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讀什麼?熟齡閱讀市場3大趨勢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

圖片來源:Pexel


某日在咖啡店,隔桌一位銀髮男士桌上疊了幾本財經雜誌,邊喝咖啡邊細讀、貼標籤。紙本雜誌雪崩凋零的年代,作為媒體工作者,深知此景稀有可貴,忍不住偷瞄追索此位知音。

十分鐘後,他的朋友來了,兩人從烏俄戰爭談到AI發展,應是生意夥伴。原來,這位男士剛剛正用雜誌準備「談資」,先做好功課才上路。

這位男士的閱讀風景,讓我想起許多台灣四五年級熟新齡世代的特質縮影:凡事認真,甚至有點用力。


因其成長的年代,是一個開疆闢土的時代:台灣第一次,擁有那麼多「開始」——國民教育開始普及、經濟開始起飛、西方思潮開始導入、民主化開始啟動。當社會面臨劇烈的重新設定,前人的經驗不足應對,他們習於靠自己找路。沒有網路的時代,書,常扮演最重要的啟發角色。

當戰後嬰兒潮的青年,而今已白髮,又再次躬逢其盛:台灣將在2025進入超高齡社會,整體人類也處在前所未有最長壽的時代,百歲人瑞不斷破紀錄。這次,是人的活法要重新設定:如果多出來三十年以上的壽命,應該怎麼活好?


熟齡閱讀三大新趨勢:逆齡科普、照顧者療癒、做自己與愛自己

天下出版總編輯吳韻儀分析,新熟齡世代是習慣從書裡找答案的世代。以育兒或擔任管管理職為例,80+輩也許求知是口耳相傳,但50+可能都有自己找書看的經驗。因此,當此輩人面臨老後的新人生階段、身心狀態都在轉型時,也會從書中尋求全方位的解答。

因而,近年來在台灣書市中,跨域的「熟齡學」如雨後春筍冒出。綜觀此類暢銷的書籍,可分為三個主題:健康照顧、自我療癒、新生活主張。


1.健康照顧:逆齡科普,活躍老化


健康是人類不變的追求,以前即有一定的閱讀群眾,並非新的議題。只是,以前多半是綜合不分齡的養生學,最具代表性的乃是2007年暢銷的《不生病的生活》,訴求整體的健康生活。


raw-image

但近一兩年的新現象,聚焦「逆齡防老」的科普、醫普書開始受到歡迎。

例如,哈佛大學遺傳系教授辛克萊的《可不可以不變老》,從生技醫療研究訴求「老」未必是自然的結果,而像疾病可以治癒,暢銷超過兩萬冊;黃惠如的《慢老2.0》則是綜合最新醫學研究,提出「縮短老年期,延長健康中年」的生活實踐,實用性強,也在排行榜前三名。


其背後的概念,即是世界衛生組織訴求的「活躍老化」(Active Aging),意即年齡數字很已很年長,但身體卻能健康,如英國女王過世前兩天仍能接待外賓即最佳案例,是目前熟齡族追求的共同夢想。


2.自我療癒:照顧者的同路歷程


過去,心靈類書籍閱讀的類型曾很流行「勵志」,但對熟齡族來說,走過人生風浪,此階段已轉向更重心靈的「療癒」。其中,新的類型即是照顧者的書寫,此亦因應社會變遷而來,包括張曼娟《我輩中人》、吳若權《換我照顧你》、楊月娥《不逃跑的陪伴》等。

raw-image

根據統計,全台共有114萬名照顧者,老老照顧成為常態。這歷來最高的照顧者數字,即代表有多少需要被療癒與修復的心。

曾有一位女性熟齡讀者和我說,她需獨自照顧公公、婆婆十餘年的時間;實在超過身心負荷,但她不敢抱怨,怕先生聽了會難過。於是,只能和家裡的那隻狗說話。當家中那隻狗也過世時,她就崩潰了。坊間雖然有照顧者團體,但未必人人有時間參加。這時,她閱讀了張曼娟書寫照顧父母心路歷程的《我輩中人》,深深感到被理解。說不出的苦,透過作家之筆得以釋放。


