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觀設計,到社會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原先熟悉的領域轉換跑道,是什麼理由促使你做出改變?」

苗栗長大的宜錦,在台北的景觀設計公司待了七年後,發現相比為「不確定的對象」設計,他更享受深入社區、實際接觸在地居民的過程。雖然不是社會工作背景出身,反而是這樣的「特殊性」讓他思考自己能為社區,甚至是居民帶來什麼價值?


相信世代四月的 ESG 青年學校課程,邀請到目前正在花蓮芥菜總會投入社會設計相關工作的宜錦,分享他從景觀設計專業背景轉而投入社會福利組織,運用社會設計思維為社區帶來新氣象的心路歷程。一起來看看吧!


【從景觀設計到社會設計!】

🧑🏻‍🦰 找到渴望投入的領域,從自己的專業出發

宜錦任職的地方-「花蓮習藝所」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五、六十年前這裡是專門培育原住民一技之長的學校。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如今這個空間以貫徹習藝所「為社區中的需要者創造工作機會」的服務宗旨,提供了更多不同的需求。有鑑於此,宜錦以「培力」精神核心為基礎,認為可以從自己最拿手的專業「空間設計」出發,尋找一個適當的媒介來發揮價值。


☕️ 創造社會價值,成立一個50+的社群咖啡館

有了運用「空間設計」概念的發想,下一步便是思考「以什麼方式」來進行才能真正帶來長遠的影響。在投入社區營造的過程,從居民訪問到社區資源盤點等等,都讓宜錦對於這塊土地人文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經過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訪談、討論的過程,團隊從《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這本書中獲得許多靈感,思考著或許「創造一個讓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學習新技能,甚至從過程獲得成就感的場域」是一個合適的進行方式。


宜錦和團隊夥伴一起將閒置的場域、空間重新打造,除了透過景觀設計的專業進行升級改造,更舉辦「用咖啡換故事」等的活動進行社區調查,以此更了解居民們的需求,進而從中調整動線規劃、佈置方式等等空間配置。「從規劃到執行,都將使用者放在第一位」,設身處地為這些長者們著想。


🗺️ 對未來藍圖的想像:建立社區居民間更緊密的連結

宜錦表示,因為在前台服務的這些「銀賓員」們都是已經超過 50 歲的長者,品項設定上無法太過繁雜,在服務和餐飲的品質上也需要因應長輩的狀況進行調整。像是在門口擺上鈴鐺,只要有人進出都可以留意到、將餐點製作的 SOP 詳細紀錄,並將字體特別放大貼在牆上等等,盡量將所有動作化繁為簡,降低長者銀賓員們服務上的負擔。


在這個邁向超高齡化的社會,「夢想50+coffee咖啡館」的成立不僅是為了提供長者獲得培力的機會,宜錦也表示,希望這家咖啡館未來能成為建立社區連結的重要場所,有源源不斷的客人光顧,且不僅局限於長者,更包括社區中各個大大小小年齡層的人們。


要從自省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在投入社區時思考居民真正的需要,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雖然想法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付諸行動卻相當困難,需要重新思考並投入更多心力去應對新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


