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又是營所稅挑戰!如何有效準備申報與節稅?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營所稅申報指南

營所稅申報指南


五月到來,公司的營所稅申報季節再次來臨。這個時期不僅是公司財務部門的重要關頭,對於許多剛創業的企業主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每年這個時候,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大家都需嚴格準備大量的財務資料和文件,尤其是要提交給會計事務所以便他們協助申報營所稅。

 

對於剛起步的企業主,可能習慣了自行處理營業稅的申報,但營所稅的申報則更加複雜,涉及許多專業和技術細節,需要特別留意。

 

透過本文,我們希望能與大家分享重要的資訊,幫助各位更有效地準備營所稅的申報。

 

稅法更新

稅法更新


稅務更新

首先,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些重要的稅法修正,特別是自112年1月1日起的調整。

 

伙食費的調整

本次修法將每人每月免稅的夥食費額度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調整於112年12月公布,並具有追溯力至年初。因此,公司可以評估是否將從1月份起將伙食費調整至3000元。由於這將直接影響到員工的應稅薪資,因為總薪資可能保持不變,而實際可支配的薪資增加,這是個值得考量的調整。


差旅費調整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差旅費的日支數額表的調整,這將從113年1月1日起生效。雖然這不會影響即將到來的5月份申報,但考慮到我們已經是今年所發生的,有必要注意這些調整以便正確申報113年的稅務。大家可以在國稅局的官方網站上找到相關的新表單。

此外,對於國外差旅費的認定也有所放寬,主要根據營所稅法的第74條。隨著實體機票逐漸被電子機票取代,登機信息如日期和姓名可能不再顯示清晰,因此在提供電子登機證時,可能需要附加護照影本等證明文件。對於國內當日往返的高鐵票規定也已放寬,只要提供經手人憑證即可認定,這對於經常使用高鐵出差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最後,國外出差的雜費在限額內同樣無需提供外來的憑證,可以直接在差旅費的日支數額表內申報。

 

什麼是營所稅

營所稅,全名為營利事業所得稅,主要針對公司或商號一整年的獲利或所得進行課稅。這是一種所得稅,與每兩個月申報一次的營業稅不同,後者是5%的固定稅率,屬於代收或代付性質,不會出現在損益表上。相反,營所稅則直接影響損益表,因為它按公司年度營利計稅,無論盈虧都需申報。

 

每年五月,不僅公司需要申報營所稅,個人也需申報所得稅,即綜所稅,這使得五月成為一個特別繁忙和花費高昂的月份。

 

營所稅的申報對象包括所有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不論是公營、私營還是公私合營,包括獨資和合夥企業。雖然獨資和合夥企業也需申報營所稅,但他們不需要單獨繳稅,因為其稅款需併入負責人的個人所得稅中。因此,我們通常會在五月初迅速完成這些獨資和合夥企業的營所稅申報。

營所稅申報三種方法

營所稅申報三種方法


 

常見的三種申報方法

接下來將介紹三種常見的報稅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其適用情況和特定條件。

 

擴大書審申報

擴大書審主要是根據公司的營業收入及營業外收入的總和,乘以行業的同業利潤率,再應用書審率進行計算。每個行業在國稅局都有固定的利潤率,比如買賣業大約是6%,設計裝潢業可能是7%,而顧問業則可能高達10%。擴大書審適用於年收入在三千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而對於特殊行業如顧問業,收入限制為一千萬以下。不適用於收入超出這些範圍的企業。


查帳申報

查帳申報需要企業提供詳細的帳目,包括所有營業收入、成本和費用的具體紀錄。這種方法適用於帳目清晰、證據充足的情況。如果國稅局需要進行稽查,擁有完整憑證的企業能夠輕鬆應對。這是對於那些希望透明化財務報告的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擇。


會計師簽證申報

當公司營業收入達到較高水平(例如2000萬或3000萬以上)時,通常會建議進行會計師簽證申報。這不僅因為公司規模較大,更因為可以透過專業會計師的簽證來增加財務報告的信任度。此外,如果公司前幾年有虧損,透過簽證申報,這些虧損可以被記錄下來,並在未來賺錢的年份中抵扣,從而降低稅負。

 

這些報稅方法各有其特點和應用範圍,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選擇合適的報稅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將深入每個報稅法說明。

 

擴大書審

擴大書審的計算方式是根據公司的營業收入加上非營業收入,再乘以行業特定的書審率,最後將這個結果乘以20%的稅率來計算應繳的營所稅。下面我將用一個實際例子來說明這個計算過程:


擴大書審計算範例


範例說明

假設一家公司在買賣業,其行業的書審率為6%。這家公司的年度營業收入為1000萬元,非營業收入為50萬元。

計算過程

1.  總收入計算:

營業收入: 1000萬元

非營業收入: 50萬元

總收入: 1000萬 + 50萬 = 1050萬元


  1.  應用書審率:

書審率: 6%

計算書審所得: 1050萬元 × 6% = 63萬元


  1. 計算應繳稅金:

