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臺灣住宅市場現象-「高老舊住宅比例」原因剖析

 

大禾邸家-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

大禾邸家-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


尚未看過「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 (上),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在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是因為自然災害風險的存在,更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嚴峻挑戰。花蓮「403」地震的發生再次提醒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切,而老舊住宅的管線老舊、耐震係數不足、偷工減料等問題更是讓人們深感擔憂。面對這些挑戰,了解「高老舊住宅比例」背後的原因至關重要,因為這將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的整體穩定和發展。

 

🌾「高老舊住宅比例」之原因可以歸納如下:

 

🌾1.家庭結構與居住習慣

 

在較早的時期,房屋的轉售率非常低,部分原因是人們幾十年來一直長期住在原生家庭的傳統。不像很多國家,孩子長大了會搬出去居住,家庭單位會分化,但早期的臺灣家庭,只要住宅的面積足夠,傳統上則是多代同堂住在一起。

 

這使得大部分人在一生中並不會有大多的搬家機會,因此對新屋的需求也並不是那麼殷切。

 

🌾2.房東的考量

 

房東可能因為「低租金報酬率」而不願意對房屋的維修和維護,進而影響租客的「居住品質」。這可能引發租客和房東之間的糾紛,並對房屋租賃市場的健康運作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由於缺乏維護,房屋老舊的速度可能會加快,這將導致老舊住宅的比例上升,進而影響整體的居住品質和形象。

 

🌾3.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

 

都更條例從1998年公布實施以來,相較於龐大的老屋數量,進度龜速。本來「都更」及「危老」重建是這些老屋起死回生的絕佳機會,很可惜因為一些心態與認知上的錯誤,使得這些老屋的屋主一再錯失良機,殊不知現在都更及危老改建的容積獎勵額度已經愈來愈少,溝通、協調、整合事情繁雜,市場上願意投入重建的建商已經不多,住戶若再磋跎,恐怕就得面臨黃金變糞土的結局。

 

黃金vs 糞土,成敗一念之間

 

老屋的屋主為什麼不知積極爭取重建?緣自貪婪及錯誤的心態與認知。

 

(1)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在臺灣,多數屋主大多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而輕忽攸關大眾的安全問題,也不想花錢去對房子做整建補強類的工作,所以即便房子出現問題,如海砂屋、傾斜等問題,大部份屋主還是會對出錢修繕斤斤計較,以致於大台北地區老房子一大堆,外牆磁磚掉落問題橫生,卻始終沒辦法妥善解決。

 

(2) 以為公寓因擁有較多的土地持分,所以價值較高

 

很多一知半解的老屋屋主常誤解「素地難覓,所以土地愈來愈稀有」的涵義,以為公寓因擁有較多的土地持分,所以價值很高,殊不知素地的價值存在於「取得產權後即可以立即興建」,加上基地面積夠大,能符合開發的經濟效益和規模;但是一般公寓因為土地產權屬於「全棟住戶所共有」,除非大家都有共識,否則要完成重建並不容易;因此公寓屋主所持有的共有土地的價值尚需計入住戶全部同意改建並拆除舊屋的整合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持分土地,其市場價值會小於完整持分土地的原因;加上老屋的基地面積通常不大,單獨開發並不經濟,而若要和相鄰的幾棟公寓聯合起來一起合併興建,將再因參與者多而難上加難。

 

(3)以為老屋重建是別人求我,所以我有條件拿翹

 

過去都更因為存有暴利,因此爭食者眾,如今一切回歸正常,絢麗不再。真正有能力、實力、意願從事老屋重建的廠商已是愈來愈少。

 

「不必花錢,能舊屋換新屋並且換回的室內坪數不減少,再加1個車位」不切實際,尤其往後,營建成本只會愈來愈高,改建後的分回勢必只會減少,不務實的貪念只會讓自己家的重建變成一場春夢,畢竟,要重建的房子數量那麼多,真正能成功的畢竟只是少數中的少數。老屋屋主若還抱著等待別人來找你,或人家找了你,你卻推三阻四,自以為「老屋重建是別人求我,所以我有條件拿翹」的心態,那不僅是斷送了改建住新屋的契機,更因此喪失了「財富倍增」和「更安全居宅」的大好機會。

 

(4)以為自己現在居住的地區和居所是稀世珍寶、唯我獨尊

 

很多老屋屋主因為住慣了原地區,總會認為自己的地段是千中選一的稀世珍寶,具有絕對的稀有和獨特性。

 

固然老房子、老區域因為發展的較早、較久,不論地理位置、生活、交通機能都會比較完備,但是也因為屬於老舊區域,所以既存的道路、巷弄都比較不完善,若不能重建,等房子更老了,房子更不適合居住時,整個區域不免走向逐漸衰敗沒落的命運。

 

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老屋價值的貶損,漸漸的老屋只能提供方便性的功能,也就是只適宜「出租」使用,而沒有「保值」和「增值」的功能,而隨著都會區的擴大和交通便捷性的增加,地利的了優勢也會逐漸縮減。

 

 (5)年紀大了不願意改變

 

人年紀愈大愈不喜歡改變現狀,這些老人家總是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等下一代繼承之後再來重建好了,但是依現在的狀況來看,都更改建的容積獎勵愈來愈少,也許在改建之前發生了天災,那時再後悔可能都來不及了。

 

🌾「災害總在忘記中來臨」、「居住安全比居住正義更重要」

 

