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覆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專業覆盤」。

先從「覆盤」談起,這用詞越來越廣泛出現在各大媒體中,也許是因為圍棋近年的興起, 社會大眾較能理解。嚴格說起來,參考棋手的解釋,下完棋後雙方將所有的棋步走過一遍,即是所謂的「覆盤」。這能力需要靠著專注力跟大量的記憶力才辦得到,需要從小培養。 我延伸補充「專業」兩字是要談每個人在自己專業領域上,是否有靜下心來試試看進行覆盤? 近期,我開始認真的進行這個作業。

ESG的領域相當廣,近期又因應各種法規興起,每天要吸收的知識訊息多得不得了。但是,我發現在這個狼吞虎嚥狀態下,似乎沒有辦法回到事物的本質面去看待每個問題,因為總是在時間不夠狀態下囫圇吞棗結束某個回合。

當我把ESG整體脈絡、歷史沿革跟國際法規逐步梳理,然後列出GRI引用的所有條文展開(後面思考整理SASB),似乎更清楚在本身的領域上可以再補充不足的知識。


覆盤作法

簡易使用問答方法,配合心智圖進行筆記撰寫,並且要留意非常的口語化,才能有效的記憶。下面簡單舉例以為何目前當前ESG變成顯學背景為例子:

  • 什麼是ESG?

其實是這三個主題的縮寫「環境、社會、治理」。

對於CSR的不陌生狀況下,近年來為了強化社會責任的強度,加入治理議題,變成為了目前耳熟能詳的ESG。

  • WHY ESG? (探究根源,了解這主題的重要性)

全球經濟高度發展之下,氣候變化、社會不平等和企業道德責任等問題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失控狀況,尤其在這兩年狀況加劇。為了讓地球永續發展,各國開啟這條漫長的「永續發展」議題。

  • ESG是什麼時候開始漸漸變成一門學問? (這部分我會依照時間點慢慢展開,像是說故事那樣,梳理脈絡)


ESG的前身是CSR(企業社會責任),約在1950~1960年代台灣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台灣錢淹腳目狀況下,社會活動熱絡紛紛開始討論「企業賺錢回饋社會」概念,造橋鋪路扶弱濟貧開始廣為提倡。
接下來,因應社會發展,法規要求也陸續接上軌道,例如勞動法規啟動規範勞工的基本權利。

從1953年開始,Bowen在著作《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man》明確結論出企業主對於社會價值觀與活動的滿足有義務達成之後,1970年代台灣學者們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也開始有許多討論和提倡。

1990起,ISO國際組織提倡 14001 / 45001 (1999與2018版本)/ISO 50001(2011或者2018版本) 逐步成形,但對普遍企業管理者而言並沒有特別被重視、啟用。

也在這區間,杜邦鐵氟龍事件對於人體的傷害國際事件,展開了20年的訴訟官司,一直到2016年因被鐵氟龍侵害身體健康的居民、員工才得以贏得訴訟(這就是知名的「黑水風暴」電影,於2020年上映)

2000年左右,像是許多大型的零售商沃爾瑪,被消費者大量抵制。因為消費者聲稱沃爾瑪剝削員工已獲得最低成本,賣得最高收益。勞工議題自此被重視,大型零售商開始關注人權議題。

四年之後,大型電子廠開始被許多科技品牌要求符合行為標準,並且啟動電子廠專用之RBA稽查,並且擬訂不同的ESG策略因應。

最關鍵的2015年聯合國發布永續指標SDGs,並且設定2030年達到這17個指標達到中間指標。

從2015年之後,國際間陸續推出GRI,SASB等報告書揭露架構;金管會陸續針對台灣上市上櫃企業分別推出治理藍圖與報告規範要求

.......

以上故事摘要,可以讓自己深度思考主題的緣由與WHY?

建議什麼時候做覆盤?

每天例行的工作很多,因此我建議每半年可以做一次盤點,在記憶猶新的時候,或者自己失去方向時,可以把自己的專業有意識的進行覆盤,甚至慢慢撰寫出來,對於這是累積甚至分享,在這多媒體時代不會只展現「價錢」而是「價值」。 如果你有一項專業(或培養中)請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的梳理,可以看出自己還有哪些不足。