營所稅率: 20%

應繳稅金: 63萬元 × 20% = 12.6萬元


適用性判斷

如果公司實際的存益率低於書審率(例如實際存益率為4.76%),則適用擴大書審。

如果公司的存益率高於書審率(例如9.52%),則不適用擴大書審。


注意事項

確認行業代碼和書審率:應確保公司的行業代碼與營業項目一致,並查詢最新的書審率。

國稅局每年更新書審率,可從官方網站查詢。

 

透過這個例子,大家應該能夠清楚了解如何計算擴大書審,以及何時這種方法適用或不適用於你的公司。記得在實際操作前,先檢查並確認所有相關數據和規定,以避免申報錯誤。

 

查帳申報

查帳申報是一種直接根據公司實際獲利情況來計算應納稅額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的營業收入將會扣除所有相關的成本和費用,包括進貨成本、薪資、營業費用等,最終計算出的淨利潤將作為課稅的基礎。


查帳申報計算範例

假設一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非營業收入加總後為1050萬元,我們會根據以下步驟計算應納稅額:

1.總收入:

    • 營業收入: 1000萬元
    • 非營業收入: 50萬元
    • 總計: 1050萬元

2.扣除成本和費用:

    • 假設成本和費用總計為950萬元
    • 淨利潤: 1050萬 - 950萬 = 100萬。

3.計算應納稅額:

    • 營所稅率: 20%
    • 應納稅額: 100萬 × 20% = 20萬元

在查帳申報中,如果計算出的淨利潤為正,則需繳納稅款;如果為負,則不需繳稅。這種方法適合於希望精確反映營運成果的公司,尤其是在財務記錄清晰的情況下。

raw-image



選擇申報方式的考量

公司在選擇查帳申報或書審申報時,應評估哪種方式更為節稅。例如,如果公司的實際純益率低於行業的書審率(如6%),則書審申報可能更有利。反之,如果實際純益率高於書審率,查帳申報可能會更合適。


策略建議

  • 查帳申報:當公司的財務記錄完整且想精確掌握營運狀況時,查帳申報能提供一個透明且準確的稅務計算方法。
  • 書審申報:如果公司的實際營運績效接近或低於行業標準,書審申報可以簡化申報過程並可能達到節稅效果。

透過這種方式,公司不僅能確保合法節稅,還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而作出更精確的營運和策略決策。

 

各項申報的優缺點

在討論不同的申報方式時,了解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優點與缺點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對書審、查帳申報和會計師簽證申報方式的整理:


書審申報

適用條件:

  • 年度總收入(營業收入加上非營業收入)在三千萬元以下。
  • 必須適用正確的行業代碼書審率。
  • 必須在申報期限前完成申報和繳稅。

優點:

  • 國稅局一般會根據申報的數據核定稅款,不進行實地調帳查核,降低被查機率。
  • 委外的會計成本較低。

缺點:

  • 不論公司營利或虧損,都需根據營業收入計算稅款,可能導致過多繳稅。
  • 不同年度的盈虧無法抵扣,因缺乏簽證支持。

查帳申報

適用條件:

  • 進行詳細的帳目記錄,能夠承受國稅局的審核。

優點:

  • 如果當年虧損,則不需繳稅。
  • 能夠精確反映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

缺點:

  • 需要保持非常清晰、詳細的帳目記錄和合法憑證。
  • 稅務查核時,如果帳目有誤,可能會面臨重罰。

會計師簽證申報

適用條件:

  • 公司需要進行年度財務報表的正式審核,尤其是資本額較大或有特定銀行貸款及股東要求的公司。

優點:

  • 提供專業的稅務規劃,合法節稅。
  • 不同年度的盈虧可以進行抵扣,適用於最多10年的虧損抵扣。
  • 通過會計師簽證的報表更能提升與國稅局溝通的效率,降低被查風險。

缺點:

  • 額外的會計師簽證費用。
  • 如果公司選擇了會計師簽證,必須確保所有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符合法定規範。

這些申報方式各有利弊,公司應根據自身的營運狀況、財務準備以及未來的稅務規劃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申報方式。通过合理的選擇,可以最大化稅務效益,同時保持財務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會計師簽證是一個可以顯著節稅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初創公司在經營初期可能會面臨的虧損。這裡,我們來詳細講解會計師簽證的作用和計算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它來進行稅務規劃。


會計師簽證的種類和節稅效果

1.     稅務簽證

    • 目的:用於稅務節稅。
    • 效果:允許將過去虧損的金額用來抵減未來盈利年度的稅負,例如,如果公司先前虧損了100萬,未來盈利同樣的100萬,通常需繳20萬的稅。但如果進行稅務簽證,則可免繳這部分稅款。

2.     財務簽證

    • 目的:用於確認公司的財務狀態,常因銀行貸款或股東要求。
    • 效果:提高財報的信譽度,不直接影響稅負,但有助於降低稅務審計的風險。

3.        會計師簽證的條件和實例

簽證的適用性與計算方式可以用以下步驟和情境來說明:

