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設計時事|關於設計參考、致敬、臨摹、抄襲的定義|哪樣算是抄襲?

筱涵|Hannah-avatar-img
發佈於工作記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期不管是校園還是業界,都有著不少和參考、致敬、臨摹、抄襲相關的討論與爭論,嶺東科大已有發表聲明檢討事件,南應大目前還沒看到後續。


最近話題最熱門的應該就520就職大典吧。


本篇文章主要也是講這件事,但重點在於討論設計,以及台灣人類行為觀察(?)


我為本篇文章做了三個分類。

第一講圖庫,第二講手法,第三是建議。

希望每一種討論都能有實質的幫助,所以最後想講一些範例。

若想先看看如何正確參考設計,且避開「抄襲」的可能,可利用左側目錄去看看第三點喔。



一、關於圖庫使用


老實說,在設計業的實務工作中,通常我們會更關心「是否商用」和「版權授權範圍」,畢竟,這是設計師的基礎素養,旗下設計師有沒有意識到,非自己所做的東西,都是需要付費才能用的呢?


視覺傳達所具備的圖像、字體、內容文案,然後影片所需的配樂,以及網頁用還是印刷用的限制,這些都是在開始設計前,需要知道的重要知識,其中圖庫的版權觀念更是重點,免費和商用,會大大影響設計物的使用性質。


講白話點,台灣設計業的日常工作裡面,有八成會碰到圖庫,而要用到圖庫,就要注意使用規則。


正常且合法使用圖庫,可以大量降低時間成本,這很符合台灣設計業所要求的CP值。


撇除政治因素,合法,那到底在吵什麼呢?

為何520就職大典的設計,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出來討論呢? (我的追蹤名單同溫層啦)


在我個人看起來,很多是覺得這種等級的案件,設計師應該要多花些時間,自己去繪製元素和象徵圖樣。


我認同這個說法,也覺得應該要自己畫,但今天如果我開一間設計公司,然後負責這個案件,我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因為時間成本的關係,做出相同的選擇XDDD


順帶一提,我們公司也是購買版權圖庫、字體來進行設計。

本公司能花錢就有的,絕對拿出魔法小卡,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啊啊

沒有條件的客戶比例實在太高了,如果跟對方另外算陳列、拍攝的費用,很有可能整個案子都接不到,很難過,這就是台灣普通設計公司面對的生態。


看我的作品集就知道,我這幾年也是被圖庫寵壞了。


也因此,我看到該事件時,比起跳下去跟親友打筆戰,其實更多的是感慨——沒想到如此等級的設計案也會用圖庫。


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羨慕著彼端的仙界設計師們,有名氣也有實力,可以做出很強的設計,接到讓美感有所發揮的案件。


然後又剛好,其中的某些人代入了某個情境,在那個情境裡,覺得自己若有那個能力接到這種等級的案件,絕對不會用圖庫草率對待。


所以那個徽章,一開始理性上能理解,情感上難以釋懷,但最後可以接受。

為何能接受這件事情呢?我只能說,去接案就知道了。


在整個案件過程中,我們能看到的有限,或許一開始該案的製作時間就天方夜譚,也許使用素材這件事情,發案方和承接方都是有共識的也說不定。


然後,大方承認自己用素材圖庫,我覺得是很需要勇氣的。


而且圖庫用久了,先別講名聲,其實多少會影響到個人能力。
我就很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畫畫速度變慢了。


在這就不提石虎事件(那種說圖庫是自己畫的事),和目前討論的事情等級完全不一樣。

看到有些人把這種事情拿來相提並論,真的會讓我眼睛很痛苦,因為我身心都不太能接受那種說別人的圖是自己畫的事情XD


◆ 延伸閱讀
我覺得李根在教授所提到的成衣比喻很厲害,淺顯易懂。

「客戶找設計師時若希望做高級訂製服裝,結果最後設計師卻是拿成衣給客戶,引起後續的設計質疑,這也許是設計者該思考的。」


二、關於設計手法


我很常跟同事們提醒:「參考就好,別直接整個照搬喔!」

什麼叫做整個照搬?兩張圖放在一起,會讓人混淆的就是了。

哪樣會有混淆的感覺?比如近期嶺東事件的動物剪影。


這次520就職大典的正副總統人物圖像,在畫風上其實和藝術家不太一樣。

會讓人感覺到有參考類似手法,可其實不至於讓人以為是同一人所做。

但這樣可以嗎?若有錯,又錯在哪呢?


