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sunnielei-avatar-img
發佈於📡解構與重建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富與貴,是人之所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依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秉持仁德去辦事的。」


罪感的良知

raw-image

西方國家受基督信仰精神影響,普遍存在源自聖經的「罪感文化」,以上帝的真理為絕對道德標準,一旦犯錯,即便無人知曉,內心也痛苦自責。然而因著人性的自私和軟弱,這種「罪感的良知」可以逐漸麻木到無感地步,就似《毒舌大狀》"A Guilty Conscience”片中的鍾京頤醫生在法庭上違背良心作假證供

放眼全球,多少苦難,是人心的罪感良知墮落所造成!約翰一書三章15節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恨」在這裡,更貼切的同義詞是「冷漠」。在冷漠現世當下,毒舌律師之所以大快人心,都因他在戲中傾全力為含冤受屈者仗義執言的熱血行為。

「良知」是提升法律人素養的唯一途徑

德國法學家科殷認為:“法律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許做應該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為。在實踐中,法律專業者的良知面臨著自身的道德品質與職業的道德要求之間的矛盾,不可否認,在法律職業隊伍中存在一些品行拙劣、美德處於匱乏狀態的人,在大多數人的內心也常常出現善與惡的鬥爭。

法律人只能透過法律的規制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從法律專業道德素養來看,法律專業者應具備公正嚴明的法律專業道德操守,擁有「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是對人的尊嚴與自由的追求,把實現人的自由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是法律職業者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守護者的職責。

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知與頭腦,更應成為理性與正義之光


耶穌衝擊宗教特權階級墮落了的良知

耶穌來到世間,祂踩進勞苦大眾當中,與貧窮、受欺壓等無權無勢之流在一起,直接衝擊宗教特權階級墮落了的良知。耶穌屢次在安息日醫病趕鬼,釋放人身心疾苦,目睹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反倒恨祂,趁機抓住把柄要害祂。何解?因為深處蠢蠢欲動的罪感良知,撞擊他們藏於長長繸子裡的虛偽本質。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人權精神本源自聖經,卻被敗壞人性誕下的種種優越感摧殘蹂躪,導致國家及種族仇恨,演成慘絕人寰的戰火與屠殺。自罪惡入侵人類社會以來,「不公不義」踩進世界歷史的長廊,從未消聲匿跡!


先知哈巴谷向上帝的呼求

哈巴谷書 1

1 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2 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3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


社會責任

raw-image

在今天的社會風氣之下,如果你和人談道德,談操守,談良知,談正義,談理想,往往不是被人訌為迂腐,就是被人指稱為虛偽。

對知識分子來說是這樣,對律師來說更是這樣,特別是為「壞人」辯護的律師,似乎就更沒資格談這些高尚的話題。

事實上,相當多的律師還是堅守了身為知識分子的正義與良知,保持了身為知識分子的冷靜頭腦與獨立思考。

在今天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每一個案件的背後,其實都是更為複雜的社會問題;而每一個冤假錯案的背後,就更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嚴峻社會問題。

批判性是知識分子的靈魂,知識分子必須負擔起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對不該沉默的事情發表意見,因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是說出真理,暴露謊言」。知識分子需要以專業知識告訴大眾,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而律師,則需要以專業知識告訴百姓,什麼是公正的,什麼是不公正的。


心智成熟是對自我意識深刻信任的境界,而「心智不成熟」則是對自我意識的不信任。當我們缺乏對自我意識的信任時,我們倚賴知識作為替代品,然而這種替代品是極為不足和低劣的。

請試著理解這一點,因為它具有重要的意義。您一直在活著,經歷過無數事物,閱讀、聆聽和思考。所有這些結論都存在於您的內在。當某種情況發生時,您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應對。