3.新生活主張:愛自己

至於新生活主張,並不是一般書店的分類,是筆者自行分類的新命名,因我覺得這類型格外有趣。如前所述,50+世代人生前半場多半是用力認真付出的一族,職場打拼、奉獻家庭,許多人為了社會價值而活,到了熟齡時多半會開始反思:「 我自己呢?」

raw-image



於是,放下社會期待,做自己、愛自己,略有叛逆的主張通常很受歡迎,如高愛倫的《誰都希望從一而終,但是也得饒過自己》訴求「移除別人給的或自己落下的磕磕絆絆,饒過自己」的新態度​




raw-image



彭菊仙的「50歲後我出去一下」,談的是空巢期女性如何「放下媽媽、太太、媳婦角色做自己」皆屬此類作品。

此類讀者的閱讀動機,乃是透過意見領袖的新態度,給予自己勇氣做人生新嘗試。




閱讀社群媒體化:讀臉書也是讀書,斷捨離是不變主旋律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閱讀也多了跳脫紙本書外的可能,更多熟齡族吸收知識的來源是手機。

天下文化總編輯吳佩穎觀察,「閱讀社群化」的現象相當顯著。許多作者、意見領袖已經在社群媒體上先把想法和讀者溝通,而後才累積成書。上述暢銷作者幾乎無例外,因而,「讀臉書」與「讀書」的關聯,在熟齡讀者中將更加密切。

此外,2017年來,台灣陸續成立多家專屬服務熟齡族的「熟齡媒體」,加速了熟齡閱讀的活躍性與知識的多元性,社群媒體亦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網路閱讀的模式與書截然不同,以單篇文章為主。相對來說,大家並不追求單一作者,而是選擇自己有用的內容;所有的書,則會被拆成單篇書摘,短兵相接,編輯的標題反成為是否閱讀的關鍵。

如果以電影鏡頭做比喻,書如長鏡頭,網路文章就是「局部特寫」。如以「點閱率」這個鏡頭看,什麼關鍵字是熟齡族的心之所向呢?

筆者觀察,無論是哪家媒體,在網路文章中有個絕對不敗的三個字,總易能得到點閱率青睞:「斷捨離」

斷捨離分為兩種,到了人生下半場,許多人會重新整理家庭空間,需要空間上的斷捨離。另一種則關係的斷捨離,包括婚姻、友誼的重新整理。有回《50+》的小編在官方粉絲團上發問:「50歲後,你最想要斷捨離的是?」不到一天就有破千則留言,回應十分踴躍,且最多人的答案不是物品,而是「老公」......。這個幽默的答案也反映了熟齡族的心境:渴望能放下對物與人的執念,人生按下「RESET」鍵,有個新開始。


無法被數據紀錄的地下社會:LINE的長輩歡樂世界


最後,我想提一個通常不在閱讀討論範疇、卻極為普遍一個新趨勢:LINE流傳的地下短影音。

近來,我常收到的長輩從LINE傳來心靈雞湯、笑話、奇人奇事等短影音,許多來自抖音存取下的轉發。蓮花問早安長輩圖已經過時,到拜登和川普接吻的AI圖片才是新潮。因都在個人群組中,它難以被計數,卻像是一個娛樂的地下社會,成為許多長輩的分享日常。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3年的調查,台灣明顯的數位落差發生在70歲。當讀文章已吃力、查找網站更費心,此時的高齡長輩每天能笑,恐已比積極的學習更需要。


此時閱讀的意義,已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更像是一種陪伴,告訴家人或告訴自己:我還「存在」。


原文刊載於《文訊》5月號,〈一個作家的老後:樂齡生活與身心養護〉專輯〉,原標題為:「活到老讀到老:熟齡閱讀市場觀察,以及跳脫紙書的閱讀可能」)