「做正確的事,而不是輕鬆的事。」

不管是轉職的勇氣,或者為地方發展所投入的心力,宜錦都用他的行動為我們展示了勇於去追求心中覺得「真正重要的事物」的重要性。


  • 撰稿:林彥函
  • 編輯:張翰文
  • 照片來源:pexels

💡 歡迎加入相信世代 ESG 青年學校,與我們一起展開學習的旅程:https://binnextgen.org/esg_school

avatar-img
9會員
14內容數
大台北都會區高房價對青年形成難以負擔的壓力,為使青年能在交通方便的區域,以可負擔的金額住在有尊嚴的空間,相信世代協會發起「住得起的家」社會創新住宅實驗計畫! 由相信世代和青年一起找到宜居空間,提供至少相當25%房租之永續行動金作為租金補貼,同時號召入住青年須以自身能力完成社會創新計畫,產生社會正向回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相信世代 的其他內容
「城市」在我們當今社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大約只佔地球面積的 3%,然而全世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裡(台灣為 79.8%)。世界各國慢慢發現,「城市」是許多永續指標落實的關鍵地域,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打造讓全齡都能健康生活的友善城市!
相信世代三月的一場 ESG 青年學校課程,邀請到相信世代社群裡的未來學家黑喜,作為未來敘事工場創辦人的他,來和大家介紹究竟什麼是「未來學」?日本又是如何透過這套未來思考的方法,勾勒出每五年一次的「前瞻研究」,從未來的預測到對社會的想像,進而聚焦在「永續領域」,並推動由上而下的具體實踐!
你願意為了理想付出多少呢?在異地他鄉為了追求夢想,即使履歷被拒絕上千次、遇到無數困難也毫不退縮,堅信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就是 Vincent 的故事:堅持「讓自己一天比一天好」,總有機會會在最合適的時間點出現。
Mr. Beast,這位年僅25歲的青年,Youtube頻道有超過2.45億人追蹤,2023 年更是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他究竟是如何透過社群的力量,以行動呼籲大眾關注慈善?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顧名思義即為從人類的需求出發,將人的情感和利益納入考量,同時注重如何使 AI 發揮潛力,為人們目前的生活帶來實質協助。二月的最後一場青年學校課程,讓我們共同探索 Human-centered AI 的魅力吧!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開始變老,而不是長大?」Clara 在經歷不同的嘗試和挑戰後,在教育現場孩子偶然的一句話,開啟了對自己人生反思,毅然決然在 30 歲那年從台灣飛往距離家鄉一萬兩千八百公里的芬蘭,親身感受這個蟬聯六年「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他們的教育是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在我們當今社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大約只佔地球面積的 3%,然而全世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裡(台灣為 79.8%)。世界各國慢慢發現,「城市」是許多永續指標落實的關鍵地域,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打造讓全齡都能健康生活的友善城市!
相信世代三月的一場 ESG 青年學校課程,邀請到相信世代社群裡的未來學家黑喜,作為未來敘事工場創辦人的他,來和大家介紹究竟什麼是「未來學」?日本又是如何透過這套未來思考的方法,勾勒出每五年一次的「前瞻研究」,從未來的預測到對社會的想像,進而聚焦在「永續領域」,並推動由上而下的具體實踐!
你願意為了理想付出多少呢?在異地他鄉為了追求夢想,即使履歷被拒絕上千次、遇到無數困難也毫不退縮,堅信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就是 Vincent 的故事:堅持「讓自己一天比一天好」,總有機會會在最合適的時間點出現。
Mr. Beast,這位年僅25歲的青年,Youtube頻道有超過2.45億人追蹤,2023 年更是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他究竟是如何透過社群的力量,以行動呼籲大眾關注慈善?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顧名思義即為從人類的需求出發,將人的情感和利益納入考量,同時注重如何使 AI 發揮潛力,為人們目前的生活帶來實質協助。二月的最後一場青年學校課程,讓我們共同探索 Human-centered AI 的魅力吧!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開始變老,而不是長大?」Clara 在經歷不同的嘗試和挑戰後,在教育現場孩子偶然的一句話,開啟了對自己人生反思,毅然決然在 30 歲那年從台灣飛往距離家鄉一萬兩千八百公里的芬蘭,親身感受這個蟬聯六年「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他們的教育是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住宜蘭的親戚想為自家打造個漂亮的庭院,問我有沒有好評價的宜蘭園藝推薦?幫忙問了一些和建築設計有淵源的朋友,友人推薦宜蘭國瑞園藝景觀設計工程,服務範圍涵蓋宜蘭的三星、羅東、五結、冬山、大同、員山和壯圍等地,深耕在地的宜蘭園藝專家在網路上獲得許多乘作客戶的五星好評,提供庭園景觀設計施工、園藝造景造園
跑社區做田野可能會遇到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這些事件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與看見台中城的順福哥、小梅姐互動的過程中,一些互動對我的影響相當的深遠,在感謝之餘,也記錄下來分享。另外,也註記一下相關的事件。
Thumbnail
這次接受楊小姐的委託為其在員林的社區住宅進行景觀改造,原先住宅旁有一個畸零地是做為菜園使用,但過去這段時間幾乎每周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跟雜草搏鬥,因此希望能透過景觀工程為這個基地做規劃,目標希望能達成乾淨、清爽、好整理的空間利用。 首先車道這一側的空間原本是做停車用途,但每次只要下大雨就會
Thumbnail
而在為共同目標付出努力的同時,一群人也從陌生到自在交流,建立起連結和夥伴意識,一起為好的事情付出一份力,這是我更樂見的! 未來,面對極端氣候及不穩定的環境變化,#人們的互助合作及群體意識的提升將會帶著大家走向共生互助,而不是分裂競爭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不斷地接受刺激的我,在思考中,漸漸畫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更認識自己,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Thumbnail
經歷學術研究和進入景觀園藝綠化相關工作後,作者進行了自我啟發,紀錄了實際內容,並準備分享豐富的實務經驗和植物方面的知識。不論是學生、業界人士還是對景觀園藝有興趣的人,都能在此獲得一些啟發和知識。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住宜蘭的親戚想為自家打造個漂亮的庭院,問我有沒有好評價的宜蘭園藝推薦?幫忙問了一些和建築設計有淵源的朋友,友人推薦宜蘭國瑞園藝景觀設計工程,服務範圍涵蓋宜蘭的三星、羅東、五結、冬山、大同、員山和壯圍等地,深耕在地的宜蘭園藝專家在網路上獲得許多乘作客戶的五星好評,提供庭園景觀設計施工、園藝造景造園
跑社區做田野可能會遇到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這些事件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價值觀。與看見台中城的順福哥、小梅姐互動的過程中,一些互動對我的影響相當的深遠,在感謝之餘,也記錄下來分享。另外,也註記一下相關的事件。
Thumbnail
這次接受楊小姐的委託為其在員林的社區住宅進行景觀改造,原先住宅旁有一個畸零地是做為菜園使用,但過去這段時間幾乎每周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跟雜草搏鬥,因此希望能透過景觀工程為這個基地做規劃,目標希望能達成乾淨、清爽、好整理的空間利用。 首先車道這一側的空間原本是做停車用途,但每次只要下大雨就會
Thumbnail
而在為共同目標付出努力的同時,一群人也從陌生到自在交流,建立起連結和夥伴意識,一起為好的事情付出一份力,這是我更樂見的! 未來,面對極端氣候及不穩定的環境變化,#人們的互助合作及群體意識的提升將會帶著大家走向共生互助,而不是分裂競爭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不斷地接受刺激的我,在思考中,漸漸畫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更認識自己,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Thumbnail
經歷學術研究和進入景觀園藝綠化相關工作後,作者進行了自我啟發,紀錄了實際內容,並準備分享豐富的實務經驗和植物方面的知識。不論是學生、業界人士還是對景觀園藝有興趣的人,都能在此獲得一些啟發和知識。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