜點),甚至懶得選球,只想靠媒體、分析師或網紅幫忙選球。

反觀巴菲特即使已經擠身世界級首富,但仍堅定遵循自己的投資法則與成功方程式,如果說你也認同他已經站上投資之巔,那你為何不學習他的長處與優勢呢?



※ 中租-KY大跌!?發生什麼事了呢?

中租-KY(5871)5月8日吃了一根爆大量下跌,股價幾乎跌停,原因可能跟外資報告有關。

raw-image


外資報告指出,中租-KY在中國面臨同業競爭,同業實力強大,提供客戶更低的租賃利率(同業6~7%,中租仲利13~14%),且與中租的客戶群高度重疊(20~40%),導致中租-KY在中國業務競爭加劇,成長放緩,表現不如預期。

另外中租-KY在台灣也面臨到監管升級的壓力,還有太陽能業務屬於重度資本,可能導致中租必須持續融資,進一步拖累營運表現,因此預期中租-KY的長期成長率將低於10%,並大幅調降目標價。

稍微看了一下報告內容,關於跟中國同業之間的比較,我認為其判斷有所本,因為中租-KY的成長確實不如同業,潛藏客戶轉移的衰退隱憂,另外從其他研究報告也能看到,中國的租賃業資產規模成長放緩,也導致大量的同業必須去競爭成長放緩的有限資源,這對中租確實是一大考驗。

raw-image


但也有資料指出,中租-KY在中國獲利能力更勝同業,這應該也反應出其一定程度的競爭力

就股價來看,我認為中租-KY有其投資價值,但我會希望能釐清中租-KY站穩中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之後,再來做加倉甚至重倉的投資決策,畢竟我還是喜歡打自己有把握的「好球帶」!「價值」是重點,但只是我決策的一部份。



※ 從鈺齊-KY反思景氣循環股的投資思維

「邏輯投資」3月25日於專欄發布「發掘潛力股|市況越差,擴產越狠的戶外鞋之王|鈺齊-KY(9802)」一文,4月鈺齊-KY(9802)公告3月營收,可能是因為低於市場參與者預期的關係,股價重挫,最低跌至106.5元。

當時我在專欄討論區有分享我對3月營收的看法,也有提到挨了讀者罵以及訂閱人數減少,這一點讓我頗為無奈,因為專欄文章就已經提過「公司預期1Q24會是營收低谷」,因此市場與某些讀者的反應這麼大,反而讓我錯愕,但我也視之為機會,底部進行加倉(剛好拿部分營建股停利的資金去加碼)。

時間進入5月,公司公告4月營收10.7億元,YoY-35%,MoM+59%,看來似乎走出營收谷底。根據法人詢問公司資訊,公司訂單能見度至8月,並預計2Q24營收衰退幅度將收斂,且2H24營收將優於1H24,這一點符合公司先前說法,也從在手訂單得到驗證。不過公司也提到雖然需求回暖,但尚無法達到2022年水準,暗示復甦動能較弱,好日子還得再多等一段時間。

5月9日的股價反應很有趣,確認公司走出谷底後,股價大幅反彈,突破各種均線,目前盤中站上130元關卡,推測應該是反應估值修復,這也是勇於抄底投資人的「紅利段」

raw-image


我想用這個例子跟投資朋友分享,如果你的短線操作獲利不彰,或許可以換個思維,將操作週期稍微拉長,以鈺齊-KY為例,在專欄文章中其實就已經很清楚地說明製鞋產業的循環特性,投資這類景氣循環股,除了價值水準的判斷外,等候的耐心與信心也非常重要。

遇到股價暴跌,要砍停損其實很合理,但也要思考到自己當初進場的理由,如果出場只因為單月營收造成股價下跌,但當初進場看的是未來產業復甦,這樣的賣出理由合理嗎?

如果能把握好自己的交易與投資邏輯,並依照邏輯操作,我想隨著經驗累積,投資勝算應該有機會提升。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40512)

raw-image
  • 本週有冠德、八方雲集、長虹、遠雄港公告4月營收。
  • 多數公司已經公告1Q24財報,週報將陸續跟進追蹤分析。


本週追蹤八方雲集、遠雄港、威宏-KY、鈺齊-KY的4月營收表現;另外因遠雄港、鈺齊-KY已上傳1Q24財報,本週也會針對這兩家公司的季報進行追蹤解讀。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價值內容
本篇內容共 12664 字、14 則留言,僅發佈於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99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