我個人覺得是顏色的問題,那四個顏色太經典了。


有些設計師看到這邊,會覺得筱涵是瞎了嗎?那顏色不一樣吧!


不,在普通人眼中,那樣就像是一樣的顏色喔。


我其實也不太喜歡讓人發現自己參考了什麼。

所以在參考這種手法的時候,如果是我,會讓顏色配置更有變化。

比如顏色的數量,或者使用更特別的顏色。

Pinterest搜尋結果截圖

Pinterest搜尋結果截圖


設計師使用的那四種顏色,搭配出來的範例實在太多經典。

這時候,就又跟第一點所提到的「對仙界的期待情感」有關。

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覺得也太情勒了吧?怎麼擅自期待又失望呢?


但我覺得這其實不只是對設計師本人的情緒,那可能是一種對憧憬位置的投射。


大型的活動,別說普通人,光設計師對設計的標準就很高,這也關乎到設計公司的名聲問題,也因此,自然會出現有人覺得「這種等級的案件,要有更特別的呈現方式」的想法,那也是來自一種想看到好設計的渴望吧。



三、一些建議,該如何判斷參考、致敬、臨摹、抄襲呢?


今天如果是繪畫,描圖照抄骨架、構圖,若沒有商業行為,且有標註原畫者的情況下,大多會稱作在臨摹、練習。


我們常看到一些珍珠耳環的少女延伸物(比如戴著珍珠耳環的貓咪),人們很清楚作品源頭的來歷,這就可以說是致敬,若有進行商業行為,就應把這類致敬創作的重點擺在是否具有授權?版權狀況?


常常看到的迷因梗圖,我覺得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屬於一種致敬。


最後講講參考和抄襲。


「參考就好,別直接整個照搬喔」

我叮嚀同事的這句話,其實該講的都講了。


網頁設計有太多時候,是可以整段原始碼複製貼上的。

那這個時候,這句話就是一個行為模式的分水嶺。


直接來些情境吧。


1. 哇,這個網站的石材背景也太棒了吧,真有氛圍。

正確的參考:另外搜尋圖庫裡面類似的石材照片,或自己繪製類似的石頭紋路,然後拿來使用在合適的區域。
錯誤的抄襲:網站直接右鍵存圖存寫法,直接搬去貼在背景,或者直接吸色,然後做出讓人誤以為是雙胞胎的版面配置。


2. 這個icon表現真好,每顆都配著四個字,整齊又好懂,我也想用icon來做列表資料呈現。

正確的參考:icon另外找不同的風格(比如線條風、塊面風、混色風、圓潤風,且要符合客戶LOGO的風格),然後改用五個字或六個字搭配,列表數量也不同。
錯誤的抄襲:用相同的風格與文字配置,連間距都一樣,整塊和其他區域風格不同,整體有種拼湊感。


3. 網站這區塊竟然像海浪一樣會動,我也想要用這個效果!

正確的參考:自己另外拉一個海浪弧度,並調整海浪的配色與動起來的速度,思考擺放的位置是否適合該案件。
錯誤的抄襲:網站直接右鍵存圖存寫法,顏色直接用滴管吸過來用,海浪動態效果的數值也直接複製貼上。


  1. 這區塊人物組合和破格的方式真好,我也想要有類似的感覺!
正確的參考:適當破格,人物用不同的姿態和排列方式去表現,讓破格出來的圖像能和附近的文字有呼應。
錯誤的抄襲:用相同的人物姿勢,雖然有些微的配件變化,但整個擺放構圖都很相似,圖文無關,看起來像硬湊的版面。