如果你對永續發展議題有興趣,預計5月底會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撰文分享。

請關注我的沙龍專題「永續力」,會有更多細節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e的職涯永續學習筆記
8會員
32內容數
【個人思維成長、職場軟實力、永續發展】專區,跟和我一樣愛學習的你分享
2024/07/08
智慧怎麼來的? 是年齡越大越有智慧?今天要分享的93歲醫師相當高齡,但是我相信智慧跟靜好都是從能「體悟人生」累積出來的。 無意間看到日日靜好這本書,看完之後非常喜歡裡面的內容,同時也推薦給一些朋友看。書裡談到許說中村醫師的人生智慧,將一些我們糾結心中的各種困惑,她給了很多建議。沒有那種灑狗血的
Thumbnail
2024/07/08
智慧怎麼來的? 是年齡越大越有智慧?今天要分享的93歲醫師相當高齡,但是我相信智慧跟靜好都是從能「體悟人生」累積出來的。 無意間看到日日靜好這本書,看完之後非常喜歡裡面的內容,同時也推薦給一些朋友看。書裡談到許說中村醫師的人生智慧,將一些我們糾結心中的各種困惑,她給了很多建議。沒有那種灑狗血的
Thumbnail
2024/07/03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2024/07/03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2024/06/14
「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做基層的事情?」 很遺憾的,我想跟領薪階級的大家說,只要在職場的一天,總是有機會接觸並要做基層事務,只是多跟少的比例。 我常常聽到一些週邊的朋友或者在LinkedIn看到有人在分享,希望轉職後可以不要再做基層工作了,要把自己往上提升幾階。
Thumbnail
2024/06/14
「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再做基層的事情?」 很遺憾的,我想跟領薪階級的大家說,只要在職場的一天,總是有機會接觸並要做基層事務,只是多跟少的比例。 我常常聽到一些週邊的朋友或者在LinkedIn看到有人在分享,希望轉職後可以不要再做基層工作了,要把自己往上提升幾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 持續學習:學習是提升圍棋水平最重要的一環。閱讀圍棋書籍、觀看專業比賽、參加圍棋課程等都是不錯的方法。選擇一個合適的學習方式,並持之以恆。
Thumbnail
1. 持續學習:學習是提升圍棋水平最重要的一環。閱讀圍棋書籍、觀看專業比賽、參加圍棋課程等都是不錯的方法。選擇一個合適的學習方式,並持之以恆。
Thumbnail
平時下棋是一對一進行,完全是倚賴個人的實力一較高下,而圍棋也是可以分隊比賽,在外課上課時,為了增進大家的向心力,舉辦了「隊際賽」,分成兩隊輪流上台落子,也在交換棒次的間隔可以讓大家討論,讓棋力強的同學帶領大家,也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下棋方式!
Thumbnail
平時下棋是一對一進行,完全是倚賴個人的實力一較高下,而圍棋也是可以分隊比賽,在外課上課時,為了增進大家的向心力,舉辦了「隊際賽」,分成兩隊輪流上台落子,也在交換棒次的間隔可以讓大家討論,讓棋力強的同學帶領大家,也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下棋方式!
Thumbnail
初級班同學應該如何進步呢?不少同學在入門班學完基本的圍棋規則後,就停留在每週上課的學習方式。每周上課當然會持續進步,任何學習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練習」。圍棋也不例外,但圍棋除了課本習題的練習外,在初級班剛學會圍地盤的正式規則後,最為重要的是累積「對弈」的經驗。
Thumbnail
初級班同學應該如何進步呢?不少同學在入門班學完基本的圍棋規則後,就停留在每週上課的學習方式。每周上課當然會持續進步,任何學習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練習」。圍棋也不例外,但圍棋除了課本習題的練習外,在初級班剛學會圍地盤的正式規則後,最為重要的是累積「對弈」的經驗。
Thumbnail
做學問,不論是哪一門,都是需要練習的,圍棋雖然是一種孤軍奮戰的遊戲(除了聯棋外),偶爾還是可以像這樣有著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
Thumbnail
做學問,不論是哪一門,都是需要練習的,圍棋雖然是一種孤軍奮戰的遊戲(除了聯棋外),偶爾還是可以像這樣有著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
Thumbnail
1.不要讓棋譜或棋書擋到棋盤,視野可以看到完整的棋盤。 2.可以將佈局階段角落的變化背起來,之後進階背30手、50手,訓練記憶力。 3.有時可以猜猜看高手會下在哪個範圍,準確度慢慢提高,大局觀也會慢慢養成哦!
Thumbnail
1.不要讓棋譜或棋書擋到棋盤,視野可以看到完整的棋盤。 2.可以將佈局階段角落的變化背起來,之後進階背30手、50手,訓練記憶力。 3.有時可以猜猜看高手會下在哪個範圍,準確度慢慢提高,大局觀也會慢慢養成哦!
Thumbnail
願意捨棄一些棋子去換取更好的局面,是棋力進步的一個階段,也是長大後現實生活中能用上的觀念呢!
Thumbnail
願意捨棄一些棋子去換取更好的局面,是棋力進步的一個階段,也是長大後現實生活中能用上的觀念呢!
Thumbnail
我想 這就是圍棋最純粹的樣子吧
Thumbnail
我想 這就是圍棋最純粹的樣子吧
Thumbnail
圍棋的訓練過程,與人對弈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中可以找人下棋,但是課後呢?
Thumbnail
圍棋的訓練過程,與人對弈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中可以找人下棋,但是課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