  • 一種是通過過去的累積,基於已有的知識作出反應,這就是我所稱的以知識為中心的反應。這樣無論您做什麼,您的反應都不是真正的回應,而只是一種機械反射。這就是「心智不成熟」。
  • 另一種方式是在當下、此刻透過您的自我意識、您的覺察來作出反應,超越您已知的一切,這就是透過無知的狀態來反應,這就是透過純真來反應。這才是心智成熟的表現。

心智成熟與年齡無關,因為它不取決於經驗,而取決於回應能力、新鮮感、純潔和純真。因此,「心智成熟」並不意味著當您經驗越多時,您就變得越心智成熟。這是人們通常對此詞的誤解觀念——當您累積了更多知識時,您的心智反而變得越「心智不成熟」。

當您七八十歲時,由於過度倚賴陳腐的過去,您可能完全變得「心智不成熟」。看看小孩子吧,他們一無所知,缺乏經驗,卻時刻處於當下,這是心智成熟的狀態。事實上大多數人在結束生命時,仍處於「心智不成熟」的狀態中。似乎有些矛盾,但這是事實。

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保持純真,就能夠維持心智成熟的狀態。保持純真意味著保持對生命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像孩童一樣擁有開放的心態,接納新鮮的經驗和觀點。這樣的心態使我們能夠不斷學習和成長,避免被固有觀念和過時的知識所束縛。保持純真也意味著保持純潔的內心,保持真誠、善良和慈愛的品質。

這種保持純真的態度有助於我們持續發展自己的意識和覺知,以更深層次地理解和回應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機會。它使我們能夠超越已知的框架,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動。這樣的心智成熟帶給我們更大的自由和創造力,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和變化。

因此,保持純真是維持心智成熟的關鍵。它要求我們放下成見和過去的包袱,並持續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態度。這種心態不僅有益於個人成長,也有助於建立更富有同理心和和諧的社會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4
腐敗 (corruption)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2會員
777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 反社會行為的正常化有觀點認為,川普的言論使反社會行為變得正常化,並且會鼓吹某些群體表現出仇恨情緒。 評估一個人是否具有反社會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問題,通常需要專業的心理評估。然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特朗普和澤倫斯基的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5/03/16
🤔 反社會行為的正常化有觀點認為,川普的言論使反社會行為變得正常化,並且會鼓吹某些群體表現出仇恨情緒。 評估一個人是否具有反社會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問題,通常需要專業的心理評估。然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特朗普和澤倫斯基的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5/02/23
當人們決定用眼睛去觀察並接受所見事物時,批判性思維便開始了。當一個人選擇聆聽某個觀點並自行推理時,它也在發生。思考者會開始獨立思考其實際意義。如果某物看起來像鴨子、走路像鴨子、發出嘎嘎聲音像隻鴨子……那它就是鴨子。無論誰告訴你這是隻鵝,它依然是隻鴨子。㊙️ 我們將以某種形式回來...
Thumbnail
2025/02/23
當人們決定用眼睛去觀察並接受所見事物時,批判性思維便開始了。當一個人選擇聆聽某個觀點並自行推理時,它也在發生。思考者會開始獨立思考其實際意義。如果某物看起來像鴨子、走路像鴨子、發出嘎嘎聲音像隻鴨子……那它就是鴨子。無論誰告訴你這是隻鵝,它依然是隻鴨子。㊙️ 我們將以某種形式回來...
Thumbnail
2024/11/12
支持者眼瞎了嗎? 為什麼無能的領導人能上位?因為:黑暗三角人格(英文: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由於它們的特徵非善意,故它們被稱為「惡」 上位者把領導力視為一種權利 1)人難以分辨「信心」與「能力」 不管身處哪個國家或文化背景,我們都傾向認為..
Thumbnail
2024/11/12
支持者眼瞎了嗎? 為什麼無能的領導人能上位?因為:黑暗三角人格(英文: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由於它們的特徵非善意,故它們被稱為「惡」 上位者把領導力視為一種權利 1)人難以分辨「信心」與「能力」 不管身處哪個國家或文化背景,我們都傾向認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