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感人卻無劇情?解讀「碎形結構+八二法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由中國導演馮小剛執導,於2009年上映的災難片。改編自加拿大華裔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電影以1976年地震為背景,一位年輕的母親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兩難抉擇下,選擇犧牲姊姊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生還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無論票房或獎項,都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大家知道這是一部感人卻無劇情的片子嗎?
電影海報。來源:網路

電影海報。來源:網路

碎形結構:看穿電影的核心思想

大家有吃過花椰菜嗎?有沒有發現餐盤上的小花椰菜,與市場上販售未處理過的大花椰菜,長得一模一樣?是的,這種個體與群體的自我相似性,就是碎形的特徵之一。這種狀況在自然界隨處可見,你在世界地圖上看到彎彎曲曲的海岸線,試著用谷歌地圖放大十倍,你會發現放大的每一段海岸線依然是這個形狀,再放大十倍,海岸線的型態依然是相似的。同一形狀在不同大小尺度下一再重複,就是碎形,葉片、雪花都有這種特色。我覺得《唐山大地震》的導演與編劇,很懂得運用「碎形結構」,撐起整部兩個多小時的劇情。

《唐山大地震》主要的核心內容並不是地震,而是親人離別,劇中不斷重複這個情節與課題。以母親元妮來說,她離別了丈夫(死亡)、女兒(做出捨棄女兒救弟弟的決定)、方達(祖母災後想帶走方達、方達長大後離開唐山到杭州、方達功成名就後元妮不願移居杭州團圓)。以女兒方登而言,除了離別父母外,也離開養母董桂蘭(病死)、養父王德清(不告而別),堅持不墮胎(不願與孩子離別)。以方達老婆小河來看,不願與自己的孩子分離,為此在過年與方達大吵一架。

凡此種種,我們可以看出「親人離別」是大架構,元妮、方登、小河等等是小結構(其他人的支線也是如此),這種「自我相似性」就是我稱的「碎形結構」。細看整部劇,會發現它其實沒什麼劇情,不過不斷使用碎形結構進行堆疊而已。

八二法則:用最少力量,獲致最大成功

經濟學上有所謂「82法則」,所有變因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占了多數,影響的幅度卻遠低於僅占20%的「關鍵的少數」。舉例來說,八成影響你情緒的事,都來自那兩成的事,如果我們能處理好那關鍵的兩成,就可以讓自我情緒好上八成!這是相當有效率的處理模式。若能進一步找出八二法則兩成中的兩成,以次方方式進行,效力則會不斷放大。

世上能讓人動容的事,莫不過愛情、親情、友情。導演將碎形與八二法則結合起來,不斷上演各個家庭、各個人物的親情離別,無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死別,還是「悲莫悲兮生別離」的生離,總有一幕會打動你,或是在情感一層層積累下,感染了你的淚腺,進而只用兩成力,達到八成的感人效果。

《唐山大地震》在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獲票房最高影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女主角等三獎項,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優秀女演員、優秀故事片兩個獎項。坦白說,這部電影劇情不完全連貫,也不豐富特出,甚至部分地方有bug,之所以能夠造成票房上的成功,以及賺人熱淚的結果,歸因於「碎形結構+八二法則」的完美結合!大家覺得呢?

內容總結
唐山大地震
5
/5
316會員
90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神作!《米奇與達利 惡童物語》微獵奇驚悚懸疑卻也虐心感人又好笑的動漫雙胞胎兄弟米奇與達利,長相幾乎相同、動作也默契十足,作為「園山秘鳥」被園山老夫婦收養、開始尋找害死母親的兇手,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Thumbnail
avatar
Noir
2023-12-19
「六人行 Matthew Perry 驚傳過世」卻演活了 Chandler Bing 的幽默與感人愛情《六人行》演員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驚傳過世,享年54歲。他在劇中飾演的Chandler Bing以幽默和感人的愛情故事深受喜愛。這篇文章回顧了Chandler在劇中的幽默場景和與Monica的愛情發展,並強調了馬修派瑞的出色演技和劇集的持久影響。
Thumbnail
avatar
So桑 | 閱讀筆記 | Notion
2023-10-30
家人確診其他人難逃? COVID-19降低家戶感染 只要做好這5件事! 哈囉大家,好久不見 :) 隨著台灣確診人數不斷飆升,確診隔離、居家照護的人數也變多了,上個禮拜,我們家裡也出現第一位確診者,只是正當大家都認為一人確診全家都難逃,這邊我也想分享我們家的經驗,如何降低家戶感染、保護家人避免染疫?可以先從這五件事情做好開始.....
Thumbnail
avatar
柯幸宜 Emily Ko
2022-05-21
【南韓Covid-19】同室隔離不被感染,與確診者生活一周教戰守則沒想到一個月前,Covid-19也正式來到我家,先生「陽性」確診,我卻是「陰性」。根據南韓疾病管理廳的居家隔離指南,我們一起度過了為期一周的隔離生活(其實我算是半隔離,因為能有限度的外出)。在這7天裡徹底展開家戶防疫大作戰,同室隔離卻沒被感染的居家防疫經驗談。
Thumbnail
avatar
安琪兒的韓集life
2022-04-18
【COVID確診 Q&A】同住家人沒感染 復原後的後遺症?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avatar
小竹
2022-03-30
如何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唐山大地震」的省思-MOD電影觀後隨想 記得多年前「唐山大地震」電影上映時全家看完,女兒A寶照例詢問:「這是真實的故事嗎?」   我還沒回答,B寶就搶著說:「唐山大地震是短篇小說『餘震』改編的,書我看過,雖然是小說,但是在二十多萬人罹難的大災難中,一定可能發生這樣的故事。至於『酷馬』顯然就是虛構的了,怎麼可能一個人會看見鬼魂,還能跟他說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21-09-19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30 小小台灣 小小確幸 我們的2020年!2020年來到尾聲了,這一年你過得好嗎?如果你是台灣人,或許開始盤點這一年生活有甚麼趣事,遇過甚麼難關,賺多少賠多少,多少機會擦身而過,又有多少戀情開花結果。這些年來有人愛說台灣人沒有大志,總為小確幸而不知進取。但是他們不懂的是,小確幸是一種實力,一種不用為生存而過份煩惱的實力!
Thumbnail
avatar
天爸
2020-12-22
電影心得分享-唐山大地震23年的地震,32年的餘震 圖片取自網路 最近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在四年前吧,那時候我還在大四(掩面笑),那時候哭得多慘啊,記得我那時候最刻苦銘心的就是那句:「救弟弟。」 因為我有一個妹妹,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家也發生那樣的事情,我媽選擇救小的,我該有多難過啊,現在想來,那
Thumbnail
avatar
甄甄隨筆-愛看又愛寫
2020-09-02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99 台灣人的口罩小確幸農曆新年,本該喜氣洋洋,沒想到一朝醒來回到2003年,一樣是瘟疫侵襲、一樣是巨星殞落…2003年的香港是人間煉獄,2003年的香港頓變死城,2003年的香港……我們都不想再記起。而今,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台灣,但仍然感受到香港人的痛苦與驚恐。
Thumbnail
avatar
天爸
2020-01-30
七七事變82週年 林保華:港人不反日卻反中 中國統治失敗7日乃七七事變82週年紀念,當年日本突襲盧溝橋,引發中國全面抗戰,其後英國殖民的香港也遭日軍攻陷。然而,香港人卻選在今日進行「反送中遊行」,政論家林保華表示,港人今天不反日卻反中,說明大陸統治失敗。
Thumbnail
avatar
凱夫斯基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