1) 初始虧損與未來盈利的抵減

    • 假設公司某年度虧損100萬。
    • 未來某年度盈利100萬,未進行簽證的正常稅負為20萬(100萬 × 20%)。
    • 進行稅務簽證後,可將虧損100萬與盈利100萬互抵,實際稅負為0。

2) 簽證費用與節稅比較

    • 假設簽證費用為幾萬元(例如5萬元),總成本低於未進行簽證的稅負(20萬元),因此經濟上划算。

3) 適用條件

    • 營業收入或資本額較高(例如超過2000萬元或3000萬元),尤其當國稅局可能會對高收入公司進行稅務審查時。
    • 必須保持完整的會計記錄,並在法定期限內使用藍色申報書進行申報。


策略建議

  • 提前規劃:不要等到申報期的最後幾天,以免遇到技術或行政問題。
  • 財務透明性:透過會計師簽證,公司不僅可以合法節稅,還可以更清楚地掌握營運狀況。


通過會計師簽證,公司可以在遵守法規的前提下最大化其稅務效益,同時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這不僅有助於財務健康,也提高了企業對外的信任度。

raw-image


 

易引起稅務審查的項目

在面對國稅局的稅務審核時,有一些特定的經營狀況和申報項目容易引起關注。瞭解這些容易觸發稅務審查的項目並採取適當的申報策略,對於避免不必要的審查和財務風險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項目以及相關的申報策略。


1.     毛利率異常低

    • 如果您的毛利率明顯低於同業標準,這可能會引起國稅局的注意。例如,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0%,而您的毛利率僅為5%,這可能表明有未申報的收入或者成本計算不正確。
    • 策略:確保毛利率的計算正確無誤,並準備好相應的成本和收入證明文件以支持您的申報數據。

2.     高額異常的交易或存貨

    • 高額存貨或未對應相應銷售額的存貨會引起懷疑,尤其是在存貨轉化周期較短的行業,如食品業。
    • 策略:保持庫存記錄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並確保所有的進貨和銷售都能匹配合理的存貨數據。

3.     申報與實際業務數據不符

    • 如果您的財務報表中的某些數字與其他財務文件(如薪資申報、銷售發票等)不一致,這可能會引起稅務審查。
    • 策略:進行財務申報前,仔細核對所有財務記錄和申報文件,確保一致性和準確性。

4.     預收款項與實際收入認證不符

    • 如果在401申報書上有顯示的預收款項未在相應年度的營所稅申報書中反映為收入,這將可能導致審查。
    • 策略:確保對預收款項的會計處理符合收入確認的會計原則,並在申報時進行適當的時間調整。

5.     房產投資和租賃的稅務考慮

當公司持有高價值的房產時,這可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尤其是當該房產被用於非自用目的時,例如投資或出租。下面詳細解釋了相關的稅務考慮以及一些常見的收入漏報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稅務審查。

  • 如果購買的房產不是用於自己的業務辦公,而是出租或作為投資,那麼從這些房產中得到的租金收入需要正確申報。
  • 出租房產的租金收入必須開具發票,並在稅務申報中包括相關收入和可能的抵扣費用。

6.     收入申報

任何由於災害獲得的保險賠償,或者政府補助等,這些偶發收入也需要在稅務申報中正確反映。


總結:

  • 預防措施:維持透明、一致的會計和稅務記錄,是避免稅務問題的關鍵。使用合適的申報策略,根據實際業務和財務情況進行合理的稅務規劃。
  • 教育培訓:投資於員工的稅務和財務培訓,提高他們對於合規申報的認識和能力,可以有效減少因錯誤申報引起的稅務審查風險。

通過這些策略,公司不僅可以降低被國稅局查帳的風險,還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健康和稅務合規性。

 

常見的收入漏報問題

1.     未申報的保險或補助收入

    • 例如,疫情補助或保險賠償在銀行存款中顯示,但如果未告知會計師或未在稅務申報中列出,可能會導致與稅務機關的資料不符。
    • 國稅局與保險公司及政府機關有數據連接,未申報的收入很容易被稅務機關發現。

2.     收入與存款不符

    • 如果公司的銀行存款變動與申報的收入額度不符,尤其是當收入低於存款增加的情況,這可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懷疑。
    • 每月或每年的財務檢查可以使用工商憑證在國稅局的網站上查詢,以確保所有收入都被完整地申報了。
raw-image



順利申報稅務的最佳策略

  • 及時溝通:與您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保持開放和定期的溝通,確保所有財務變動都被追踪和正確申報。
  • 利用專業資源:對於複雜的稅務問題,如多元化投資和大額交易,尋求專業的稅務規劃和諮詢服務。
  • 教育和培訓:加強對員工的稅務和財務管理培訓,尤其是在處理高價值資產和不尋常收入時。

通過這些策略,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還可以確保公司的財務健康和合規性,減少未來可能的稅務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