這四個例子,講的是「觀念」和「手法」的差別,當看懂了對方運用的是什麼,理解了為何這樣做之後,才具有參考後的「內化」,也才不會變成整個照搬的抄襲&盜用事件。


就以上三點來說,個人看法結論


用圖庫是合法的,但不符合某些人對高階設計師的期待。

我們無法看到整個案件的全部,但至少用圖庫的態度很坦蕩。


而是否抄襲,見仁見智(講廢話)

但就我第三點的定義來說,是不太算抄襲的。

刻意拿很相似的圖片來做成比對圖去散播,我覺得不太對。

直接用很常見的顏色和手法去設定風格,我個人又不太喜歡。


然後,這種活動,其實不該有這種狀況發生,會很遺憾,也很有分裂感。


寫這篇文章需要點勇氣,我也不是什麼知名設計師,以上發表個人淺見XDDD

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能有機會看到更多為「台灣設計環境」有良好影響的討論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筱涵|Hannah的沙龍
8.9K會員
41內容數
二寶媽用瑣碎的時間來寫寫字,紀錄工作和興趣。
2025/04/28
在執行設計案件之前,我會讓自己有大概30分鐘左右的時間去找資料,認識產業、搜尋不同的設計靈感,隨手存下的靈感資料,若不適時整理,漸漸就會像我的辦公桌一樣,越堆越亂。 (倒是好好整理桌子啊...
Thumbnail
2025/04/28
在執行設計案件之前,我會讓自己有大概30分鐘左右的時間去找資料,認識產業、搜尋不同的設計靈感,隨手存下的靈感資料,若不適時整理,漸漸就會像我的辦公桌一樣,越堆越亂。 (倒是好好整理桌子啊...
Thumbnail
2025/03/31
確保真實性:最準確的繁體中文AI檢測器「isgen.ai」,這個AI檢測工具是我和學生交流時認識的,或許有些人已有使用過,也可能已是工作日常工具,我近期實際操作後覺得實在很有趣,想用文章的方式紀錄一下我的使用歷程,歡迎跟我一起看看怎麼使用~
Thumbnail
2025/03/31
確保真實性:最準確的繁體中文AI檢測器「isgen.ai」,這個AI檢測工具是我和學生交流時認識的,或許有些人已有使用過,也可能已是工作日常工具,我近期實際操作後覺得實在很有趣,想用文章的方式紀錄一下我的使用歷程,歡迎跟我一起看看怎麼使用~
Thumbnail
2025/03/21
這真是一本讓回憶湧上心頭的書。從學生時期開始,我就因為參加同人誌活動而接觸書籍印製,不管是影印店還是印刷廠都有參觀過,畫圖或者把自己畫的圖印出來,都和紙張是好朋友,我也曾在影印店做過短暫的工讀生。 雖然目前的我在網頁的RGB領域,但也曾待在CMYK好一陣子,當初會選擇踏入印刷產業,除了
Thumbnail
2025/03/21
這真是一本讓回憶湧上心頭的書。從學生時期開始,我就因為參加同人誌活動而接觸書籍印製,不管是影印店還是印刷廠都有參觀過,畫圖或者把自己畫的圖印出來,都和紙張是好朋友,我也曾在影印店做過短暫的工讀生。 雖然目前的我在網頁的RGB領域,但也曾待在CMYK好一陣子,當初會選擇踏入印刷產業,除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學人類設計》系列,正是為了讓大家自學及自行實踐HDS,讓大家活出設計本質。
Thumbnail
《自學人類設計》系列,正是為了讓大家自學及自行實踐HDS,讓大家活出設計本質。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本篇文章重點在於討論近期設計時事,並分享使用圖庫的正確觀念。
Thumbnail
本篇文章重點在於討論近期設計時事,並分享使用圖庫的正確觀念。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關於「設計創作」和「AI」相關的內容,並且幫大家附上了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關於「設計創作」和「AI」相關的內容,並且幫大家附上了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