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1 台達電法說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這次蠻多屁話,但還是有重點還是附上連結給大家

台達電法說會


這邊還是要先說一下,因為有些部分我不是全懂,所以真的很專業的夥伴還是建議自己去看法說會,以下都是我自己做的整理,請還是以台達電法說會為主

()為菜鳥的筆記


一開始,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自家一個月的電費嗎?


新增獨立董事-徐秀蘭女士

財務報告

raw-image

毛利率

毛利率較好的原因

  1. 產品組合好
  2. 存貨跌價損失減少
raw-image


營益率較差的原因

  1. 研發費用+17%
raw-image



  1. 新增部門為交通

( 等了好久,終於可以直接看到台達電在電動車的布局正不正確,不過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有人說距離是美感,就是這樣,你如果把全部都攤開給大家看,那只要稍微有問題一定會被放大檢視,不過身為投資人的我到喜聞樂見 )

  1. Power Electronics 主要為被動元件成長
  2. Mobility 還是有獲利,雖然較少(去年才開始損益兩平)

補充:泰達電也賺很多,所以要收的所得稅也更高

QA

Q1. 目前的景氣看法,還有未來的展望,如 AI、電動車方面,電價上漲凍漲的看法

我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不做評價,電動車方面還是會成長,最近油電需求也有跟著起來,AI 還在剛起步,所以大家花了很多資源在上面,IA的部分還是會成長,不過受到日圓便宜的關係所以目前有點壓力


Q2. 未來的走勢還會是跟往年一樣嗎?(Q3最高)

第一季一定是最差,因為放假,第二季會比第一季好的蠻多的,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的蠻多的,目前跟往年的改變是在第四季,第四季在往年都會比第三季差,但今年可能會上升或是持平


Q3. AI SERVER第一季的占的營收比重,散熱部門的部分

Q1 大約是占4-5%,但因為其他業務有衰退,所以可能不準,AI SERVER 在最後有一個DC-DC的部分,應該只有台達電在做,AI SERVER有比較賺錢,但實際多少不好說


根據客戶需求,可能會有更多的 DC-DC


散熱部門以往是氣冷,氣冷的佔有率高,目前大部分AI SERVER 還是氣冷,未來還是會用到水冷,目前我們也有相對的解決方案,但目前都還沒量產,所以水冷貢獻不大

( 換水冷一定是趨勢,沒話說 )

Q4 日本水冷同業擴廠很快,從風扇到 CDU,那台達水冷有甚麼規劃?

( 先科普,CDU應該是 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s,就是一個分配水冷液到不同整個系統的一個單位 )

目前在泰國跟大陸生產,主要看客戶,有擴產的計畫,如果客戶有需求,可以單模組賣,不一定只能整套,整套的部分價格比之前多非常多

Q5. 目前台達的布局很完善,但獲利都投入費用,所以可以請你談一下錢都到哪裡去嗎?

目前主要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1. 電動車,路還很長,還會持續成長
  2. 工業自動化,250B 我們才占 1.5B,做30年,成長的空間還有
  3. 樓宇自動化,超過一個1T,現在600M,我們主要從 Controller 切入
  4.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主要還是在 Data Center,有漸漸開始投入5G、6G的Data center
  5. EIS ,我們還有在 Micro Grid著墨,現在電價再漲,大家就會更在乎這個,目前市場是好幾個 T

RD 的投入很多,因為現在跟 ODM 不太一樣了,主要是用 Solution( 應該是說 B2B 的部分,他們給問題台達給解法 ) ,所以我們要培養更多的團隊,現在投入很大,所以我們會在發展跟投資人中找一個平衡點

Q6. 電價跟電力供給

開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海董問的,如果你不知道,那就代表電費大家還不是那麼重視,然後記得,電費是兩個月收一次,所以電費單還要除二

電價還是要遵循供需原則,拿納稅人的錢去補台電的虧損是不好的,因為電價便宜,所以大家不在乎,所以要讓使用者知道電價的重要,才會去重視,台灣其實不缺電,事實上我們的系統其實損耗的很多電,但我們在用的電子用品的效率都很高


Q7. 液冷甚麼時候量產,何時會超過 1%貢獻

年底

Q8. 今年EV會年增20-30%是為啥?

現在的單大部分都是兩三年前就訂了,所以是基本盤

Q9. 水冷競爭的環境是怎樣

產品線很多公司都有投入,主要還是要回到是否能夠解掉他們的熱,目前我們是領先狀況

Q10 DC-DC的競爭環境不太一樣,主要是 IC 過來的,那台達電的優勢是啥(這邊是說 Chip 的 DC-DC Converter)

這段有空自己去看一下 1:04:30

台達還是有比較獨特跟有競爭力的產品,NVDA 會喜歡跟我們公司做更深層的合作,我們一直有合作,從 INTEL 到 NVDA,我們一直都有合作,所以我對他們了解蠻深的,做 IC 相關的公司她們一定有他們的好處,但板端上的 DC-DC 半導體相關公司不一定會做,因為他們用不到

( 這邊直接搬出了 NVDA,這是一個爆點,難怪會噴(?) )

Q11 車用被動元件占比

占比 3%

Q12 匯率影響

先用自然避險,泰銖兌美元走弱,所以泰達那邊有貢獻


Q13 TSLA 裁員怎麼看

上連結 裁員

長期好,短期差,因為他們不做,就有人要做


Q14 目前合作的廠商主要是美國那四大的CSP還是其他公司( 時間軸58:00 )

美國

Q15 台達在液冷哪個部分有優勢

我們都做得不錯,但很複雜也很貴( 50k~60k USD ),量不會太大,量大的部分會在不會那麼貴的


最後自己宣傳一下

咖啡夥伴版,主要是可以聽到更多菜鳥的碎碎念,為單次購買,永久使用,詳細資訊再去看看

以下為咖啡夥伴版的字數

raw-image






想入門卻不知道如何入門嗎?一對專業術語還是都看不懂嗎?菜鳥我專門設計了一些課程,讓完全不懂的小白可以稍微的上手有關股票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3Q4 台達電法說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0091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達電(2308)公司介紹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真的會清明變盤?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