15會員
3內容數
我們的未來會活得比想像中久,好多事情要重新學!正職工作是遠見天下文化《50+》總編輯兼副執行長,這兒是我的B面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朱陸豪:我想要活到老演到老。每年「台灣戲曲藝術節」都會試圖讓戲曲有不同實驗、探索的可能,今年第七屆的策展主題是「非.常.愛」,其中一齣國際製作由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推出《贋作鍾馗》,編導是鬼才劉亮延,演出者的組成也很特別,有京劇、影視、舞台劇三棲演員朱陸豪;德國演員、導演,紐倫堡國立劇院
Thumbnail
avatar
吳奕蓉
2024-03-30
|活到老學到老|上帝後花園釀的酒前兩天我在盒馬買了一隻對太太來說極為冷門的Gorgia 喬治亞Semi Sweet White Wine半甜白酒。 坦白說,太太這幾年喝白酒多半都會選擇熟悉的澳洲,還有不大會出錯的義大利,Gorgia 喬治亞還真的是第一次。 後來我上網google了一下,考古學家曾經在喬治亞所在的高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太太在北京
2024-02-02
營養免煩惱,閃亮活到老有事沒事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avatar
郭師妙營養師
2024-01-22
[逐字] 柯文哲 活躍老化 長青樂活 我們一起活到老 健康老!其實更理想是,理想的一個醫療狀態是,第一不會生病,萬一生病只剩小病,萬一得了小病不會大病,最後才是得了大病不會死。我們還是花太多力氣在處理得了大病不會死,其實應該更要往前,他就是不會生病,他就活得健康、了不起,第一個不生病或是偶爾生症,最多感冒,小病這樣而已,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Thumbnail
avatar
Shao John
2023-08-27
活到老跑到老享受到老―「跟生命的時鐘一起跑」推薦序長達將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物,也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涯規劃,包括這本書的作者,伯恩˙韓瑞希,八十多歲的生物學家與超級馬拉松多項紀錄的締造者。 原本伯思還想以八十高齡參加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但是因為疫情他決定打消這個計畫,這是生命時鐘教導的:人生這場旅程不適合太硬性的規則,隨著年歲增長,必須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22-11-24
[討論十二]活到老,學到老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教育改革和教材的內容,今天的內容可能又更強烈一些,我想談談改革中,老師所扮演的角色。 老師的言論對學生來說,必定是有相當的影響力的,所以我認為應該讓老師順應時代,接受新的教育
Thumbnail
avatar
自癒者
2022-10-25
《維斯塔繭居日記》:學到老、活到老《維斯塔繭居日記》:學到老、活到老 2021年8月20日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運作。今天更傳出日本老牌動作演員千葉真一染疫病逝的消息,不免讓人感嘆。雖說享壽82歲也算是長壽了,但未接種疫苗的千葉真一在7月下旬染疫後,原本還可以在家療養,但8月8日卻因病情惡化住院甚至需戴上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1-08-21
不用花大錢的自學課程網站:活到老學到老,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哈利熊來告訴你幾個不用花大錢的自學課程網站,讓你不用再悔恨學生時代沒有好好讀書啦!活到老學到老,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avatar
哈利熊HoliBear
2019-09-27
從電影看板到3D立體彩繪:活到老學到老的魏榮欣老師「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俗諺,套在魏榮欣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從電影看板學徒開始,到退伍後成立自己的公司,極盛時期承包了新竹市國際戲院、新新戲院、新復珍戲院、新竹戲院等多家電影院的看板繪製工程,繪製了超過 2000 幅看板。《貢丸湯》Vol.7要帶大家欣賞過去老師傅的技藝,用畫筆描繪當時電影的燦爛時光。
Thumbnail
avatar
見域Citilens
2019-06-03
乙太少女學院 那座島上的「sweet heart」 87. 活到老學到老大中等人來到郵輪內部,在一名男姓士兵的帶領之下,他們來到了一間巨大的廳堂之內。
Thumbnail
avatar
黑糖醬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