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曾經提到:「災害總在忘記中來臨」、「居住安全比居住正義更重要」,都更危老重建的容積獎勵是針對民眾的「居住安全」而設,並不是平白的給住戶贈送財富,或是拿重建後的分回新房來和原住戶做交換,原住戶若還斤斤計較分回的多少,甚至執意要分的別人多,那最後很可能「害人害己」。

 

要解決都更目前在推動上的種種障礙,除了法規制度面有賴公部門重新審視檢討,屋主也不妨適時調整心態與認知、多了解都更流程相關規範並客觀參與討論,都有助於讓都更進行更為順利,達到共利、共好的目標。

 

面對「高老舊住宅比例」的現象,我們必須正視其中的挑戰和問題,共同努力尋找解決之道。政府應該加強監管,制定更嚴格的建築標準和安全規定,並提供相應的補助和支持,以促進老舊住宅的改造和更新,提升其結構安全性和居住品質。同時,居民也應增強安全意識,主動進行房屋檢測和改善,從個人和社區層面共同促進居住環境的改善和提升。透過共同的努力,我們可以降低災害風險,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建設更加安全、宜居的社會環境。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以上部分文字參考網路資料及文字)


#大禾邸家 #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大禾管理 #TUAHOU #大禾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 #好還要共好

#包租代管 #包租 #代管 #代租 #租賃管理

#高老舊住宅比例

#家庭結構與居住習慣 #房東的考量 #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

#黃金糞土成敗一念之間 #錯誤的心態與認知

#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以為公寓因擁有較多的土地持分所以價值較高

#以為老屋重建是別人求我所以我有條件拿翹

#以為自己現在居住的地區和居所是稀世珍寶唯我獨尊

#年紀大了不願意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之前入住士林的飯店,發現對面大樓晚上完全沒有亮燈,不經思考現在的寸土寸金真的合理嗎?沒想到老舊房子與這些豪宅都屬於空屋,或許在將來統計上應該更合理的區分並推行更妥善的政策。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1
哈斯的採購人生 感謝你的留言及回饋!大樓沒有亮燈或是空置的成因有很多,這可能讓人覺得這些房子沒有被妥善利用而覺得可惜,但我認為這都是經過屋主審慎評估後最適合他們的決定。目前空屋率的衡量僅能界定出「未使用」或「低度使用」的住宅比例,並無法確知空屋的種類與各自占比,也的確使得國內學者在空屋方面的研究受限頗大,他們只能對於整體空屋率的成因進行研究,無法進一步研究細項空屋種類之相關議題。未來,真的要如你所說,必須推行更妥善的政策,並且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支持,來了解更進一步的細項成因,以利用合適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
avatar-img
大禾邸家
153會員
58內容數
「大禾」以「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為使命, 分享房地產資訊、見解, 及多元的生活訊息、知識, 打造大禾(住好)、租禾(租好)、呷禾(吃好)等系列, 滿足每個人對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 更致力於「共好」的實踐, 讓來過「大禾」的每個人心安心定, 享受大好品質生活。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大禾邸家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存在低居住品質現象,主要原因包括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等。此外,人們對於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自私自利、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和在意點,也影響到居住品質。未來須由政府、社會各界和個人共同努力,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存在低居住品質現象,主要原因包括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等。此外,人們對於理想的居住環境缺乏共同的認知、自私自利、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和在意點,也影響到居住品質。未來須由政府、社會各界和個人共同努力,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近年來,臺灣在全球「生活品質」排名中表現亮眼,一連串的調查報告顯示臺灣在各項指標上都名列前茅,然而,儘管「生活品質」看似良好,但從「居住品質」的角度來看,卻有一些令人不滿的現象-「低居住品質」。
Thumbnail
近年來,臺灣在全球「生活品質」排名中表現亮眼,一連串的調查報告顯示臺灣在各項指標上都名列前茅,然而,儘管「生活品質」看似良好,但從「居住品質」的角度來看,卻有一些令人不滿的現象-「低居住品質」。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空屋現象在臺灣住宅市場愈加顯著,對於空屋定義、衡量、地區分化、貧富差異等均提出了檢討和思考。從屋齡、總面積、家戶歸戶和個人歸戶等方面呈現「高空屋率」等議題。
Thumbnail
空屋現象在臺灣住宅市場愈加顯著,對於空屋定義、衡量、地區分化、貧富差異等均提出了檢討和思考。從屋齡、總面積、家戶歸戶和個人歸戶等方面呈現「高空屋率」等議題。
Thumbnail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創史上最老紀錄。本文探討購買老屋的優勢,包括地段、坪數與總價優勢、溝通便利性、文化價值和情感因素。此外,略述投資者可透過隔套收租轉賣、長期隔套收租、翻新裝潢賣出和放生出租等方式獲利。最後提及購買老屋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市場中的商機和潛力。
Thumbnail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創史上最老紀錄。本文探討購買老屋的優勢,包括地段、坪數與總價優勢、溝通便利性、文化價值和情感因素。此外,略述投資者可透過隔套收租轉賣、長期隔套收租、翻新裝潢賣出和放生出租等方式獲利。最後提及購買老屋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市場中的商機和潛力。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面臨「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對於這一現象,社會各界紛紛警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本文也說明了老屋潛在的風險,包括結構老化、耐震能力不足、偷工減料造成危樓、管線老舊導致火災、沒有電梯上下樓梯不便、以及維修困難和成本高昂等問題。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面臨「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對於這一現象,社會各界紛紛警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本文也說明了老屋潛在的風險,包括結構老化、耐震能力不足、偷工減料造成危樓、管線老舊導致火災、沒有電梯上下樓梯不便、以及維修困難和成本高昂等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